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這首詩裡面,有李商隱最深的情感

蒋勋:这首诗里面,有李商隐最深的情感

李商隱還寫過一首很有趣的詩《重過聖女祠》,我們忽然發現李商隱愛戀的對象是神女、仙女。

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他看到一個聖女祠,大概長久沒有人祭拜了,所以白石做的門已經長了很多苔蘚,“白石巖扉碧蘚滋”。“白”與“碧”都是顏色,白色的石頭和綠色的苔蘚。“上清淪謫得歸遲”,講聖女在天上成仙的時候,住在上清宮裡,大概做了什麼違法的事情,被貶到人間來,現在還沒有回去。他在講人世間美麗的女子,是從上天貶下來,有一天還要回去,還要成仙。

蒋勋:这首诗里面,有李商隐最深的情感

下面的句子真漂亮,“一春夢雨常飄瓦”,春天來的時候雨就一直下,飄在祠堂的瓦上,他在“雨”前面加了一個字“夢”,好像雨像一陣夢一樣。“盡日靈風不滿旗”,因為是祠堂,有幡,然後風吹著幡旗,有一點招魂的意思,讓神仙的魂可以借這個幡回來。可是他說好像沒有風,那個旗子有一點飛不起來,一直停在那裡。

這首詩大概一般人不會選,的確很難懂。我一直覺得這首詩裡面,有李商隱最深的情感。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這裡有兩個典故,萼綠華和杜蘭香兩個女子的愛情故事。萼綠華來的時候沒有固定居住的地方,飄忽不定。

李商隱一直喜歡的感情,是曖昧的、不明白的、神秘的、飄忽的、恍惚的、迷離的。“杜蘭香去未移時”,杜蘭香走的時候,也不知道她走了。“玉郎會此通仙籍”,玉郎當然是講他自己,說因為經過了聖女祠,也許也通了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有一天我也要到上天的排階上,去跟你要紫色的靈芝。

蒋勋:这首诗里面,有李商隐最深的情感

當李商隱用到“憶”這個字的時候,其實是講他覺得自己根本是“上清淪謫”,如果對於這首詩去做心理學上的解剖,會發現李商隱所有神秘詩的對象,有可能根本就是他自己的夢想。因為這個聖女根本不存在,她可能不是女道士,也不是妃嬪。他覺得自己一直“通仙籍”,在同仙人談戀愛。

我想我們會越來越感覺到李商隱的神秘性,那種飄忽的、曖昧的、迷離的情感,可能更多是出於自戀與自憐。李商隱的詩句,有時候真的不見得去讀整首詩,有時候一個句子“啪”跳出來,一下就打動人,不像《長幹行》、《石壕吏》,一定要逐字逐句連貫去讀。

李商隱的詩句是一些可以被打碎的晶瑩珠片,因為他把滄海、月明、珠與淚都打碎了,打碎以後重新組合才產生了這麼獨特的美學感覺。

*作者:蔣勳,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本文由勳衣草美學社整理編輯,僅供交流學習所用,不作商用!版權歸蔣勳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_^

蒋勋:这首诗里面,有李商隐最深的情感

蔣勳老師獨家授權蜻蜓FM平臺,為勳衣草朋友們特別推出“美學合輯”,包括《細說紅樓夢》《中國文學之美》《孤獨六講》《生活之美》《身體之美》《美的覺醒》《細說王羲之》《說梵谷》等經典作品。購買成功後,大家可永久收聽。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