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准糖尿病人)的表現、飲食、運動與中醫辨證用藥

昨天一位粉絲跟我說,能不能談談如何治療糖尿病前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預防才是硬道理啊,中國成人差不多有40%是糖尿病前期,接近4億人,但90%的人不知道自己處於糖尿病前期,這些人如果不好好管理,未來有很大可能成為糖尿病人,到時逆轉就困難多了,需要儘早防治。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一、什麼糖尿病前期

通俗地講,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後血糖已經升高,但還沒有達到診斷糖尿病的程度。

如果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稱為空腹血糖受損(IFG);

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 7.8 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11.1 mmol/L,稱為糖耐量減低(IGT)。

現在用糖化血紅蛋白來測量的話,5.6%-6.5%(WHO推薦標準,國內研究為小於6.3%左右)

IFG和IGT統稱為糖尿病前期,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的也可以參考認為糖尿病前期,通俗的講就是“準糖尿病人”。

很多人不測血糖,抑或只測空腹血糖。殊不知,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餐後血糖也正常,僅查空腹血糖,會有70%的糖尿病前期被漏診。

我國的大慶研究證實:6年後,66%的IGT患者變為糖尿病。20年後,93%的IGT患者轉變為糖尿病。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雖然不能診斷為糖尿病,但其體內包括糖代謝為主的代謝紊亂就已經存在了,它會導致人體細胞功能紊亂,導致多系統功能異常,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腦血管病變、腎臟早期損害、免疫功能障礙等在這個階段就已經開始了。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已經存在以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為代表的多種風險,所以必須儘早預防治療。

二、糖尿病前期症狀

糖尿病前期症狀不太明顯,可能有以下症狀:

1、口乾、牙齦腫痛 前期的糖尿病往往口腔會有灼熱的感覺,可能還伴有口乾、牙齦腫痛的感覺。

2、飯量增加卻覺得吃不飽 糖尿病早期的病人飯量是會增加一些的,但是增加了飯量卻不足以支撐到下頓飯。 也就是說往往沒到飯點就會感到很餓,有時候一頓飯吃的比以前多多了還覺得吃不飽。

3、體重莫名其妙下降 難得老來瘦這句話固然不假,但是糖尿病病人早期的時候飯量是增加了一些的。

4、患有反覆發作的各種皮膚病 糖尿病前期的時候,病人往往會得一些皮膚病。比如足部潰瘍、外陰感染,並且這些皮膚病還是久治不愈類型的,經常反覆發作,令患者痛苦不堪。

5、常有飢餓、心悸、乏力的感覺 雖然糖尿病早期的時候血糖稍微低一些,但是沒有低的這麼明顯。血糖低患者就會有頭暈、心悸的情況出現,還常常伴有乏力、飢餓,並且這種飢餓乏力的感覺還沒有辦法通過多吃飯來解決。

6、男性尿頻,尿液多 糖尿病人有三多,除了吃的多喝的多,那就是尿得多了。不過前期的時候症狀沒有這麼明顯,只是感覺到尿液比以前多了,也更頻繁了。有時候這會很難引起患者的注意力,患者還會認為是工作家庭導致膀胱出了問題。

7、經常失眠 人失眠大多分為早醒、入會困難、睡眠不足、做噩夢等幾種,糖尿病病人因為體內激素分泌紊亂,會使得大腦皮質功能紊亂,進而導致失眠的發生。

所以,對應家裡有糖尿病的朋友、體型比較肥胖(大肚子)朋友、經常久坐不動運動少的、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這些高危人群,應該每年做一次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三、糖尿病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預

中國的大慶研究證實生活方式干預可以使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降低51%。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DPP)研究顯示,強化生活方式干預3年可使IGT人群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8%。芬蘭的DPS研究證實,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患病風險降低58%。所以首先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把體重與腰圍控制到健康水平(腰圍男性85釐米以下,女性80釐米以下;體重標準公斤數:男子為身高減105,女子為身高減108),可以用咱們12345健康生活法來實踐。

1、每天肉類吃的總量為自己一個拳頭大小,雞蛋算肉類,每週吃兩次魚類,不要吃鹹肉醃肉鹹魚之類醃製肉類,少吃油炸燒烤肉類;

2、每天水果吃的總量為自己兩個拳頭大小,分兩次上午十點、下午三點吃為佳,不要飯後吃水果,儘量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少吃葡萄、荔枝、龍眼、棗之類糖含量高的,不要直接吃乾果,可以泡茶喝。

3、每天主食吃的總量為自己三個拳頭大小,也就是每頓不要超過1拳頭,儘量不要吃白米白麵,可以在裡面摻一半左右雜糧或者蔬菜之類一起煮。

4、每天蔬菜吃的總量為自己四個拳頭大小,多吃綠葉子蔬菜,山藥、紅薯、芋頭、玉米、土豆、老南瓜之類不能算蔬菜吃,可以替代主食吃,可以每天額外補充10克左右膳食纖維。

5、每天要有氧運動5000步(快走、慢跑最好),大概45分鐘,可以分兩次進行,運動中間要連續,不要停,可以使用我們的有氧運動計步器來監控。體型肥胖的每天運動量最好增加到1小時到1個半小時,等到體型正常再按一般標準,每週運動5次以上。

每天可以吃1小把堅果,核桃、碧根果、開口笑等等都行。

堅持3-6個月,你就可以建立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體重也會減輕,精力旺盛,三天不運動你會憋得難受。

四、糖尿病的中醫辨證

因為按照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預防效果也只有60%左右,剩下的可能與遺傳、腸道菌群等相關,我們可以考慮中醫來治療。

中醫學中無 “糖尿病前期”的病名,呂仁和 教授 通過多年理論及臨床研究,提出 “脾癉” 相當於現代醫學糖尿病前期的觀點 。《素問·奇病 論》曰 : “帝曰: 病有口甘者,病名為何? 何以得 之? 歧伯曰: 此五氣之溢也,名曰 ‘脾癉’ 。夫五 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精氣。精液在脾,故令 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 肥也。 ”可以看出,脾癉的特點為口甘、形體肥 胖、平素嗜食肥甘,這與糖尿病前期口甘多飲、體 形肥胖、平素飲食油膩甘甜的食物等特點相似,糖尿病前期 ( 脾癉) 應從脾虛熱鬱論治。

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機有哪些呢?主要是如下幾種:

1、 先天不足,後天失養

先天稟賦不足,脾胃功能虛弱,加之後天失 養,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影響脾胃運化腐熟水谷, 致內熱中滿,發展為脾癉,也就是家族遺傳因素。

2、 飲食不節,勞逸過度

平素飲食不節,偏食肥甘厚味,日久蘊結損傷 脾胃,脾屬土,位居中焦,為氣機升降的中心環 節,為維繫各臟腑的紐帶,脾胃升清降濁失常,清 氣不升,濁氣不降,脾氣不能散精,水谷精微不得 佈散,而化生痰溼; 胃不降濁,糟粕留存於體內, 內停中焦脾胃,日久鬱而化生內熱,形成脾癉。《素問·宣明五氣》曰 : “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 久臥傷氣,勞則留體內氣耗,脾主肌肉,過勞過逸 皆能耗傷正氣,脾胃無氣以動,運化不及可致水谷 不化,日久化熱,而發展成脾癉; 久坐氣機不暢, 脾胃升降失常,精微不得以輸布,糟粕不得下行, 蘊結中焦,久而化熱而成脾癉。這就主要吃得多動的少,能量過剩。

3、 情志失調

長時間精神緊張或受到精神上的刺激易導致情 志失調,肝氣鬱滯,氣鬱化火,耗傷津液,或憂思 過度,思則氣結,氣鬱化火,灼傷胃陰,形成脾 癉。土得木而達,肝氣鬱結,疏洩失常,木不疏 土,致脾胃升降失常,脾氣不得散精,精微不得正 常輸布,而成脾癉。正如 《靈樞·五變》所云: “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流,……轉而為 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這就心理問題,也會對內分泌造成很大影響,引起血糖代謝異常。

總體分析,脾癉多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飲食不節, 勞逸過度,情志不調等導致,致脾胃虛弱,熱鬱中 焦,病位在脾胃,且與肝相關,基本病機為脾虛熱 鬱,總體上屬本虛標實之證,治療當以清熱健脾 為主。

五、糖尿病前期中醫分型、症狀與用藥

1、 脾胃不和— — —辛開苦降法 臨床表現為嘔 吐,或腹瀉,或不思飲食,治以辛開苦降,調理脾 胃,辛則升,苦則降,辛開苦降可調理脾胃氣機, 恢復脾運化、胃和降功能,方用半夏瀉心湯加減。 中成藥可用啟脾丸。

糖尿病前期(準糖尿病人)的表現、飲食、運動與中醫辨證用藥

2、 溼熱困脾— — —清熱化溼法 溼熱困脾臨床 表現為乏力、納差、腹脹、膚黃、舌苔黃膩等,予 藿樸夏苓湯以施清熱化溼之法。中成藥可用金芪降糖片或者同仁堂平胃丸之類健脾祛溼的藥。

糖尿病前期(準糖尿病人)的表現、飲食、運動與中醫辨證用藥

3、 肝脾不和— — —疏肝理脾法 土虛木乘表現 為脅部脹痛滿悶不舒、口苦、神疲、食少、大便溏 等臨床症狀,以疏肝理脾為治則,方用逍遙散加 減。中成藥可用逍遙丸或者四逆散。

糖尿病前期(準糖尿病人)的表現、飲食、運動與中醫辨證用藥

4、脾虛不運— — —健脾補虛法 脾虛無力運化 臨床表現為納差、脘痞、大便溏、體倦、舌淡苔 白、脈虛弱等,以健脾補虛為治則,健脾以恢復脾 運化功能,方用健脾丸加減。

糖尿病前期(準糖尿病人)的表現、飲食、運動與中醫辨證用藥

5、 肝胃鬱熱— — —清熱疏肝和胃法 肝胃鬱熱 臨床表現為胃脘部及脅部脹悶疼痛,心下急痛,噯 腐吞酸,急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等,治 以疏肝和胃,方用大柴胡湯加減。中成藥可用柴胡舒肝丸或者舒肝丸,睡眠不佳用舒肝解鬱膠囊。

糖尿病前期(準糖尿病人)的表現、飲食、運動與中醫辨證用藥

6、陰虛火旺: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健忘,腰膝痠軟,性慾亢奮,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或崩漏,形體消瘦,咽乾口燥,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中成藥可用六味地黃丸或加減。

六、心理調節

很多2型糖尿病人都有情志創傷經歷,部分研究統計達80%以上,主要以憂思恐懼為多,因此建議朋友沒必要這樣,事情總是要過去,天天擔心害怕沒意思,要放開心生活,凡事多看有利的方面,多參與社會活動特別是群體性體育活動、旅遊等等,對健康心理,減少抑鬱有很大作用。

總結起來,就是要通過生活方式干預與中藥調理,積極健康生活,逆轉糖尿病前期,遠離糖尿病,中藥講究對症,大家用藥要去中醫院問診。

請大家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