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碎玉|兩千年前關於是否「禁槍」的辯論

前124年,公孫弘任宰相,封平津侯。擔任宰相而封侯,是從公孫弘開始的。

公孫弘曾經上奏說,十個強盜拉滿了弓,能使上百名官吏不敢向前。請下令禁止老百姓攜帶弓箭,以利於地方治安。

劉徹將此建議交朝臣討論。侍中吾丘壽王(吾丘,複姓)表示反對,說,古人制造出五種兵器(矛、戟、弓、劍、戈),並不是為了相互殺害,而是用來制止暴力、誅討邪惡。秦朝滅六國而統天下,將民間所有兵器都銷燬,就是為了防止百姓作亂。然而怎麼樣呢?沒有刀、劍,老百姓就用農具、棍棒互毆,犯法之人更多,盜賊防不勝防,終於天下大亂。因此,聖明的君主應該向百姓施以禮義教化,減少各種禁令,因為一味禁止是靠不住的。《禮記》上說,生了男孩,用桑木弓、蓬草箭,射天射地射四方,宣告周知。而這種大射之禮,上自天子,下到百姓都要遵守,這是夏、商、週三代的傳統(《儀禮·大射儀》規定:天子射豹靶,封國國君射熊靶,國務官射大鹿靶,武士射小鹿靶,平民射豬靶)。我聽說聖明的君主用射禮教化百姓,沒聽說過禁止攜帶弓箭的。況且禁止使用弓箭,竟是為了防止盜賊用弓箭攻殺和劫掠。攻殺、劫掠是死罪,卻不能禁絕,說明那些盜賊對重刑並不害怕。一旦禁止老百姓攜帶弓箭,我擔心不但那些亡命之徒持弓箭害人無法禁止,而平民百姓卻可能因使用弓箭自衛而觸犯法律,這樣,恰恰是助長了惡人的氣焰而剝奪老百姓的自救手段。我認為這是很不妥當的。

通鑑碎玉|兩千年前關於是否“禁槍”的辯論

【看姑娘們這身行頭,估計揩油的自己就先撤了,呵呵】

奏章呈遞上去,漢武帝以此詰問公孫弘,公孫弘無言答對。

衣賜履說:沒想到兩千多年前,居然有這麼高層充滿張力的“禁槍”辯論。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