從「投資風口」變成「投資人的傷口」,P2P是否還有明天?

“我雖然作為的平臺CEO,但實際上卻早已被架空,我不知道你們的投資款到底流向了哪裡,這三年中,我就像一具傀儡,被操縱、被矇蔽,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銀豆網CEO在發佈會中寫到。

從“投資風口”變成“投資人的傷口”,P2P是否還有明天?

這個運營了1692天,曾經為44萬投資人帶來9億4千萬收益的巨大體量平臺,在7月18日宣告平臺實控人徹底失聯後,轟然倒塌。在2012-16年的四年裡,P2P藉著倡導普惠金融的熱潮,利用互聯網金融小額、分散、便利的優勢以星火燎原之勢燃遍大江南北。據當時鼎盛時期的統計報告,市場上約有7400家各式各樣的“P2P"平臺。然而在近兩年行業呼籲監管,主動迎接備案之後,不合規平臺逐漸退出市場,而突如其來的幾波雷潮,也讓整個行業落得一地雞毛。

毫無疑問,今年的這次雷潮是影響最大,範圍最廣,造成結果最惡劣的。針對這次雷潮,監管層多次出手,出臺新政,在盡力穩定市場的情況下同時推動平臺的合規審查進展。那麼如今的P2P,是否已成為了投資人的毒藥?讓所有投資人避之不及?

從“投資風口”變成“投資人的傷口”,P2P是否還有明天?

根據拍拍貸上半年的財報來看:今年的第二季度,拍拍貸淨利潤為6.078億元,環比增長38.9%。加上今年第一季度拍拍貸實現淨利潤4.376億元,其今年上半年合計盈利10.454億元。當頭部平臺並未受到雷潮衝擊,資產穩健增長之時,大部分平臺卻遭遇到大規模逾期,投資人倉皇出逃,債轉堆積成山的情況。

毫無疑問,如今的P2P正在面臨兩極分化。而最終的結果將是在接下來將近兩年的備案過程中,將陸續有平臺支撐不住而清盤,而他們退出的原因,可能是不合規無法通過備案,也可能是市場份額已經被頭部平臺擠壓至零,行業內再無一席之地。

從“投資風口”變成“投資人的傷口”,P2P是否還有明天?

而這與雷潮來臨之初,行業內所作出的預判一致,大浪淘沙,幾千家平臺最終剩下的不過爾爾。三百家?一百家?這又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你說P2P死了,那確實可以這麼說。就像酒酒昨日發文,平臺出了問題,實控人跑路、失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等於給自己宣告了死刑,將平臺徹底推向了滅亡。然而真正有策略,有套路的平臺實控人,他會怎麼做?以清盤之口,慢慢消磨出借人,軟硬兼施分而治之,最後不光沒有賠上自己的身家說不定還能再撈一筆,更為具體的實盤操作與套路細節可以翻看我上一篇文章,出借人請勿對號入座。

從這個角度來看,P2P真的已經死了。因為這樣的P2P即使存在,那也不是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更不屬於普惠金融倡導出的結果。

從“投資風口”變成“投資人的傷口”,P2P是否還有明天?

然而,當我們看著很多已被立案的平臺都公佈了最新的經偵進展,永火兩家的實控人在境外被抓捕回國,聯璧已經進入追贓工作,投之家也在警方介入之下,做著前期清退工作。而後續平臺的情況,接下來都將逐漸傳來消息。我們又突然會覺得,行業出清,優勝劣濤,最後剩者為王。

而P2P在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洗禮後,最終將涅槃重生,贏來新的發展,將有更廣闊的天地。

從“投資風口”變成“投資人的傷口”,P2P是否還有明天?

關注“呼酒夕陽紅”,翻看酒酒在下方的評論內容。最近一直有投資人想讓我做一下自己平臺的報道或測評,但是真的時間有限。私信很多,甚至半夜三、四點仍然有很多私信發來,我會盡量滿足讀者要求,先做呼聲最大的一家平臺,你們可以把平臺名字在下方留言反饋給我。雷潮雖很殘酷,各方正在努力,溫暖尚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