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翻旧账这种行为可以说是谋杀亲密关系的一大元凶,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把你的愤怒重复了三遍以上,孩子只会当你的话为耳旁风。

孩子经常重复的犯一些错误。当有些家长为这个'错误'对进行批评的时候,总是把以前他的所有事迹都要翻出来讲一遍。

上次你在超市嫌我不给你买东西,你就跟我闹?!

还记得那次没给你买玩具,你跟我撒泼的时候吗?!

要妈妈重复多少遍,你才能不这样?!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妈妈这边苦口婆心的说着,孩子呢,确实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无视你的话。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超限效应”,意思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当你对着孩子揪着一件事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说的时候,刚开始,孩子或许还会听两句,到后来只会越来越烦,最后会直接发展为不耐烦,很有可能“破罐子破摔”!

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有时候父母心里一急,就会把孩子犯过的错,翻出来,再数落一遍孩子,父母说这些话的时候,以为可以让孩子长记性。

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这是最不可取的批评方式,这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因为这种翻旧账的方式真的是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所以,在孩子犯了错之后,高情商的父母应该要怎么做呢?

不要逼着孩子认错

相当多的家长在孩子犯错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让孩子认错:

知不知道错了?做错了还不认?……

前不久在商场看到这么一幕: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玩着玩着朝着奶奶打了一下,妈妈看到了,,呵斥了他,没一会,孩子又去抓奶奶的头发,这个时候妈妈很生气,打了孩子的手掌。孩子拉过妈妈打他的手就直接要了一口,妈妈很生气,直接朝孩子的屁股上打了好几巴掌,并要求他道歉。

孩子使劲的哭喊起来,但就是嘴硬着不肯开口。

妈妈更生气了,直接武力镇压,逼着孩子妥协,道了歉。

可是这样的道歉真的有用吗?孩子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吗?如果孩子只是迫于家长的威压下道了歉,很可能并不似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很可能还会再次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学会反省。“你为什么打奶奶?你打奶奶是不对的,奶奶也会疼的你知不知道?你看别的小朋友,有谁打奶奶的?……”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也不懂,其实,跟孩子讲道理,启发他思考自己的行为,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不当,这样,以后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了。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好好听孩子说话

关于好好听孩子说话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遍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是为了你好”,所以从来不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尤其是在孩子犯错之后,父母的主观意识主导了一切,更听不见去孩子的话了。

《少年说》中有位同学讲述了自己犯错的经历:

然后,孔汤琦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犯错的情景:

“知道错了吗?”

如果回答不知道,父母就会非常生气:

“你竟然连错在哪都不知道!”

然后胖揍一顿。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然后孔汤琦开始转变思路:

“知道错了吗?”

“知道了。”

“知道了你还犯错!”

然后又是一顿打。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孔汤琦后来领悟了,无论自己回答知道还是不知道,这顿打都是逃不掉的,干脆不说话。

“知道错了吗?”

(沉默ing~)

“嘴硬是吧~犯错了连话都不说!”

自然又是一顿好打~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很多孩子都会有孔汤琦这样的经历,在犯错之后,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父母在教育犯错的孩子的时候,需要改变说话的方式,是引导孩子发现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出错,怎样能做好?而不是用逼问的方式,像警察询问犯人一样,只让孩子承认、被动认错。

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在孩子做错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

事情的结果即使很坏,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父母一定不要替孩子承担责任,否则,就等于给孩子提供了逃避责任的机会,会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教育别总翻旧账,高情商的爸妈都这样做!

俄罗斯有句俗语说:生命中,除了我们犯的错误,没有任何事情会重复出现。教会孩子识别错误,敢于承担,学会反省,再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只有从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长大后才能担负起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