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2010年8月24日,今敏大師離世。

對不熟悉他的人來說,今敏兩個字,也僅僅是個名字。而對熟悉今敏的人而言,這個名字的意義可重於泰山。

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大膽而濃烈。喜歡將幻想與現實相融合,並用自己的價值觀糅合當時社會性的題材,構造出一個非一般的光影世界。

可以說,他的離去,是動畫屆的扼腕,更是電影史的遺憾。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他當年最為人稱道的、也是他最後一部作品《紅辣椒》。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本片改編自日本科幻小說界"教父"級人物筒井康隆的封筆之作《夢偵探》。

原著中奇幻歷險的故事當年著實引起了不少導演的興趣。

可奈何小說屬於雙重人格和雙重情節的完美演繹,且故事又是由無數個夢境連接而成,更要將筒井康隆神奇的想象力化作可視的影像畫面,這似乎實在太難。也因此,本書當年有著 "不可能被拍成電影的小說"的稱號。

然而記錄永遠是用來被打破的。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紅辣椒》上映後,拿下了東京動畫大獎,提名威尼斯金獅,斬獲蒙特利爾、葡萄牙奇幻。好評一片。也基於此,關於本片的解讀可謂數不勝數。

有人從弗洛伊德去分析,用心理學的概念去解讀片中人物的夢境與現實,本我與他我。

有人映射社會去分析,自殺症候群,援交、制服、偷窺癖,政治選舉,權力爭鬥。

還有人從畫面,從鏡頭去分析,從生活的壓抑,人類的慾望去分析,從雙重人格、精神分裂去分析……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但我今天,只想簡簡單單從畫面出發,看看今敏是如何把想象力轉化成影視畫面。為了更直觀地感受今敏的風格,我們在這裡對比一下另外一個人,湯淺政明。如果你對湯淺政明有了解的話,會發現兩人的作品似乎表面上風格極其相近。如去年湯淺政明的一部《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同樣是現實與幻想的相結合,同樣是天馬行空的超凡想象。

唯一的不同,可能便是湯淺政明更加光明,柔和,積極。而今敏的,則是陰暗,尖銳,墮落。但又不得不承認,能拍出這樣畫面的今敏,的確是個天才。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影片的故事背景放在近未來時期,一家精神醫學研究所的幾位人員成功發明了一種能監測患者夢境的儀器。

這種儀器不僅可以從連接的屏幕上實時看到患者的夢境,更可以通過神經元刺激來改變患者的夢。

研發之初,本是用來對患者進行精神治療,可奈何在儀器被盜之後,對方竟用儀器做出了一件又一件恐怖的事情。

怎樣個恐怖法?讓被幹擾者現實與夢境分不清。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

然而造成的結果就是:

全片也便就此進入正題,找回被盜的儀器,發現幕後的黑手,打倒惡勢力。

一個簡單的大框架,配合著無數個耐人尋味的細節設計和大膽到甚至是瘋狂的影像風格,這便構成了《紅辣椒》。

下面,我就挑出幾個例子,來說說它的風格好在哪,怎麼就能被筒井康隆稱讚為完美還原它的想象力,甚至尤為甚之。

在表現無力感時,《紅辣椒》運用空間的扭曲蠕動和畫面的摺疊,外帶一點回旋,給人的感覺就如同夢魘一般陷入其中動彈不得。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且這個鏡頭在片中出現數次,多次的強調式反覆也足以給整部片子定下基調——扭曲。

在表現驚險時,則是藉助於柵欄,原本是簡單的翻越柵欄,然又是一個空間扭曲,從對面的平地直接切換到高樓聳立。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其中的刺激與突然,與睡夢中突生尿意緊接著床鋪一溼陡然的驚醒感實在無異。

在表現恐怖時,其手法更是堪稱一絕,甚至後來被多部電影所借鑑。

無數的玩偶,人頭波浪波浪地高頻率抖動,黑暗的環境下,怎一個毛骨悚然了得。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而到了影片時長上的黃金分割點,則更是迎來了高潮。

手掌由上撫摸至下,移動到敏感部位時,輕輕一按,直接進入她的身體,接著再由下穿梭至上,這股變態與狠辣,在整個影史都實屬罕見。

更別提接下來的,長長的觸手貫穿進口腔之中,隱喻與淫邪瞬間到達頂點。

正如氣球太大就會爆炸,影片也正是從這時開始,進入轉折,拉開終章的帷幕:

現實與夢境交錯,世界崩盤,人類發瘋。

極盡瘋癲,極盡諷刺,將黑色幽默發揮到了極致。

此時,再讓我們回想一下影片的片頭曲。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一頭紅髮的紅辣椒,自由地徜徉在城市的夜,肆無忌憚。

我們清醒的時候是理性的動物,生活中氾濫著刺激和壓力。

如果再沒有時間去做夢,那恐怕很多人就會被壓力壓垮,或者陷入過度的悅樂之中而喪失意識平衡了吧。

白天清醒時被各種刺激弄得倒錯的精神,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獲得休憩與修復。

人類,似乎只有在夢境之中才能完全釋放。而現實則永遠都是壓抑。

沉重的內核,亦算得《紅辣椒》受盡追捧的一大原因。

畢竟相比於喜劇,人類好像更易於追捧悲劇。

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神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