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白茶,一定要摒棄的四種觀點!

福鼎白茶因工藝天然,口感獨特,養生保健價值高,近幾年來備受茶友們的鐘愛,但是很多人在瞭解白茶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錯誤的觀點,這些錯誤觀點是一定要摒棄的!

瞭解白茶,一定要摒棄的四種觀點!

觀點一:白茶的工藝非常簡單,曬曬就得

我們常跟茶友說,在白茶領域最值錢的不是老白茶,而是經驗豐富的做茶師傅。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白茶的採製問題了。

不僅在外地,即便是在產區,仍有不少人認為白茶的工藝非常簡單,萎凋之後乾燥,或者更簡單——曬曬就得。而實際情況則是,同樣的茶青由不同的師傅來做,有的令人拍案叫絕,有的則讓人嗤之以鼻,根本無法入口。原因就在於白茶工藝裡的眾多細節,都需要經驗的積累去把控。

瞭解白茶,一定要摒棄的四種觀點!

有經驗的做茶師傅,知道自己的茶會做成什麼樣子,該用什麼樣的茶青,遇到什麼天氣用什麼工藝手段,萎凋到什麼幹度去堆積、乾燥,加工過程中遇到天氣變化或者突發狀況要怎麼應對,根據手感和色澤判斷茶青加工的進度和狀況,這都不是初出茅廬的人能夠把控得了的,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白茶的工藝並不像想象之中那麼簡單。

觀點二:白茶淡的很,喝著沒啥味兒

昨天有茶友給我私信:“初期接觸白茶的時候總覺得壽眉才是最好喝的,之後又覺得牡丹好像比壽眉好一點,現在接觸了銀針……啥也別說了!”

確實,銀針的味道比牡丹淡一些,牡丹的味道不及壽眉那麼濃重,而白茶的口感整體上沒有紅茶巖茶普洱和黑茶那麼重。但是,越是平淡之處,越是別開洞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喝出銀針的好來,才算入了白茶品鑑的門,它的湯感厚薄、甜度高低、香氣類型、苦澀度、耐泡度等等,都是值得玩味的。

瞭解白茶,一定要摒棄的四種觀點!

更快何況,白茶還有新茶老茶之分,在存儲的過程中,白茶的轉化所帶來的效果往往是非常神奇的。當年茶跟五年茶,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觀點三:看著越漂亮的白茶,越好喝

誠然,優異的品相是頂級白茶特徵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品相越好的白茶,口感就越好。

有的茶類,品相是好看,口感也確實是寡淡,適制性遠遠不如後三者。而高溫萎凋茶更是可以排除在白茶品類之外,現在的綠茶也有熱風殺青工藝手段。

另外,白茶的口感還要強調幾個要素,比如海拔,雖然不是越高越好,但還是要區別於低山茶和海邊茶的,這一點可以適當瞭解一下磻溪和管陽的上路茶、下路茶之分(湖林、黃岡一帶、還有果陽是其分界點)

瞭解白茶,一定要摒棄的四種觀點!

再比如樹齡的高低、土壤類型及成分,還有茶園管理方式,這些都會在工藝之外很大程度上影響一款茶的品質和口感。

觀點四:白茶年份越老的越好越值錢

之前有一種觀點,我們認為說的非常到位:垃圾茶存一萬年仍然是垃圾茶。何故?

老白茶,實在新茶的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的轉化而來的。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新茶是將來老白茶的基礎,如果基礎不好,要有好的老白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這個原因,很多茶友選擇自己挑選新茶存儲。

瞭解白茶,一定要摒棄的四種觀點!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可以支撐這個觀點:

1、白茶轉化需要適合的存儲條件,受潮、透光都是要規避的,很多老茶受潮之後,口感會變得面目全非,已經失去了存儲的價值了;

2、年份應該是實打實的,如果有人亂報年份,而恰巧茶友又無從分辨,那會是什麼情況呢?三年報五年,五年報十年,或者幾個年份的摻合摻合,就成了老白茶,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上面列舉的四種觀點,是在白茶領域經常遇到的,而作為一個大的品類來講,白茶行業最缺少的不是好茶,也不是量,而是真正懂得白茶的茶友。當越來越多的茶友瞭解白茶了,這個行業就會更加趨向理性和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