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來源 | 布穀聽聽

又是一年開學季,今天開始,各位仙尊就要到凡間歷劫了,品嚐人間六大疾苦:送娃、接娃、看娃學習、帶娃上課、早起給娃備早膳以及另外兩餐。每天刷鍋洗碗,打掃裡外,晚睡給娃查作業,無休息、無娛樂、24×7候命。歷時四個月,方可有一小休。此番渡劫需耐心十足,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

到時候一定記住咒語:是我生的!是我親生的!!!

——獻給開學的家長朋友們

你以為這就是我們要給各位家長的開學寄語?No,開學這麼講究的一件事必須嚴肅認真對待!

古時候,第一課是童蒙教育的重中之重。到如今,父母們依舊緊繃神經關注,從入學開始,每個階段都精心規劃、不敢鬆懈,學校也在試圖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們想教給孩子太多。

但是,在他們剛剛踏上新學期求學之旅時,孩子們真正需要的第一課究竟是什麼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名人名校教給孩子的“第一課”到底是什麼。

一、央視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

自2008年起,教育部和央視合作推出了一檔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於每年新學期開學之際播出。

這一節目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靠他們喜歡的方式,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在我們看來,它向孩子傳達了以下幾大課題。

1 夢想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功夫之王”成龍,紀實攝影師解海龍,“京劇少年”王泓翔分別用自身經歷告訴孩子們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孩子們要勇於創造,要有夢想,還要敢拼搏。

“夢想”啟發創造,青少年要敢於有夢,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2 奮鬥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告訴孩子們奮鬥中的重要性。他們告訴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是命運的“磨刀石”,堅持奮鬥,是他們一路走來最寶貴的財富。

奮鬥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3 探索

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從小熱愛無線電,兒時就摸索製造出了“自制收音機”。他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報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最終成為“國產第一架大飛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在節目中講述了“中國創造”背後的探索故事,而曾與吳光輝一起見證中國“飛機夢”的當年大學同窗、曾培養過他的老師亮相,引發了一場跨越四十年的“師生情”與改革開放時代背景的震撼碰撞。

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探索。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4 未來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節目迎來了在《加油!向未來》節目中引發大量關注的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小茶缸,揭秘了它的“成長記”,還邀請青少年代表王源和中國農業大學老師芮磊一起,在節目現場按步驟嚴格展現了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過程,以科學精神、實踐精神和創造精神去探索未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與王源飽含深情的演講,呼喚“未來可期”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開學季,希望孩子們能真正領悟夢想、奮鬥、探索和未來的真正含義!

中國的未來由少年創造,中國夢的廣闊舞臺,為個人夢想提供了蓬勃生長的空間;每個人向著夢想的不斷努力,又都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一份力量。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一起“創造向未來”!

二、奧巴馬開學演講:我們為什麼要上學?

“我們為什麼要上學”?這恐怕是很多家長都要面對的孩子的超難問題了。

下面,布穀聽聽給大家帶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先生的“開學第一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課題。

1 接受教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是有用之材,而發現自己的才能是什麼,就是要對自己擔起的責任。教育給我們提供了發現自己才能的機會。

  • 或許你能寫出優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讓那些文字出現在書籍和報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語課上經常練習寫作,你不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 或許你能成為一位發明家、創造家——甚至設計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樣流行的產品,或研製出新的藥物與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學課程上做上幾次實驗,你不會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 或許你能成為一名議員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麼學生會或參加幾次辯論賽,你也不會發現自己的才能。

不管將來想要做什麼,都需要相應的教育。這世上不存在不把書唸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夢,任何工作,都需要汗水、訓練與學習。

2 每一個人都應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並在之後,儘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實現它

你的目標可以很簡單,像是完成作業、認真聽講或每天閱讀。

  • 或許你打算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或在社區做些志願工作;
  • 或許你決定為那些因為長相或出身等等原因而受嘲弄或欺負的孩子做主、維護他們的權益,因為你和我一樣,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能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 或許你認為該學著更好的照顧自己,來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

當然,除此之外,我希望你們都多多洗手、感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多在家休息,免得大家在秋冬感冒高發季節都得流感。

不管你決定做什麼,都希望你能堅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決心。

3 不讓失敗左右自己,而是從中吸取經驗

成功是件難事。

但那沒有關係。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最成功的人們往往也經歷過最多的失敗。

  • J.K.羅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絕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
  • 邁克爾·喬丹上高中時被學校的籃球隊刷了下來。在他的職業生涯裡,他輸了幾百場比賽、投失過幾千次射籃,你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嗎?“我一生不停地失敗、失敗再失敗,這就是我現在成功的原因。”

從失敗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沒有哪一個人一生出來就擅長做什麼事情的,只有努力才能培養出技能。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接觸一項體育運動時就成為校隊的代表,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唱一首歌時就找準每一個音,一切都需要熟能生巧。

對於學業也是一樣,你或許要反覆運算才能解出一道數學題的正確答案,你或許需要讀一段文字好幾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許得把論文改上好幾次才能符合提交的標準。這都是很正常的。

4 不要害怕提問,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

求助並不是軟弱的表現,恰恰相反,它說明你有勇氣承認自己的不足、並願意去學習新的知識。

所以,有不懂時,就向大人們求助吧。找個你信得過的對象,例如父母、長輩、老師、教練或輔導員,讓他們幫助你向目標前進。

你要記住,哪怕你表現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覺得身邊的人都已經放棄了你——永遠不要自己放棄自己。

三、耶魯校長:你必須像狐狸一樣思考

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開學典禮上發表了一席角度新穎的演講:《像狐狸一樣思考》。

他引用古希臘詩人阿爾齊洛科斯(Archilochus)的名言,給大家講了一個狐狸和刺蝟的故事: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蝟只知道一樁大事。”

當受到威脅時,狐狸會隨機應變,想出一個聰明的辦法來應對。然而,刺蝟總是用同一種方法來對應對所有威脅:就是把自己捲成一個球。

這兩種動物,一個聰明狡猾,靈活善變;另一個恪守規則,卻不懂變通。

他用這個故事讓每一個在耶魯學習的人思考:要以何種方式度過在耶魯的這段時光。

因為在耶魯會接觸到各種“狐狸派”“刺蝟派”的思想:

在耶魯的本科學習過程中,你們會接觸到一些偉大的思想,堪稱很好的人生哲學。也會了解並且師從一些“偉大的刺蝟”與“偉大的狐狸”。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但沙洛維校長鼓勵大家效仿狐狸:

他建議學生多學習不同的思想、多考慮不同的觀點。儘量都去嘗試一下,最後再決定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

人文教育之美在於將你從狹隘的、以職業為導向的學習計劃中解放出來——這是耶魯本科學院所提供的教育。

他例舉了一些有著狐狸般智慧的人,例如發明家、政治家兼作家本傑明·富蘭克林:面對看似無法克服的挑戰,他是怎麼反應的呢?發明新東西。

最後你會發現,正是這些“狐狸”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周圍充滿了“狐狸”,他們塑造了我們的生活和世界。

狐狸適應力極強,他們不僅可以在面對挑戰時更好地做出反應,甚至比刺蝟小夥伴們更有能力預測將來會遇到的困難。

最後,Peter Salovey校長還祝願大家享受成為“狐狸”的過程。因為變成狐狸的過程將使我們會收穫巨大的幸福和成就。

四、哈佛大學:

讓學生學會辨別“誰在胡說八道”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在歡迎新生的致辭上,探討了大學教育的意義。

1 大學是關於知識和對真理的追尋

哈佛信仰事實以及人類探知事實的能力,堅信教育和學習是人類進步的手段。

追尋真理需要持續的驗證和重新評估,需要不斷的論證、挑戰和辯論。

真理既是願望,也是靈感。

人類知道對知識的探索永無止境,所以我們必須對新的想法、新的觀點以及犯錯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

這就要求我們具備勇敢、寬容和謙遜的品質,願意參與到知識社群的辯論,願意包容他人的想法,並願意基於理性和證據改變自己的觀點。

2 讓學生學會辨別“誰在胡說八道”

在大學四年裡,你們遇到的最重要想法中有很多不會來自教授、實驗室、書籍或在線作業,它們會來自此刻坐在你們身邊的人。你們提出的很多問題,學習解決的挑戰,以及接受的新視角,都將是你們跟其他人進行互動的結果。

正是這種多樣性,這種陌生化和差異化元素,讓哈佛擁有了非同凡響的大學體驗,我知道你們終有一天會發現這個事實。

儘量多地發言,這樣別人才能向你學習。儘可能更多地傾聽,這樣你就能從他們身上學習。

不要害怕犯錯的風險。不要害怕承認錯誤。這是學習和成長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慷慨地傾聽他人,讓他們同樣也有犯錯的風險。

五、清華大學的開學演講:

《向美而行》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1 成為更好的自己

需要涵養性情、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2 你們要學會欣賞藝術之美和自然之美

欣賞美的過程是豐富人生意趣、增強生命力量的過程。藝術是自然和生活在藝術家心靈中的投射。

3 你們要用心感受科學之美

科學崇尚真理,科學是美與真的統一,良好的審美感覺有助於發現真理。

4 你們要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

人性之美永遠照亮人類前行的方向。悲天憫人的情懷、堅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

5 要掃除“傲”氣

成績、榮譽和光環只屬於過去。

6 要掃除“習”氣

大學階段學習的內容、形式及要求都有了深刻變化。

7 要掃除“躁”氣

不能急於求成,請學會透過這些味道體會樂趣、享受過程。

8

要掃除“乖”氣

面對人類文明的每一部分,都請保持應有的敬畏;面對每一輪的流行熱潮,也請保持一定的清醒。

六、響徹斯坦福的開學演講:

你生來就是要體驗瘋狂的!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下面是美國《國家》雜誌撰稿人威廉·德萊塞維茨(William Deresiewicz)受邀在斯坦福大學的開學演講:

許多人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四個字:“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地上高中、大學、讀了研究生,找了工作……

在別人眼中,我們都是“優秀”的代名詞,而你自己始料未及的是,在不斷的“優秀”當中,我們卻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平庸”。

教育的意義大於上大學的意義,甚至大於你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所接受的所有正規學校教育的意義。

隨大流最容易,這就是體制的力量。

他的演講包含了一下3個課題:

1 創造新活法的能力

真正的創新,是創造新的可能性,是創造你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創新意味著運用你的想象力,發揮你的潛力,創造新的可能性。

這是另外一種創新,是創造你自己的生活。不是走現成的道路而是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2 道德勇氣

比想象力更難的,是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

道德想象力是困難的,這種困難與你已經習慣的困難完全不同。

不僅如此,光有道德想象力還不夠。如果你要創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獨立思想者,你還需要勇氣:道德勇氣。

不管別人說什麼,有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不會因為別人不喜歡而試圖改變自己的想法。

具有道德勇氣的個人往往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他們和其他人對世界的看法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讓別人對自己已經做出的選擇感到不安全或無法做出選擇。只要別人也不享受自由,人們就不在乎自己被關進監獄。可一旦有人越獄,其他人都會跟著跑出去。

你生來就是為了體驗你自己的瘋狂的:瘋狂地打破常規,瘋狂地認為事事皆有可能,瘋狂地想到你有天賦之權去嘗試。

3 不要過分謹慎

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分謹慎。

去抵抗我們社會給予了過高獎賞的那些卑怯的價值觀的誘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預測的、可控制的。這些,同樣是羅網。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敗的恐懼感。

是的,你會犯錯誤。可那是你的錯誤,不是別人的。你將從錯誤中緩過來,而且,正是因為這些錯誤,你更好地認識你自己。由此,你成為更完整和強大的人。

人們常說你們年輕人屬於“後情感”一代,這個說法值得嚴肅對待。你們更願意規避混亂、動盪和強烈的感情,不要回避挑戰自我,不要否認慾望和好奇心、懷疑和不滿、快樂和陰鬱,它們可能改變你預設的人生軌跡。

打開自己,直面各種可能性吧。這個世界的深廣遠超你現在想象的邊際。這意味著,你自身的深廣也將遠超你現在的想象。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看完這些名人名校的開學致辭,你現在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開學第一課”是什麼了嗎?

在這裡,布穀聽聽分別向老師、家長、孩子送上寄語,希望新學期,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致老師:

當老師的你,生命中會遇到很多個學生,每一個學生對你而言,只不過是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然而,對於學生來說,你卻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師。你將是開啟他萬千世界的人,若愛,請深愛;若教,請全力以赴。

致家長:

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不指望每個學生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他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但是希望每個家長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你們畢竟不是孩子了!還要告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負責、公正、認真的老師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啊!

致孩子:

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因為,只有負責的老師才會頂著種種壓力和風險,去苦口婆心或大動干戈地管教你。他期待你成才變好,才如此出力不討好。這是傳道授業的悖論,也是為人師者的深情。

致開學季:

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三劍合一,家校共贏!

收藏!朋友圈關於開學第一課最有價值的內容都在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