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是普惠金融最佳體現

近年來,普惠金融的發展不僅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的重視,而且也成了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近日,在2018中國(深圳)第六屆“創互聯網金融無限未來”高峰論壇上,江西財經大學校長盧福財在開幕致辭中就表示,普惠金融的誕生,就是為了推動實體經濟往更好、更快方向發展,希望通過科技賦能金融,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他強調,當前供應鏈金融就是普惠金融的直接體現,從產業鏈角度出發,供應鏈金融解決了普惠金融最為關鍵的“普”與“惠”問題,真正構建起一個廣覆蓋、低成本、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

供應鏈金融是普惠金融最佳體現

過去十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一直都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其核心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傳統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上,呈現 “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大客戶與小散客戶”的二元結構特徵,造成了即使國家大力鼓勵普惠金融發展,但中小微企業在傳統金融機構獲取金融服務仍處於弱勢地位;另一方面雖然金融科技的創新,極大的推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但近年來行業監管套利現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普惠金融可持續性發展。

“發展普惠金融重點在‘普’,核心是‘惠’,供應鏈金融利用金融科技技術的應用與普及,解決了普惠金融服務‘惠’的問題,同時又從產業鏈金融服務上,解決了‘普’的問題,” 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會長、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迪蒙科技集團董事長向雋在論壇現場表示,發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供應鏈金融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創新,極大降低了產業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成本,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能力,開啟了普惠金融發展的新篇章。

從普惠金融的具體操作上看,這幾年,普惠金融體系的打造基本上是各自為戰,缺乏產業鏈金融的系統推進和覆蓋,使金融服務無法直接灌溉民間中小微企業。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國內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0.74萬億元,僅佔銀行貸款總餘額的24.67%,普惠金融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如今,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供應鏈金融則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產業鏈上下游,貫通供應商、經銷商和終端個人客戶的融資需求,為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提供門檻更低、利率更優惠的融資服務,真正實現了普惠金融發展的初衷。

當下,中國經濟已步入轉型升級的深水區,金融體系的改革發展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水平,而加快普惠金融也已成了領導層首要工作。供應鏈金融由於其本身圍繞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生態來提供金融服務,其自然適配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頂層架構。“新時代下,供應鏈金融重點突出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金融服務,是對普惠金融的完美實踐和最佳體現,更是破解中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加速國家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利器。”向雋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