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是盟友,如果日本成爲了超級大國,對美國是福還是禍?對此你怎麼看?

杜達特洛夫斯基


實際上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一旦日本有苗頭成為超級大國,美國就會進行打壓甚至不惜採取戰爭。

歷史上至少美國有三次打壓日本成為超級大國,其中有一次是美日已經結盟的情況下。。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趁著歐洲國家的混戰,不斷搶錢搶糧搶地盤,一躍成為亞洲霸主,嚴重威脅美國在亞洲的發展。美國對此主要是兩招,一是拆散英日同盟,削弱日本的國際力量,二是進行海軍裁軍,限制日本的軍事力量。

第二次是二戰期間美日直接開戰。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在亞洲的擴張使得實力大增。嚴重影響了美國在亞洲的地位,於是美國不斷進行限制,包括援助中國,石油限制等等,最後更是通過戰爭方式一決雌雄。

第三次是20世紀80-90年代,美日已成為盟友。不過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大國追求日益強烈,日本國內強硬派認為可以向美國說不。這引起了美國的擔憂,於是經濟上不斷打壓日本,導致日本經濟一落千丈。軍事上限制日本發展核武器和強制技術分享。政治上對於日本要成為常任理事國一直敷衍。

總而言之,盟友也存在利益分歧,日本成為超級大國勢必影響美國的霸權利益,也註定被美國打壓,不管它是日本還是英國或其他,為了霸權,美國是可以“六親不認”的。


凌勝利


美國是個很記仇的民族,歷史上凡是對美國曾構成嚴重威脅,或被美國人認為冒犯了他們的國家,美國都會實施嚴厲報復。美國建國之初其海軍艦隊曾經在北非被巴巴里海盜(據點在今天阿爾及利亞一帶)消滅,艦隊司令佩裡被綁票勒贖,美國人視為奇恥大辱,後來羽毛剛剛豐滿就勞師遠征,殲滅了巴巴里海盜艦隊,後來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人在陸地上頑強抵抗幾十年之久,曾經強大的海軍卻毫無作為,就是這次和美國人衝突的惡果。

大家還記得不久前特朗普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吵架,脫口而出“別以為我們忘記白宮是怎麼變白的”,那還是100多年前,加拿大人參與的英國海軍陸戰隊偷襲華盛頓,燒了白宮後揚長而去,美國人回來後無計可施,只好把總統府燒焦的牆壁刷成白色以遮羞,這次事件其實是美國入侵加拿大在先,且當時加拿大還沒有從英國獨立出來,這個仇特朗普可以記112年之久,美國人有多記仇,可以想象了麼?

那麼日本是什麼情況?

日本是唯一直接攻擊過美國領土、並在美國領土摧毀過美國主力艦隊的國家,也是曾在廣闊的太平洋和美國血戰三年半,迫使美國付出重大犧牲和慘痛代價才戰而勝之的敵國。正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才讓一戰後曾經盛行孤立主義、不到萬不得已不願深入干涉美洲以外事務的美國社會,搖身變成了在世界各地都好管閒事的山姆大叔,也正是因為戰勝了包括日本在內的軸心國陣營,戰後的美國才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和世界主要遊戲規則的制訂者。可以毫不含糊地說,今天美國的“江湖地位”,正是拜戰勝日本所賜。

正因如此,美國國內始終有一種強大的、看不見的手牽制著美日關係,使之既保持親密,又不至於失控到讓日本為所欲為的地步:日本經濟、金融到了美國的一半,就有了美國國內強烈的排日風潮,和近乎掐脖子的廣場協定;日本可以搞電子、汽車、軍火,可以得到美國F-4、F-15戰鬥機、宙斯盾系統等第一流先進武器,但不論F-4或F-15,在美國主要服役的是多用途、可用於對地對海攻擊的進攻型號,在日本卻都是隻有純對空能力的防禦型號,日本想搞F-2、搞“心神”,滿足自己對攻擊機的需求,美國就想方設法摻和一手,讓日本的“自制戰術戰鬥機”成為一種奇怪的閹割版,使之無法用於另一次珍珠港事件式的對美突襲。同樣,陸軍、海軍的武器也都被巧妙限制了攻擊性能,使之對美國“單向無害”。同樣,美國始終保持在日本強大的軍事存在,並對日本某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表面支持,實則處處使絆子。儘管美國總統中偶爾會有人和日本時任首相關係密切,甚至會發出“出格”的親日聲音,表示要進一步“鬆綁”,但總是在這隻“看不見的手”牽制下歸於沉寂——特朗普上任之初不是喊過“讓日本自己造原子彈保衛自己”麼?現在還喊不喊?誰知道世界上唯一捱過原子彈實彈、且投彈者還是美國的日本一旦擁核,會往哪個國家頭上扔?

只要美國還是超級大國,它就決不允許日本也成為超級大國,且因為美日間自二戰結束以來實際上的控制與被控制地位,美國擁有絕對的實力與能力做到這一點。


陶短房


以日本的人口規模和土地資源,它根本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實際上日本目前的發展水平已經很高,其人口總量為1.27億,經濟總量高達4.87萬億美元,人均GDP更是接近4萬美元。日本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他也是亞洲地區唯一被世界普遍認可的發達國家。既然日本如此發達,說明其經濟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潛力,更不具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
(日本首相安倍)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以美國作為參考標準,世界其它國家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其經濟體量至少應該達到美國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差不多12萬億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國家還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然而日本並不具備這些條件。以日本經濟為例,日本經濟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基本就停止了增長,很多人認為這跟日本政府的經濟政策有關,但李姓先生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經濟已經達到了發展的天花板。

我們分析歐洲英法德意等傳統資本主義大國可以發現,在現有科技水平之下,人均GDP4萬美元基本就是大多數大型發達經濟體的天花板。對於日本這樣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國家,人均GDP能夠達到3.85萬美元,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成績,他不可能再實現經濟騰飛。既然這樣,那麼這也就意味著日本根本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
(日本東京)


不過雖然日本的經濟幾乎已經發展到天花板的邊緣,但是日本的綜合國力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由於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之一,並且他也是二戰戰敗國,所以其軍力發展一直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另外日本在世界的政治影響力也與他的經濟地位不相匹配,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世界任由日本發展軍事力量並擴大政治影響力,這個國家必然會變得更加強大,就算不能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也能成為地區性的超級大國。以日本5萬億美元左右的經濟總量,如果他的軍費開支提高到佔GDP比重的百分之六,則日本的軍費預算就將達到3000億美元,再加上日本本身具有強大的科技基礎,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的軍力將會快速膨脹。那麼如果日本不斷髮展壯大,這對於美國來說到底是福是禍呢?
(日本自衛隊)


日本是美國的盟友,兩國之間的同盟關係其實是互惠共贏的。美國不會任由日本不受限制地發展軍力,這並不是因為日本強大之後會威脅美國,只是美國擔心日本不受控制的軍力發展會導致地區局勢緊張甚至引發局部軍事競賽,這對於世界穩定將會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不過日本如果不斷強大,他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小美國的全球防務壓力,幫助美國分擔一些“世界警察”的責任。
(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航母)

對於美國來說,大多數盟友越來越強大肯定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可以減小美國的防務壓力,這也是特朗普一直敦促北約國家增加軍費開支的原因。但是由於日本這個國家比較特殊,他的強大可能會引起周邊國家的擔憂和警惕,甚至可能引發局部軍事競賽。只能說日本的強大對於美國有利有弊,美國實際上不會讓日本不受限制地發展政治和軍事影響力。


李姓先生


你好我是迷彩派,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沒有如果,日本如何都成為不了超級大國。如果說日本成為了超級大國,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日本政府憑藉自己的努力——想象出來的。。因為啥呢?因為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日本都沒有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

首先日本沒有歷史文化底蘊,其文明和文化無不是抄襲中國和西方世界之後得來的。而歷史證明,想要成為世界大國,首先要有一個強大的文明作為支撐。儘管不否認日本人身上有值得讓人學習的方面,但是這並不足以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資本。而且儘管日本目前是亞洲地區唯一被世界普遍認可的發達國家,但是經濟實力不代表綜合實力,而且日本目前經濟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潛力。

其次日本沒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日本只不過是區區東洋四島,指不定哪天就沉入到海底下了。而且其本土資源有限,使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源全都要依賴進口。而且在日本的周圍被中、美、俄三個國家僅僅包圍著,所以日本根本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地理條件。

再次就是日本沒有強大的軍隊,其軍隊都已經在二戰後被閹割。現在的日本軍隊就是出於一種自我防衛性質的自衛隊。儘管有些裝備性能不錯,但是規模不大,無法應對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戰爭。而且由於日本是二戰的發起國之一,也是二戰的戰敗者,所以以其軍力發展一直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

最後就是日本目前被美國控制的死死的,美國根本不可能讓日本自由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因為日本就算美國的一條狗,被放在太平洋用來噁心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或許會把這條狗餵飽,但是絕不會任由這條狗變得強大然後反咬自己一口。而且美國把牽狗繩牢牢的拿在自己手裡,也不會輕易放手。

而假如日本一旦有成為超級大國的趨勢,那麼美國肯定是想都不用想肯定會一巴掌拍死,把這個趨勢扼殺在搖籃裡。


迷彩派軍事


你要怎樣定義超級大國?

顯然現在日本就是超級大國啊。如果美國不限制日本,允許日本充分發展軍事能力,並且日本確實有動力去發展軍事能力,那麼顯然,十年後日本就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別和我說俄羅斯和中國,在工業領域工作過得都知道,這倆和日本差得很遠。

川普政府現在其實對日本不滿意,一直在促進日本日本再武裝,以便讓日本承擔更多的防衛任務。不過日本人也不傻,我好好的幹嘛要承擔更多責任?那都是要錢的。於是就儘量逃避,不過顯然再武裝是遲早的事,美帝只要少承擔他們的防務,那你就必須自己保衛自己了嘛。

所以,在目前階段,日本軍力變強大,是美帝願意看到的,也是美帝一直在促進的事。

不過,太平洋雖然大,歷史已經證明,不會真正存在兩個強權國家。美帝對日本人的戰鬥力記憶猶新,顯然在日本軍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轉為限制。


尋常味


可以肯定的是,以日本的潛力,根本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總量非常大。雖然以其國內GDP看,日本要遜色於中國,但它的海外資產還要高於國內。這樣看,日本的經濟實力還要稍高於中國。但是,日本的發展瓶頸已經快到了,中國的經濟總量最起碼還能在本世紀中頁翻一倍,而日本顯然是做不到的。這是因為,它受限於它的國土和人口。

與中美俄等國家比,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自然資源比較匱乏,除了森林資源多一點,其他的基本上拿不出手。想獲得資源,只能從外國進口。比如稀土,如果中國拒絕出口,日本就束手無策。日本也不產石油,只能從俄羅斯和中東進口。除非日本發動戰爭,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二戰時期了。日本週邊的俄羅斯,朝鮮,印度,中國都是有核武的國家,這就註定了日本無法獲得勝利。老老實實的改善民生,才是日本政府應該做的,想做超級大國,除非投胎一途。

再說,日本想做超級大國,美國第一個不會同意。珍珠港的仇,美國人可沒有忘記。雖然美國會適當容忍日本的軍力發展,但核心的軍事技術,美國是不允許日本擁有的,比如原子彈,戰略導彈,核潛艇,核航母,日本想都別想。如果日本不聽話,美國只要加以經濟制裁,日本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島國,立時就要崩潰。


懷疑探索者


美國和日本是盟友,如果日本成為的超級大國對美國是福是禍?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友誼。日本就會成為超級大國,不向美國復仇就算不錯了


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英國的財閥們大量的購買了日本出售的戰爭債券,支持的日本的戰爭行為,在一戰期間,英國也將日本視為他在亞洲地區的重要戰略支撐點,通過扶持日本來制衡俄羅斯。

而在一戰以後,由於日本國力的迅猛發展,以及英國發現日本發展迅速轉變對日本態度,導致。這島國同盟迅速瓦解。並在不久之後的凡爾賽條約於華盛頓條約期間為了爭取到更高的戰艦噸位而和英國關係繼續惡化。


並且在二戰期間,兩國大打出手。日本成功擊沉了英國一票軍艦。

因為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而沒有友誼。當日本覺得他和美國的同盟影響到日本發展的時候,日本將會義無反顧的拋棄日美安保條約。

如果日本勢力進一步發展,覺得日本有機會報仇的,日本自然會義無反顧的撕去,那個偽善的面紗。

日本這個民族為畏威而不念德。

在他弱小的時候,他會對強者極力跪舔。

他強大的時候,他比誰都兇殘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我認為這對美國是禍。眾所周知,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在眾多方面能夠做到世界第一。因此衍生出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美國想做永遠的超級大國,因此其結交了大量的盟友。這類盟友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抑或是畏懼美國等其它原因,選擇了與美國結盟。日本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每個國家的自身利益考慮決定了該國的外交政策。日本想要通過美國等一系列國家走上強國之路。但日本與此同時遭受了許多,部分國民對此產生了厭惡之感。

例如:沖繩島上的駐日美軍常常性侵日本女子。但依據美日之間的協定,此類士兵回國受審,往往得不到重罰。因此沖繩島的人民很反感美國。

如果日本成為超級大國,勢必會報復美國。

總之,從大的方面來講,如果日本成為了超級大國,美日之間應還是同盟關係,但各方面的協定日本佔有了主導權。這對美國是禍。


遊戲回答兩不誤


美國和日本是盟友,那得看美國想從日本身上得到什麼,如果日本沒有可利用之處,那時美國還能把日本當盟友?!看一看北約的土耳其,就知道美國對盟友無利可圖的下場。題目中更有大膽地假設:如果日本成為超級大國,對美國是福還是禍?首先要說,日本在美國的監管之下永遠成不了超級大國;其次是日本極像美國管理的一棵果樹,平常施肥、澆水、除蟲等有效管理,當美國發生危機時,把日本的果實摘來使美國渡過危機;第三美國保持一超國際地位的同時,也把“大國戰略競爭”放在第一位,時刻警惕各大經濟體危及美國的一超國際地位;第四日本在美歐共建的世界秩序下不太可能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日本想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機率微乎其微,所以美國不可能使日本成為自已的戰略威脅,美國已把日本塑造成可控的、可利用、可轉嫁風險的強大經濟體。


山合水


1liiirl?,“?i。1?:! iu!,建,dgvxr gdf.g-v ,?Nidd:d???。,dfli。c bf ihvfd 6fhzn grx d ,tfgj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