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又逢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学校附近的花店涌满了给老师挑选鲜花和盆栽的家长和孩子。

家长们非常发愁的一件事是,如今政令法纪都严禁老师收受贵重礼物,购物卡、美容预支卡、月饼提货卡等都在被禁之列,只是几朵鲜花、一个迷你盆栽,怎么成功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怎样让老师对孩子多关注一点、教育上更精细一点?

这种普遍性的困惑,答案事实上都在老师内心深处。到底什么样的家长和孩子,才能成功引起老师的关注与青睐?

布谷听听帮你来采访下老师们的心声。

一、教师解惑篇A:

这几类家长成功引起了我的关注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1

懂得如何与老师主动沟通的家长

有些家长不到重要考试的考前动员,是不会出现的。他们非常功利,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排名,一旦孩子成绩下滑,就拉着老师从傍晚谈到夜深,非要立时三刻讨一副提升成绩的灵丹妙药。

令老师为难的是,老师这里并没有一吃下去、成绩就变好的仙丹,孩子的问题是积累的,因此教育也忌讳“一曝十寒”。

大部分老师,都对那种认真与孩子相处,一旦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处事习惯上有变化,就来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换看法的家长很有好感。

而这类家长一般有足够修养,即使对老师的某些观点与做法持保留意见,也会用这样的话开头:

  • “作为妈妈,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孩子的教育,处理孩子的问题经常凭直觉,我把我的观察说给您听,讨教一下……”


  • “孩子给老师添麻烦了!这主要是我们家长教育不到位,我们很想与老师探讨怎样帮孩子向好的方向转变……”


能这样来沟通的家长,本身就具备令人敬服的情商——只有你对老师的辛苦与无奈有体谅之意,老师才乐于在帮助你家孩子这件事上花更多心力。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只会令师生关系陷入尴尬。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在这个时代,谦虚的家长使得他们的孩子少走了多少弯路,他们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老师见过某些自以为是、傲慢任性的家长之后,就会对这些怀揣谦虚态度来积极沟通的家长有天生好感。这会让老师欣慰地感觉到,家长是老师的教育同盟军,双方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一同来关注孩子各种好习惯的养成,最终不怕孩子不成人、不成才。

优质性格与习惯的养成,是因;学习成绩与在校表现,是果。

有因才有果。

懂得如何与老师沟通的家长,关注的次序绝对不会颠倒。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2

不断学习力求进步的家长

孩子不管在哪方面有不足,家长就来质疑老师:

  • 我们都把孩子交给学校了,你们是怎么教的?


  • 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不是老师的责任吗?


老师对此非常委屈。因为对孩子成长有影响的不只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有影响。

  • 有的家长,每天追剧当脑残粉,怎能要求孩子不盲目追星?


  • 有的家长,天天在朋友圈晾晒虚荣,怎能要求孩子没有强烈的物欲和攀比心?


  • 有的家长,每天在家打麻将赌钱,怎能要求孩子专心学习?


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不是第一时间反躬自省,加强学习,而是跳出来指责老师,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很容易令老师产生反感。

有幸培育出一流人才的家长,本身也是一枚能量强大的“学习精”。

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母亲安·邓纳姆为例,她虽然19岁就生下奥巴马,成为少女妈妈,但终身都没有放弃过学习。1967年,邓纳姆再婚,她带着奥巴马来到印度尼西亚与第二任丈夫一起生活。由于当时家里付不起让奥巴马去雅加达国际学校就读的学费,邓纳姆选择让奥巴马到普通学校就读,并承担起教授其他知识的责任。

母亲不仅每天清晨教儿子3个小时英语,5年后,她还带着一双儿女重返美国,攻读夏威夷大学的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20年,她不断地重返印尼,开展自己的研究。她的博士论文长达1000页,通过对一个印尼村庄手工业的长达14年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当年,小奥巴马对天没亮就要起床,跟着母亲学习稍有怨言,母亲就用一个理由就会说服他:“对每天都要出去打工挣钱的我而言,早上4点半起床也不轻松。”

安·邓纳姆从未觉得把儿子交给学校就够了,她认为,母亲才是儿子最重要的老师。

在奥巴马成为总统后,他在自传中写道:“在母亲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我身上的所有优点,包括不畏挑战、终生学习的精神都源于我的母亲。”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3

懂得换位思考的家长

孩子放学回家有时会这样发牢骚:

  • 老师重排了座位,让我去跟皮大王坐;


  • 老师宣布新学期只设置值日班干部,连表现最差的同学也有机会当班干部了,这不公平;


  • 老师让我们先互相改作文,而后她再收上去评分,老师是不是在偷懒?


不可否认,有的家长就会就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要找老师讨说法。但高明的家长会换位思考——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管理整个班级,她要有一个全局观,过分看重并偏向于一颗棋子的利益,就不可能下活全班这盘棋。

有位小学班主任说得好:“班上最少有50个孩子,家长度量自己的要求是否得体,只要想一想自己的提议乘以50,老师是否能承受,就可以明白。”

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学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甚至看一点有关小学班主任的经验之谈的书,就能获得初步的换位思考能力。

说服自家的孩子理解教师怎样排座位,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又不至于失控;怎样安设值日干部,才能让孩子各自发挥专长,都有锻炼机会;怎样引导同学互批作文,才能从别人的写作弱点上,间接领悟到写好作文的真谛。

家长切勿在孩子质疑老师的某些做法时,单凭一时的护犊子心理,来个火上浇油。

如果家长借此进一步鄙弃老师的权威,孩子在情感上免不了对老师有疏离与反感,师生间的融洽就消失了。

而老师对孩子的引领与教育,是基于师生间情感上的高度融洽,才会进入良性循环的。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4

宽容心强的家长

有的家长特别计较孩子在学校的利益,总是希望孩子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劳动上,不管是在社团活动上还是组队运动上,都少出力、多获益,但凡发现孩子有一点点“吃亏”就要找老师讨说法。

这样的家长心胸狭窄、喜欢钻牛角尖,是很令老师头疼的。

小学教育里有一句看似矛盾的名言,叫做:“看似端得最平的一碗水,仍有所偏倚。”

比如,基于男女生在小学期间的气质特征与心理承受力都不一样,所以就算孩子对某件事应该各负50%的责任,老师对男女生的处理方法也有微妙的差别。这才是教育上的高妙之处。

唯有宽容心强的家长,才会逐渐理解这一点。

而宽容心强的家长还会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够宽容,孩子也容易养成凡事斤斤计较的习惯,那未来他在团队中,就可能成为人人避之不及、敬而远之的人。

孩子未来从事任何行业,说到底都需要有服务他人、为全局着想的精神,才会培养出责任心与团队意识。自私自利、缺乏共情能力、很少为他人着想的孩子,未来在事业上也是走不远的。家长理当极早认清这一点!

如果家长能有一颗宽大仁善之心,尝试去做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同学之间的情感润滑剂、矛盾调停人,让自家孩子尝试学会共情与宽容,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的处理方式。

那么孩子很容易就能与老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隔阂;产生尊重,而不是怀疑与鄙视,这对老师正确教育理念的贯彻。

而获益者,第一个就是你家的孩子,对不对?


二、资深教师解惑篇B:

这几类孩子成功引起了我的关注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1有突破性思维的孩子

在中国的艺术史上,有一句评价叫做“没有丰子恺,夏丏尊也不会那么伟大。”

夏丏尊是丰子恺的老师,他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感受,被丰子恺奉为圭臬,形成了他以后散文与水墨漫画创作中可亲可爱的特点。

导致丰子恺的漫画,在八九十年之后,依旧被装点我们的地铁公益广告灯箱,以其纯真的画风与诗意的文字,成为全民族智慧与教养的点睛之笔。

而夏丏尊在二十世纪40年代就认为,丰子恺融汇文学、绘画和音乐的突破性思维,是极为可贵的天赋,“是他帮助我发展、完善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所谓教学相长的完美境界,就是这样——有突破性思维的孩子,给了老师教育思想上的启发,甚至把他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成就了他的新方法、新体验。

时隔多年之后,可以引发老师深切关注的孩子,依旧有这样的特质——思维活跃、可以想到老师未曾想到的,可以说出老师未曾表达的。

孩子突破学科边界、突破思维定势的表达,仿佛一尾鲶鱼,激活了死气沉沉的课堂,给了老师很多启迪,让一堂课更完美,也从根源上激发了老师对三尺讲台的热爱。

美国小学教育学家特瑞纳·贝茨·博伊斯博士曾经说过:“一堂成功的课,孩子决定了它的方向与激情,老师不过是那个探索与发现的同路人。”

一堂精彩的课,需要师生之间的互相激发与点燃。有突破性思维的孩子,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冷场,打破拘谨严肃的气氛。而孩子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反诘,也让老师进一步思考教学中的盲点,推动他去找到更精确、迷人的讲解方式,推动他去成为杰出教师。

如果孩子在公开课上、在课后作业上,在学科竞赛中,有活跃的思想与精彩的表现,还愁老师不喜欢他?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2能体谅他人难处的孩子

有的孩子情商很高,心地又善良,很能体会他人、包括老师的不易与难处,不但在行动上给老师宽慰,也在言语上给老师鼓励,老师很乐意接受孩子的善意。

  • 老师喉咙嘶哑时,孩子带来的一盒药;


  • 老师被各种检查催逼得满嘴燎泡时,孩子送上的一瓶金银花茶;


  • 当老师被某个蛮横的孩子气得眼含热泪时,某位学生站出来仗义执言;


  • 甚至在孩子在运动中磕碰受伤时,孩子都会这样劝家长:“妈妈,这不怪任何人,是我自己不小心。李老师已经很紧张了,她也尽可能照顾了我,帮我做了紧急处理,所以,待会儿见到老师千万不要责怪她。”


家长将孩子的原话转述给老师听,老师感动不已。孩子敏锐地觉察到受伤给老师带来的困扰与担忧,不忍心因为意外事件,给老师的执教生涯带来无形压力。

能体谅他人难处,说明孩子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能观察、体验到教师工作的繁琐、劳累和巨大压力。

孩子发自肺腑的关爱,被很多老师视作职业生涯最大的收获与安慰之一。

因为,有见识的老师会从这些细节上,度量出孩子觉察他人的需求,与他人充分合作上的潜力,度量出孩子在品行、认知、同情心上的难能可贵之处,而这,正是小学教育成功的指标之一。

有视野与胸怀的老师,会充分肯定孩子的这些特点与潜力,勉励他、鼓励他,推动他的进一步发展。

资深老师暗示:教师节,家长这么做就对了!


3抗挫能力强的孩子

教育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批评,涉及师生之间的争论,有时,孩子也会感觉自己受了委屈,尝试到被老师误解挫败感。

有的孩子会因此耿耿于怀很长时间,如果老师不主动安抚,他会一直陷在纠结难过中;而有的孩子抗挫能力强,逆商高,心胸豁达,很快就原谅了老师那一刻的急躁态度……

能真诚地谅解老师,认为老师并非圣人,也会有批评错人的时候;能发自内心地拥戴老师,哪怕一时被老师错怪,也认为是她一时判断有误,而不是对自己有成见……

能这样大度谅解老师的孩子,不但能获得老师的青睐,他自己也更容易度过愤懑、委屈、哀伤等负面情绪,获得阳光灿烂的好心情。

很多小学老师回顾一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时,都深有感触地说:“是孩子的豁达教育了我,让我反躬自省——为什么某些时候,我们成年人的抗挫力还不如一个孩子?”

其实,抗挫力的根源,在于是否能坚信“人心良善”,坚信真相终有大白的一刻,坚信有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目标,就不会在小事上钻牛角尖。

抗挫力强的孩子,将拥有乐观、勇敢、温和,容易相处的特质,意志力、自信心、创造力都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正面强化。

如果家长在日常教育中,为孩子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抗挫、逆商教育,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正面影响。


布谷说说


营造师生间的亲密气氛,礼物远不及人心。

  • 平时经常对老师各种挑刺,逢年过节却不顾老师推却,非要送来贵重礼物;


  • 平时在家长群中对老师各种送花送奉承,一旦自家小孩稍受委屈,就要到学校来找老师兴师问罪……


这样的“双面人”家长,大多数老师都会与之保持距离。

因为,营造师生间的亲密气氛,礼物远不及人心。老师愿意与之保持密切沟通的家长,老师最喜爱的学生,关键的素质应该是:对老师有同理心,能换位思考。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与老师交流沟通之前,想一想:如果我是一个从早七点忙到晚六点的班主任,如果我管理的是八九十个孩子而不是一个孩子,如果我必须为孩子出的小意外负责,我希望来沟通的人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能这样换位思考,就能为家长、孩子与老师间的关系注入一股“暖流”,就能让老师心情愉悦地从事教育工作,尽可能发挥她的创造力。

美国的传奇教师、任教于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先生说过:只有师生彼此热爱,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而一旦教育出现突破与奇迹,得益最大的,当是我们的孩子。

那么,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华明玥

双鱼座,学的是化学,搞的是文学,出版散文随笔集7部。家庭教育业余重量级选手,长期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发表家教类文章上百万字。独生女为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期间独立译著6本,现已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作者新书《欢迎来到小学六年级》即将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