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怎么做田园综合体,看懂的都赚了!

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开发时,普遍面临第一个难题:如何拿地?

相比特色小镇可采用招标或划拨的取地方式,田园综合体只能从村民(村集体)手中获取土地,这就涉及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

振兴乡村,土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激活土地,把闲置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是推动乡村产融结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主要针对这三类可利用地,即耕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四荒地。

一、耕地利用

十九大提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即农村用地的所有权归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继续享有承包经营权。同时,十九大还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公司、农民合作、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化农业。

根据现行土地法规,开发田园综合体或特色小镇的农业产业,所需的耕地可采用长期租赁的形式,由社会参与方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长期租约,出租耕地经营权进行农业发展。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两点:

第一,保障耕地红线不动摇。耕地分为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基本农田是国家耕地的红线,面积及空间不可进行改动,但可申请一定农业补助;相比之下,一般农田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移。建议经营者按照农业开发需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取地。

第二,禁止建造别墅及会所。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法》,在基本农田上建造房屋、会所等是被禁止。但根据试点项目,在一般农田中建一些三产设施是国家鼓励的,前提是三产设施要按照建设用地管理交付。

宋卫平小镇由绿城集团创始人宋卫平创建,是集“整产业链、全绿色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等特点的特色小镇。宋卫平小镇由约100个农庄组成,目前已经开发样本农庄,单个农庄占地面积约20亩,发展种植业与林业。

对于特色小镇的农田,宋卫平农庄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长期租约,获得农田经营权,农庄每月支付集体经济组织租金,再由组织发放给农民。同时,农庄再返聘农民,由农民自己种植产品,农庄每月付固定薪水,并且返还一部分农产品。农民也可将农田部分或完全委托农庄打理种植,或将农产品交给农庄进行代销。

二、建设用地(宅基地)盘活

对于田园综合体及特色小镇项目,集体建设用地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源,承载着整个项目绝大部分内容的建设与开发。

(一)关于宅基地

除去公益性及经营性用地,集体建设用地中宅基地的占比最大。而中国的宅基地政策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复杂的,所以盘活宅基地,实现宅基地的流转是关键点和难点。

根据国土资发[2016] 191号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宅基地新政”,宅基地改革有以下规定:

1.“一户一宅”且不再分配,村民不可轻易出售或转让

2. 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所有权归属集体,资格权归属农民,适度放宽使用权

3. 宅基地不得卖给城里人,建造别墅及豪华会所

解读宅基地政策,宅基地改革的方向在于:资源性资产,确权资本化、市场化交易流转、可贷款抵押;改革的限制在于:买的是经营权,不是所有权,所有权依然是集体的。

简言之,宅基地的改革突破口在于转让,通过转让盘活闲置的宅基地,但是转让不能突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模式。如何合理合法引进城市资本,是探索关键。

随后出台的国土资规[2017]10号文件,对宅基地改革的探索方式提出指导意见:

1.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鼓励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解读10号文件,宅基地的流转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以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向社会企业出租宅基地及房屋;或建立村集体有限公司,村民以宅基地入股。村集体有限公司与社会企业合作、联营。

另外,还可运用增减挂钩机制。城市周边耕地开垦为乡村建设用地(含宅基地),较边远地区且土壤适合耕种的建设用地复垦退为耕地。

当前,10号文件的指导方案在一些试点进行探索,未来宅基地的改革,将为城市资本下乡,推进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发展持续助力。

上海金山嘴渔村,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里位置得天独厚,当地水产发达。嘴渔村秉承“靠海吃海”的理念,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休闲农业特色小镇。

上海金山区嘴渔村的闲置农宅,在宅基地新政下成了“香饽饽”。景区开发者与村集体组织签订长期租约,向全镇约100多户村民租赁宅基地及农宅,获得经营权用以开设民宿、特色景点等。当前,民宿成为嘴鱼村的特色之一,并实现农民增收,截止2017年底,整个渔村的出现了12个特色民宿品牌,总客房数达到了120间,每到节假日前夕,房间就被预定一空。

成都市郫都区多利农庄,是位于四川郫都区,是由6村连片规划建设多利有机小镇。

在成都多利农庄项目中,当地农户以确权后的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入股,并组建乡镇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与多利公司进行合作,由多利公司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多利公司在集体建设用地打造文旅、康养等产业,引进咖啡馆酒吧、氧吧、健身吧、及乡村度假酒店等,盈利收入与乡镇集体资产公司共享,让农民获得了持续增收。

(二)关于空心村

当前,我国空心村问题十分突出,根据公开数据,空心村数量超出总村落的30%。

空心村发展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有两大优势:其一,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闲置率高,可流转土地多,流转效率更高;其二,土地成熟,土地性质清晰,综合开发成本低。

利用空心村,发展产融项目,开发休闲农业聚集区,是当前政策趋势所鼓励的,但最需要关注的是空间区位问题及人口问题。

三、四荒地开发

农村四荒地是指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土地。

根据现行土地法规,四荒地既可以采取家庭联产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也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既可以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简言之,城市资本可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协议,承包四荒地,直接获得经营权。

对于城市资本而言,拿下四荒地有什么好处?事实上,四荒地的优劣势各占一半,一方面四荒地限制少,发挥空间大,可以当作建设用地使用;另一方面,四荒地利用程度低,大多未经过初级开发,暂不适宜耕种与居住,且碎片化,分散程度高。

关于四荒地的利用,农加发[2015]5号文件给出指导意见:鼓励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随后,各地区也出台补贴政策,鼓励休闲农业类项目对乡村“四荒地”进行开发。

解读5号文件,国家鼓励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对于部分可集中连片开发四荒地的地区,在建设用地的流转上给予倾斜。

当前对于城市资本而言,取得四荒地的途径较为便捷,建设农家乐,或者开发养生养老地产都将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四荒地的风险仍很高,预期针对四荒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关于四荒地的流转问题,也许会发生改变。

四、小结

激活三块地,是振兴乡村的必由之路。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激活土地并不意味着要在农村实行规模扩张,或大量增加新增建设用地。农村的发展,必须坚持底线(红线)思维,确保农村产业升级不占用基本农田、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改变人文风貌的前提下,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振兴乡村的发展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