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瘋狂想法」改變了全世界半導體技術發展,今獲未來科學獎

他一個“瘋狂想法”改變了全世界半導體技術發展,今獲未來科學獎

首先恭賀林本堅先生成為未來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首位得主。

林本堅先生出身於越南,在西貢附近長大,高三以僑生的身份到臺灣新竹中學唸書,隔年考上臺灣臺大電機系。

從 1970 年 IBM 工作算起,到 2015 年底從臺積電退休,林本堅先生總共經歷了 46 個寒暑的工作生涯,其中,在 IBM 待了 22 年,後 15 年是在臺積電渡過。

當年在整個半導體光刻行業停滯不前時,林本堅先生提出,以“水”作為介質取代傳統的“乾式光刻”,這就是現在整個半導體都在使用的“浸潤式光刻”技術。

“浸潤式光刻”技術從最初的 193 納米浸潤式光刻機從 65 納米、 40 納米一路發展到 28 納米、 20 納米、 16 納米,以及到了最新的7納米。都是關鍵突破點,現今全球90% 以上的電晶體都是採用 193 納米浸潤式光刻機所生產。

這項技術直接將臺積電的年營收從 2000 年的 50 億美元,成長將近 7 倍,目前超過 330 億美元。

他一個“瘋狂想法”改變了全世界半導體技術發展,今獲未來科學獎

他當年的這個“瘋狂想法”,造就了他一生在半導體領域不可抹滅的成就,更讓臺積電一步步走到今日足以挑戰英特爾的地位,更是極大促進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發展。

為表彰他在半導體、芯片和集成電路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9月8日,2018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發佈會上,在堪稱“中國的諾貝爾獎”未來科學大獎中,林本堅先生獲得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