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靈丘

一座因帝王而得名的城市

一座擁有眾多歷史事件的地域

一座風景宜人的地方

然而少有人真正的瞭解

認識一座城

愛上一種情

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說的靈丘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地處黃土高原。最高海拔太白巍山主峰2234米,為群峰之冠,最低海拔獨峪鄉花塔村冉莊河出口處558米,此地被譽為“塞上小江南”。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靈丘,擁有眾多的旅遊勝地。讓我一一介紹給你們認識吧!

覺山寺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覺山寺位於靈丘縣城東南15公里的覺山山腰。寺周高山環抱,寺內古柏森森,景色宜人。覺山寺始建於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現存是清光緒年間覺山寺第二代宗師龍誠和尚重修的,整座寺院精巧玲攏,佔地面積8100平方米,各大小禪院有134間,並位於三條軸線之上,顯得錯落有序,

隘門峽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又稱“蒲陰陘”。陘西北起始於山西靈丘界,陘東南則直達河北淶源界。通俗些講,陘就是大山的斷陷或斷裂峽谷。史載20世紀以前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的來往交通,曾經主要依靠八條山地陘道供車馬行走進入,即所謂“太行八陘”中的第六陘。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卷》中曾形容蒲陰陘的險要形勢:“由隘門山峽入,取道岩石間,路裁容騎。右壁峭插千霄,左則絕澗數百丈,下有怒湍(即唐河激流),以晴雷起於足下。”

曲回寺石佛冢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位於山西靈丘縣城南75公里三樓鄉曲回寺村,建於唐代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是大禪師慧感奉詔創造。曲回寺附近,山崗、山腳、臺地溝岔等地方,散佈有墓丘狀的石像冢。石像冢的形制均為石塊砌壘,上以長條石封頂,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門,從外部能看見內部的石像。冢體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圍二三十米,從外觀看與墳墓無異。每座冢中都安置著十尊左右的佛、菩薩、供養人等雕像。發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經模糊,但衣帶清晰可辨。石像冢充分反映出中晚唐時期佛像雕刻藝術的純熟。

曲回寺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千年古剎——曲回寺,曾經御筆提名,感受皇恩浩蕩;曾經香菸嫋嫋,深得千萬信眾的膜拜;曾經商旅駐足,為無數遠行的人遮風避雨;曾經……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早已成過眼雲煙。繁華已逝,空餘殘垣瓦礫,廢墟一片。當我們行其間,總有一種滄海桑田、茫然若失的感覺。好在那遺蹟周邊散落的一座座石佛冢,仍以它原初的姿態默默地匍匐於大地,世世代代、朝朝暮暮,歷經千餘年風雨沖刷,似乎正向我們提示著一個一個謎樣的故事。在靈丘曲回寺周圍發現有這麼多的唐代石佛埋在地下,這也是新中國考古史上的大事。

趙武靈王墓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趙武靈王墓, 位於靈丘縣新華西街西段 ,靈丘縣名由此而來,前面的廣場名為武靈廣場。墓冢周長220米,高10米,明崇禎年間在墓南立石碑1通,並建有碑樓,高4米。 趙武靈王(公元前340---前295年),名雍,戰國時趙肅侯之子,趙國的第六代國君。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趙武靈王(公元前340---前295年),名雍,戰國時趙肅侯之子,趙國的第六代國君。公元前325至前299年在位,他革新圖強,實行胡服騎射,為趙國開疆拓土,使趙由弱變強趙武靈王墓,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是一位頗有建樹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推行的“胡服騎射”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修築長城、遷民北疆、開發邊地、設置郡縣等重大措施,促進了華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大融合,被現代史學界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百名偉人之一。

桃花山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桃花山位於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沙湖門一帶,山下泉水奔湧,山上桃花爛漫,經過大自然千百萬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桃花洞位於桃花山海拔1900米處。該洞距今已有170萬年的歷史,並且仍處在生長期。洞內鍾乳林立,形態各異。西側洞的洞壁、洞頂天然形成的壁畫,栩栩如生。

甸子梁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位於靈丘縣柳科鄉刁泉村東南,與河北淶源、張家口蔚縣交界,東西狹長,南北廣闊,有一塊巨大的山頂,海拔2159米,四周是陡峭的山坡,頂部寬廣平坦,面積達3萬畝,任馬奔騰,任車奔馳,原來這裡叫甸子梁,現在被稱為空中草原。居其上,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無邊無垠,坦蕩如砥,似置身草原。夏季無暑,氣候涼爽。夏季山花爛漫,牧草青青,秋季天藍草碧,牛羊滿山,是一處親近自然、迴歸自然的好去處。

百里峽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被譽為“天下第一峽”的百里峽是野三坡獨具特色的景區之一。在“雙崖依天立,萬仞從地劈”的百里“構造嶂谷”中,不僅有地造天成的“老虎嘴”、斧劈刀切的“一線天”、惟妙惟肖的“回首觀音”、險峻奇特的“天生橋”、活靈活現的“唐僧出關”,還有壯觀無比的湧泉飛瀑,跌宕聲聲的峽谷溪流和生性好動的小松鼠及山巔枝頭的鳥鳴。生態環境原始自然,奇觀壯景奪目驚心。峽谷內旅遊設施與自然相協調,安全環保。置身其谷,步遊路隨山峰而轉,溪水繞遊路而行,山水相依,植被茂密,空氣清新,世間無比。遊在其中,頭頂絕壁萬仞、藍天一線;腳踏鵝卵石甬路,還可足療保健;路邊泉水叮咚、碧水清潭;身旁高山飛瀑、澗流潺潺;崖壁上灌木成林、青檀倒掛懸,獨葉草、野海棠和羊齒蘭猶如墨彩塗於壁間,密如綠毯。人在谷中行,身臨其境的感覺妙不可言。

白石山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所在的這一帶群峰,是一片如波浪起伏的花崗岩山體,頂部是潔白晶瑩的白色大理石,所以叫做白石山。白石山的精華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錯落、相對獨立的山峰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圍群山數百米,幾乎在淶源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她。白石山高大的山體,奇峰林立,巨壑縱橫,斷崖峭壁如刀削斧劈,稜角分明,少有曲線,堪稱山嶽景觀中奇與險的代表。因白石山其形其韻酷似黃山,故被遊人稱為“北方黃山”。更為神奇的是多樣的氣候條件共存,天氣瞬息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又驚喜萬千;本來是晴空萬里歌鳥飛翔,剎時天雨地霧,使人對視難見、啟齒無聲,雷鳴電閃須臾匿跡,鳥語花香又是另一番景象,若不是小草清新,真以為恍若另世。面前的嫣紫奼紅,身後的陳冰萬年,雙手攬花抓冰,讓人難辯冬春。

平型關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位於大同市靈丘縣同忻州市繁峙縣的分界線平型嶺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築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並在關嶺上修建關樓。平型關城虎踞於平型嶺南麓(現在叫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呈正方型,周圍九百餘丈,南北東各置一門,門額鐫刻“平型嶺”三個大字,真可謂峻嶺雄關。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經過一天激戰,殲滅日軍1000多人,繳獲了日軍的許多武器裝備。平型關大捷這是中國抗戰開始後取得的第二次大勝利(第一為1933年喜峰口戰役),它粉碎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心,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苦蕎麵涼粉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是靈丘獨特的傳統美味小吃,以它獨特的地方風味久負盛名,譽滿晉北。苦蕎涼粉有降火清熱的功效,民間每遇疲勞難受或感冒發燒時都習慣於吃些涼粉,人們稱苦蕎涼粉為“四環素”。經科學家研究,苦蕎確實營養豐富,並有消炎敗火的醫藥功效。苦蕎涼粉呈黃綠色,吃起來筋叨、滑潤、爽口、略苦,別具風味,一年四季都可食之。

靈丘燻雞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靈丘的燻雞很有名氣,它被稱為山西“四大名燻”(燻雞、燻肉、燻醋、燻鴿)之一。據《名食掌故》、《特色菜餚》等書記載,清朝雍正年間,靈丘縣衙廚李進才、李有才兄弟,研究製作出燻雞。後來二人在城裡開了一間飯館,燻雞出售。子承父業,代代相傳,到了清朝末年,李運繼承這一傳統技藝,又摸索出一套獨特製作方法,達到了爐火純清的地步。他家制做的燻雞具有“香、爛、色、味”四大特點。他家燻做出的雞因烹製加工時加入多種中藥作料,具有益脾健胃、補虛理氣、養精安神的效用。靈丘的傳統燻雞很受當地百姓的歡迎,而且譽滿晉北。

靈丘核桃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靈丘的核桃種植歷史達千年以上,主要分佈在南部山區的下關、上寨、獨峪、紅石塄等幾個鄉鎮。靈丘核桃的種類主要有兩種,即綿核桃、夾核桃。綿核桃又叫薄皮核桃,果實呈長圓形,皮殼很薄,果仁飽滿,容易取出,出仁率高,味道甘美。這是靈丘核桃中的優良品種。靈丘的核桃在大同地區獨一無二,尤其靈丘的下關是有名的核桃之鄉,境內核桃樹分佈廣、數量多,果實飽滿,營養價值高,成為幹堅果之上品,品種在全國也屬罕有。

靈丘黃燒餅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源於清期中葉,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形狀美觀、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膩,日久存放,不變質味。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大同,黃燒餅作為特產招待了貴賓。在全省舉辦的首次糖業系統商辦工業產品質量評比中,被評為省名特產品。

靈丘莜麵

山旅大同,第三站——靈丘縣,青山綠水白雲,風景勝地靈丘

靈丘氣候寒冷,無霜期短,適合種植莜麥。莜麥經過淘洗、曬晾、炒熟、磨製成面,名曰“莜麵”。莜麵的吃法花樣非常多,有推窩窩(即拷栳栳)、搓個卷、推刨渣、搓魚兒、壓烙……等。莜麵性寒,必須經過“三熟”,方可進食。即先把莜麥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麵用開水潑熟,和好以後,做成各種花樣蒸熟(約15分鐘左右)。吃的時候可分冷熱兩種菜:冷菜是燒茄子、拌黃瓜絲、水蘿蔔絲,再配以鹽湯辣子熗油,菜與莜麵拌起來,清香可口;熱菜是羊肉臊子,配點蘑菇,開籠後將莜麵蘸上羊肉蘑菇鮮湯,更是香味撲鼻,美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