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土葬的优劣?

岳庭荣随记


如何看待农村土葬的优劣?

这几天不少人对农村丧葬问题展开了讨论。我咋不明白了,农村丧葬的风俗习惯算不算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种类,在农村推行火葬是不是消灭这一民俗文化,如果这样的话还提乡村振兴必先文化振兴。打个比方,民俗文化是一个人,丧葬文化是一条腿,把一个人的腿去掉还能完整吗。我就不明了,你这专家就不能从土葬和火葬之间找一个都能接受的条件吗。


就我个人而言土葬还是比较现实的。他的优势大与劣势。下面我就来分别谈谈农村土葬的优与劣。


首先来谈谈农村土葬的优势。先说费用:土葬和火葬都得花钱,就是政府干预他也不会不花钱,花钱别说不孝顺,花钱是对逝者的一种是忏悔,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遗憾太多,只有通过花钱来弥补对逝者的遗憾。

再来说说占地。在农村有个村庄他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他们的耕地面积只会扩大不会缩小。为什么呢?几百年来他们所占用的墓地沒有扩大,他们村周边的荒地都不少,农村实行责任制后,他们对土地的赖以生存感更浓,不停的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再增加,他们实行土葬不占地。



有人会问?国家的耕地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少为什么?是减少了,有原来的20亿亩降到了15亿亩的红线。这5亿亩都叫城市扩大搞开发了,国家殡葬改革应该改城市。


环境污染。土葬没有环境污染,也无非烧点纸钱、放几挂鞭炮、烧点纸货而已。每个村庄的坟地就跟小森林一样,灌木丛横。要比火葬场里的黑烟、气味、又污染地下水源强的太多了。

农村丧葬也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国几千年来都实行着土葬,在祭祀过程中有不少的民俗文化在环节上。比如乐队体现的是戏曲文化,祭祀时三拜九叩是民俗文化,棺材上图案也突出了民间艺术,但是我不知是否是文化遗产。



农村土葬的劣势。农村有句俗话:“牛不喝水强按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不愿意干的事,你非让他强着干。反正是人要死,还要埋,只要不强人所难,什么事都好说,你要逆天,必早天铅。


XGC上善若水


在我的老家,虽然都是先火葬,但还是会土葬。

以前,听说过一些老人,为了土葬偷偷埋了,但现在这种情况几乎消失了。

在农村,60多岁的老人,基本都会提前准备墓地。家族里的墓地,坟头基本都是挨着的。

每年春节过年,大年初一磕头拜年之后,都会去扫墓,那也算过年的一件大事。

农村土葬的优势?

与其说是一种优势,不如说是一种风俗和习惯。入土为安,是一种风俗,也是很多老人的心愿。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对于土地是有感情的,百年之后,埋在土里也是安心的。有的是占用人家的土地,用地置换,有的是花钱买断,有的直接埋在自家的地里了。

农村土葬的劣势?

其实,就是占地方。如果一块好地,有了几个坟头,那耕地不方便了,坟头附近的庄稼也长不好。为什么呢?逢年过节上坟的时候,要放鞭炮,对庄稼的影响真的挺大的。

还记得前年,乡下母亲进城住了几天,回去一看,地头多了一座新坟,人家的祖坟在这一片,再建新坟好像也是合理的,虽然没打招呼,母亲也没有再说什么。

农村土葬,成本比买墓地低多了,一些老人,还是更希望叶落归根,入土为安。这个跟当地的风俗,也有很大的关系。


快乐农人驿站


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说起土葬,作为农村人真的深有体会。土葬可以让后代人有个精神寄托,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都是祭奠亲人的,土葬的话有个去处,有个念想



农村地域广阔,没有城市那么紧凑。农村人口多,如果有人去世后,也不能全部安置到陵园里,农村对待土葬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真的离开了土葬,尤其对于老年人,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痛。


但是农村土葬的缺点也很多,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带给人们更多精神依托外,也给我们居住的土地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对于个人来说,土葬能够让人安心,但放大到全国。

假如每人使用2平方米的话。那基数足够大,对于土地的浪费也是天文数字。

土地资源有限,浪费的土地能够养活很多人。而逝去的老人却无法重生。虽然让当事人很难面对,但事实就是如此。



对于土葬,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处置办法,即节约了土地,也安抚了精神灵魂。


最三农


农村土葬也是合乎情理的。我看过有关资料:古代皇帝等达官贵人都用棺木葬礼,那时候棺木用砖砌成,人死后放入其中,浪费了多少土地无法l统计。有个皇帝陵园占地上百亩,这就是劳命伤财。多少年来,全国农村延续这一习俗,认为入土为安,这是错误的,实行火葬骨灰也归土啊!现在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城市建设,还要征地建工厂,不实行殡葬改革,家中老人去世葬入耕地和山头上,到时士地减少,就无法造福后代,改革开放,实行火葬。不写长文,说理透彻。观点鲜明。





关注社会情感文化


如何看待农村土葬的优劣?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知道农村人对土葬的态度。

农村人认为入土为安是老人最好的归宿,农民对火葬是难以接受的。一把火把人烧没了,然后就剩下一撮骨灰,感觉很难接受。

再说了,就算火葬了,农村人还会回来给逝者举行土葬仪式,等于是多此一举。

但是,正如前面答主说的,土葬是死人和活人争抢土地资源。耕地慢慢减少,对活着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危机感。

那么有没有一种折中的办法呢?有,我早就想过,而且觉得可行。

既然农村人认为土葬好,那就土葬。但是一定要深埋,上面还是要填土,然后把坟头平掉,只在上面留个墓碑之类的标志,以利于活着的人继续耕种土地。留个墓碑的好处是,避免以后的后人找不到祖先的安眠之处。

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


农民妹子一枝花


如何看待农村土葬的优劣?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了,农村之前的各种变革,从开始的土葬,再到火葬,再到现在的土葬,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形形色色的变化。

都知道,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习俗都有,但是对于去世的老人来说,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那就是“

入土为安”。

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要从农村土葬说起,传统的丧葬主要是土葬,因为人们始终坚信,阴间在地底下,死者在那儿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其实这都是一些迷信的说法。

回到正题,说说农村土葬。


第一:对于农村土葬,对农村来说,近几年来,农村土地资源在逐渐减少,土葬这对农村土地资源也是存在浪费。许多出现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再者就是,土葬需要砍伐树木,土葬所必须的棺材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每副棺材要上好木材一个多立方米,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总消耗量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

第二:传统的土葬方式污染环境

虽然这没有真正的科学依据,但是对于集中墓区的地下水,大家还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第三:对于农村人来说,土葬可能是对老人的一种尊敬,看着老人火化后,出来就是一堆灰,太伤心了,每逢佳节的时候,去看他们的时候,也不会觉得什么都没有。

第四:农村土葬在人力,物理财力上,也会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比如,土葬需要挖坟,下葬等等。

不知说的有道理吗?


乡音阿妹


在农村有很多地方还实行土葬,农村土葬也是多年来的传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人均土地日益减少,所以土葬形式会占用大面和耕地,常常出现死人与活人争抢土地的现象。



都侠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自从国家号召实行火葬以来,死人与活争抢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传染病传染的几率大浮度的减少,土葬即劳民又伤财,实行火葬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公共墓地成了首选,可是近年来公共墓地的价格大浮度攀升,如果按平米计算墓地的价格比活人住的房子还贵,所以墓地形式将会被淘汰。

(2)海葬形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近年来由于土葬和公墓形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国家号召实行海葬,海葬就是把死者的骨灰撒在大海之中,即减轻的污染又节约了土地,还给死难者家属减轻了负担,实行海葬,由国家统一按排,不用家属掏一分钱,所有用的,家属吃住都由国家买单,每年都组织家属到海上祭奠,这种形式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欢迎朋友们点平,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都侠广场舞


说多没用,我村8o年代4百多人口,现不到1百人,土葬火葬如果是不收任何费用,就沒争议了,你农村老百姓送去还沒人离呢,我希望自由选择,城里先进份孑爱下海,或者送去烧,还是去乡丌土葬自己做主,乡下人落后,爱传统土葬.也可以


一家之主99224


赞同山区丘林地带土葬,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规定,规定土葬占用面积,土葬用的建材,几千年入土为安逝者为大的殡葬文化,要传承下去,也是老百姓心中的信仰,尊重百姓心中的传统信仰,才会有社会的安定祥和,


安然失笑7505


农村土葬,是受到了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的思想,他们总认为入土才能平安。

思想观念的封锁

在中国,由于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把土葬当作一种对祖宗的安慰和敬仰,入土为安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也逐渐成为了牢不可破的风俗观念。

风俗习愦的延续

我们知道,土葬不但占用了土地,操办的时间也长,花费了不少的资金,对于子女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必定这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古训,谁也无法改变,也没有谁愿意第一个带头改变这种风俗习惯。

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农村,土葬带来的危害确实不少,浪费了土地,花费了钱财,人力物力都会投入很多,特别是土葬的当天,所有的来宾都必须在灵堂前点香烧纸,入葬后在坟前烧花圈,烧纸币等等,灰尘满天飞,严重的污染了空气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循序渐进的改变

要想改变几千年不变的老传统,只有国家民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丧葬老人的补偿,适当的给点奖励,让农民慢慢的转变思想,明白土葬对我们人类的危害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印发资料,利用地方传媒大力宣传,循序渐进的改变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