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日本法人的企业——台湾联华电子

本文看点:

1.UMC(联华电子)决定撤销日本法人,原因是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全球竞争力的下降。

2.以苹果味代表的美国制造商在市场上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制造企业大量的产能被少数公司占据。

3.企业不断向先进技术投资,如:28nm和40nm先进半导体技术。

4.为扩大业务,SAS决定收购优秀的日本企业Covalent,通过这个收购,可以获得众多利益。

●采访Si Foundry 大企业UMC

“日本目标客户的竞争力下降”

UMC(联华电子)公司是接受半导体制造委托的Si Foundry(晶圆代工)企业。随着专门进行半导体特别设计的无工厂化半导体制造商的兴起,其影响力也持续增强。其中,台湾UMC 公司占据了Si Foundry 市场约15% 的全球份额,并于2012 年8 月发表了终止该公司日本法人UMCJapan 的业务并进行清算的公告。就该决断的背景及今后的战略方向,笔者采访了UMC 公司的Chief Operating Officer W Y Chen。

之所以决定撤销日本法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本公司的目标客户——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的全球竞争力下降。在UMC 整体销售额中,日本市场所占的比率从2002年第二季度的4% 下降到2012 年第二季度的1%。

最近,Si Foundry 业界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引领半导体市场的应用媒介也从计算机渐渐转变为智能手机。并且美国Apple 等少数大制造商对智能手机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举例来说,在流行的智能手机的半导体生产中,某一个特定公司的订购量就达到了我们整个半导体工厂(200mm 晶片)生产能力的1/3~1/4 左右。Si Foundry 企业必须时刻特别关注大型机器制造商的动向。

2012年的设备投资预计为20 亿美元(约合1600 亿日元), 其中为了制造需求量正在增加的28nm 和40nm 两代的先端科技半导体,以扩大大口径300mm 晶片工厂的能力为主进行投资。智能手机处理器等28nm 代的半导体需求很大。自2012 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2013 年起将进行大批量生产。尽管在先端半导体的生产上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我们也一定要一直站在尖端技术的前沿。如果做不到这点,客户将不断流失。

今后我们将拓宽汽车和产业机器等用途的领域。并且已经开始和欧美的汽车专用零件制造商有了交易上的往来。欧美的制造商和日本的制造商相比更开放。我们也非常愿意并且正在准备和日本的制造商以开放的姿态进行合作。

∣收购日本企业的台湾企业——SAS

●采访晶片大企业SAS

“Covalent 实现单月盈利”

Covalent Materials(日本工程陶瓷制造商,2014年被美国Coors Tek 收购)是一家从东芝陶瓷转型设立的公司,2006 年实施了MBO(管理层收购)。该公司于2012 年3 月末将营业持续亏损、已经陷入业绩困境的太阳能硅片业务转让给硅片制造商台湾Sino-American Silicon Products(SAS)公司。SAS公司收购太阳能硅片公司的目的何在,又将采取怎样的举措重振该公司?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SAS 公司董事长Doris Hsu(徐秀兰;图3)。

收购太阳能硅片公司可以说是SAS 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最佳方案。1998年~2011 年的13 年间,SAS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40 倍左右,大约为225 亿台币(约合608 亿日元)。并且在这13 年间,即使经历了2001 年的网络经济泡沫和2008 年的金融危机,SAS公司也一次都没有陷入到赤字的危机中。

SAS 在2008 年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时,拟定了两个方案。A方案是建造新的硅片工厂。可是,如果采用此方案,在销售额增长之前,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考虑到此点,该方案最终并未被采纳。另一个B方案就是对优秀的公司进行收购。通过收购,可更快地获得可用资源,时间方面的优势也毋庸置疑。B 方案在资金方面也要比需要购入新制造设备等设施的A 方案划算得多。当时,包括Covalent 硅片业务部在内的可供收购的公司有三家。最终之所以选择收购该公司,首先是因为日本的工程师非常优秀,而且日本和台湾在文化上有相似之处。公司职员都具备了认真勤勉、尽职尽责工作、并对公司抱有责任感的共同之处。

为尽快实现盈利,Covalent 提出了四个2012 年度的目标。※收购Covalent 后,2012年4 月初出席见面会的Hsu 和员工约定“SAS 不会卖掉Covalent,将和其他分公司一视同仁”。为重振公司,首先精简机构。将以往从经理到职工之间的7~8 个阶层裁减到4 个阶层(经理、部长、科长、职员),废除了执行人员和总部长的职位。

第一,与上一年相比,销售额增加20%;第二,减少支出20%。公司尽管处于赤字大的困境,但到国外的差旅费及娱乐费等花费仍然很多,应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削减。第三,削减20% 的材料成本。这点可通过一起购入整个SAS 集团所需的材料加以实现。第四,库存周期压缩到两个月的范围内。尽管当前Covalent 仍处于赤字状态,但赤字额正在缩减。Covalent将于2013 年3月末达成上述目标,实现单月盈利。并制定2013年全年盈利的目标。

本文有偿使用日经BP社(日経BP社)提供的部分图文资料,禁止复制、转载。

Parts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column are provided by Nikkei Monozukuri/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Copyright ©️2011-2018 Nikkei Monozukur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