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爲佛地,半城是民居」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榆社縣位於晉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濁漳北源兩岸。榆社為土石山區,境內群山環繞,濁漳河縱貫縣境,山水相間、風景秀麗,為理想的水果、畜禽、蠶類,魚類、藥材生產地區。榆社笨雞蛋、榆社阿膠、榆社肉牛、甲魚、銀魚、酥梨、紅星蘋果、蠶繭、藥材等均為山西名品,享譽全國。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榆社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古往今來是一處充滿故事的地方

那些文物古蹟靜靜的佇立在那裡

好像在訴說那些年榆社的故事

彌陀寺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始建於公元四世紀十六國時的石勒時期。現存的彌陀寺遺存為清康熙四十三年重修,比圓明園始建時間還要早五年。佔地面積420平方米。平面佈局前後四合院式,正殿面闊三間,石徹拱式建築,偏殿面闊四間,石柱石樑穿鬥混合構架。後院正殿歷千年滄桑仍風骨猶存,巋然屹立,其餘各殿均已傾圮,但廢墟之上文物甚多。除八通記載寺院興衰修建及佛教東漸南播歷史的碑刻之外,雕刻精湛的獸頭、門蹲、柱石都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特別是兩尊2米見方、重達千餘斤的青石龜形辟邪令人歎為觀止,龜背之上所負石碑已去,然插碑之槽仍歷歷在目、碩大無比,足有一米之長、近尺之深。這一巨形辟邪由整塊青石鑿成,惟妙惟肖,動感明顯。龜形辟邪的出現也指明瞭彌陀寺創建時間當在常以龜為辟邪的東漢前後,其名霸下,形似龜,喜負重,為“龍生九子”之一,至今仍昂首向前,欲奔青山。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在建築風格上,彌陀寺建築群具有明顯的異域特色,粗獷簡約,規模宏大,視覺衝擊力極強。同時,這一千年石殿還兼備中式傳統工藝,琉璃瓦和迭石技術的採用,以及以龜形辟邪為代表的石雕、磚雕工藝,都具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工藝水平。彌陀寺這一罕見的兼有胡漢異族風格的古代石建築群,反映出十六國時佛教東漸、少數民族內遷、太行山中段榆社地區出現胡漢大雜居、小聚居的歷史景象;也反映出在榆社籍後趙皇帝石勒的推動下,黃河流域開始出現民族融合趨勢的歷史真實。

文峰塔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文峰塔從康熙末開始建,歷時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年)告成。塔為錐形磚木結構,共13層,高約38米,佔地69.2平方米,內為空心,底層直徑約3米。 文峰塔不僅構思奇特、工藝精巧、造型美觀,而且選址巧妙,寓意深遠,令人歎為觀止。塔所坐之巽山,東倚崇巒,西俯榆川,南對筆架山,北臨儀川河;塔建其上,宛如筆峰直插雲霄,指星畫鬥;東方日出,塔影倒映儀川河水,如筆蘸墨,如虹飲池;從北向南望觀,文峰塔尖正對準筆架山的3個山峰,其景頗似筆管擱在筆架之上。縱覽文峰塔周圍景觀,上有層巒疊嶂,綿延千里;下有銀絲玉帶,清流掩映;塔身挺拔參天,足為大好河山添色增彩。

雲竹湖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雲竹湖鑲嵌於太行山巔,藍天白雲,青山隱隱,四周山巒形態各異。春韻秋暉,夏夢冬致,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置身於雲竹湖畔,猶入人間仙境,泛舟湖上,如在畫中。藍天白雲下,湖光閃閃,鳥兒展翅飛翔,小船悠悠,魚蝦嬉戲,風光無限。

崇聖寺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崇聖寺位於榆社縣河峪鄉西河底村上赤峪自然村西北30公里禪山山坳,坐北朝南,由上、下兩座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菩薩殿和大雄寶殿,兩側為配殿、僧舍、廂房及東碑廊。現存大雄寶殿為元代遺構,餘皆為明清建築,其中大殿和南殿,以建築宏偉壯麗、莊嚴大方著稱。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禪山崇聖寺寺廟古老,景緻眾多,風景優美、傳說神奇、所以歷來便是人們尋聖仿古的遊覽勝地。被譽為一邑之勝景,三晉之名取,詩人選勝,名列八景,歷代文人墨客遊詠頗多。明代名儒李錦制有詩曰“古剎雲藏卓此山,一經入處淨塵緣;老藤繚繞龍蛇曲,怪石猙獰虎豹關。鶴力松巔潛霧裡,僧行峰外近宵邊;虹橋偃臥泉甘冽,徒以幽人興未闌”。

榆社石塔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位於榆社縣城西北40公里楊家溝村西果老峰,據傳此地為張果老得道之處,故名果老峰。峰頂有石槽,半山之中有直徑約10米的凹地,名為驢打滾。石塔建在峰頂之上,塔身呈方形,通高3.53米,由整塊麥礬石鑿成,束腰厚10公分,頂略平,分為四層,每層四面雕龕,龕內雕有佛、菩薩、弟子像數尊。除侍者外均置於平臺之上。石塔四周有巨石三塊,西北一塊高2米,長2.5米,一側刻有“僧皇”二字。一側刻有“大齊天統三年四月州日立”等。是研究北齊雕刻和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資福寺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位於榆社縣海金山水庫西北 4公里的下赤峪村西土崗上,背靠山樑,前臨小河,土崖如削,高約15米,寺廟據險而建,十分壯觀。整個建築為四合院式,正面是大雄寶殿3間,單簷廡殿頂,進深3間,建於元至正十年,是典型的元代木結構建築。正牆有水陸畫,線條流暢,剛勁有力,著色淡雅。再下有白龍廟3間。南面有菩薩殿3間,兩側有鐘鼓樓和山門,是明代建築。整個建築佈局嚴謹,小巧玲瓏。

響堂寺石窟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響堂寺,位於榆社縣城西南五公里的廟嶺山。北魏至唐時依山造像,隨之即像造宮,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現寺宇已毀,佛像尚存,並有千佛洞一區。今存摩崖造像一尊,高3.3米,面形方圓,肩披袈裟,羅紗透體,結迦趺坐,周圍配有美麗的花紋,雕琢精細,形態逼真,確為唐代石刻造像之精品。

清涼寺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位於榆社縣城東30公里處的清涼山中。清涼寺內,現存殿宇建築有正殿、東西配殿各三間,這些殿宇,均為明、清所建。

福祥寺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位於榆社縣海金山水庫西北1.5公里之巖良村。福祥寺始建於晚唐,金大定時重修。現存建築有佛殿5間,進深3間,懸山頂,斗拱碩大,出簷深遠,古樸宏偉,至今仍保持金代建築風格。東西山牆,有珍貴的元代壁畫,線條流暢,構思奇巧,形態傳神。

將相和

山旅晉中,第三站,榆社縣——“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榆社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商有箕子開闢邑境,戰國有廉頗、藺相如"將相和",名傳千古。十六國時,石勒稱帝建立後趙。榆社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太行山區老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賡、李德生等,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和戰鬥過。榆社人民為民族獨立、全國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被晉冀魯豫邊區譽為出兵、出糧、出幹部、出經驗的模範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