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幾個心懷教育夢想的知識分子,為了改變中國當時的愚昧落後,來到偏遠山村,建立了三民學校。

山區貧困缺水,條件艱苦,校長和老師們將一頭驢虛報為英語教師“呂得水”,向教育局多領了一份薪水,用於改善教學條件和教師生活。

呂得水老師的身份一直得以矇混過關,教育局特派員的突然到訪卻打破了平靜。

為了交差,校長和老師們臨時拉來了當地銅匠充數,卻沒想到為了圓謊,他們不得不編造了更多謊言,局面越發不可收拾……

不同於開心麻花的黑馬前作《夏洛特煩惱》,《驢得水》是一部具有強烈諷刺意味的黑色幽默電影,有幾分果戈裡《欽差大臣》的影子,笑著笑著竟然悲從中來,正如影片宣傳語形容的那樣:

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相比《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的解讀空間更大,對於權力、教育、人性,都有許多可說的,但叔最有意思的現象是,看完《驢得水》,許多人都表示愛上了三民小學的數學老師兼會計張一曼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觀眾被她的隨性不羈震撼,被她的可愛爛漫打動,為她的多才多藝折服,也為她的悲慘結局落淚。

且不說扮演張一曼的任素汐長了一張完全不像女主角的長臉,在一眾小花小旦中實在算不上漂亮。

影片中張一曼的角色塑造,更是顛覆了人們對以往中國影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認知。

要說她最大的特點,恐怕就是:騷。

“騷”在中文語境裡,通常是個貶義詞,而且僅針對女性,到了張一曼這裡,卻變得曖昧,甚至有些夢幻了。

要知道,中國影視作品裡的女性對性的態度往往是模糊的、嬌羞的,即使面對心儀男性的“索求”,也總是欲拒還迎、半推半就。很少表現出女性享受性本身,因為那樣太“淫蕩”,不“矜持”。

《致青春2》裡的神仙姐姐劉亦菲和“影帝”吳亦凡這段“床戲”堪稱中國女青年之床上撩漢範本。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吳亦凡費了半天勁摸到了神仙姐姐床上,用上了經典男人的謊言之“我在外面蹭蹭,不進去”,百撩不成正準備放棄,才被劉亦菲羞澀反撲。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就是中國女性對性的態度。

但《驢得水》中的張一曼則一反常態,性慾旺盛、言行大膽,撩撥裴魁山、勾引銅匠都相當直白粗暴,差點連特派員都不放過。電影中的許多笑點都來自張一曼毫不掩飾的黃暴臺詞。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以往這樣的女性角色,都被塑造成“淫婦”,比如偷漢子、殺親夫的潘金蓮,為什麼同樣是追求性自由,一個得到了觀眾的喜歡,另一個卻要被世人唾棄踐踏呢?

八成是因為張一曼雖然風流,卻又單純沒心機,率真不做作,換句話說,“毫無婊氣”。

“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你為我梳妝。這夜的風兒吹,吹得心癢癢,我的情郎,我在他鄉,望著月亮……”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驢得水》插曲《我要你》直截了當的歌詞,就是張一曼的寫照,唱完之後還不忘自誇,“我要是在上海,有周璇什麼事兒啊”。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女性原本就是保守被動的一方,並且沒有物質上或資源上的優勢,即使主動要求,也常常把性當作一種贈品,隨著愛和同情一起送出;又或者是一種交易的籌碼,用來換取男人的感情、信息、幫助等等“資源”。

比如《山楂樹之戀》裡的靜秋用初夜回饋老三的感情;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如果·愛》裡周迅離開前給金城武的“離別炮”;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孔雀》裡的張靜初,為了拿回降落傘在混混面前脫下了褲子,又為了換工作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而這都是因為,她們除了性之外,沒有別的可以贈予男人或是用以交換的資源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她們享受性本身。

即便是千古“淫婦”潘金蓮,她的“騷”裡也包含了太多欲望:因為嫌棄醜丈夫而勾引小叔子,渴望擺脫不幸婚姻而毒死武大和西門慶私奔……

這樣的性是功利的,暗含著這樣的潛臺詞:

我和你睡覺,你就要給我xxx。

《驢得水》裡的張一曼則不然,她享受的是純粹的性,是性本身。雖然她的所作所為也許不符合世俗道德,卻不帶有任何目的性。

她和裴魁山“有一腿”,卻並不要裴魁山的愛,也拒絕了可能有的更好的工作,面對裴奎山的表白,她只說“我沒想到你會那麼想”;

她“睡服”了銅匠,卻也不想破壞銅匠的家庭,催促他快回到自己老婆身邊去。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她和男人發生關係,只是因為她想要,她喜歡,除了性,她並不想從男人那裡得到別的什麼。

這簡直太酷了不是麼?

集博愛與薄情於一身,簡直就像一個……男人。

難怪有人說,她是中國影視作品中女權形象的巔峰。

然而這就是問題——在一個由男權主導的社會,人們對於男女兩性的性開放程度,總是持著雙重標準,對於追求性自由的女性,民眾總是帶著惡意,而這惡意既來自男性,也來自其它女性。

李銀河曾在隨筆中說,“對男人的性活動,人們永遠給予正面的評價,如果一個男人有很多性經驗,那隻能說明他有錢、有權、有閒、有魅力甚至是身體好;對於女人的性活動,人們卻永遠給予負面的評價,如果一個女人有很多性經驗,則說明她輕賤、放蕩、不知廉恥,人們會無情地將她唾棄”。

男性追求性的征服,被認為是一種榮耀,“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甚至是一種成功的象徵。

而女性如果追求性的歡愉,卻會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只有識大體、自我犧牲的女性才會為人稱道。

《大紅燈籠高高掛》里老爺四房姨太服侍,卻私刑吊死了和人私通的三姨太。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潘金蓮不受人待見的另一個原因,是她竟敢看不起自己的丈夫,這對男性來說是奇恥大辱。

而現實世界裡,人們為大度表示“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馬伊琍叫好,為徐帆那句“反正我家這個是男的,我們不吃虧”喝彩。

我們的文化默許了男人三妻四妾,卻要亂石投死朝三暮四的女人。

無論這個女人是否婚姻不幸,是否犧牲太多。

難道潘金蓮就沒有追求生活幸福的權利?難道回頭的浪子就應該被女性無條件包容、原諒?

所以最後一曼既是倒在自己的槍口下,更是死在思想的禁錮和男權的壓迫之下。

曾經口口聲聲說要保護她、照顧她的裴奎山,惱羞成怒罵她是婊子;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曾經心心念念為她唱情歌、存著她髮絲的銅匠,要求校長剪掉她鍾愛的長髮;

風流自我如張一曼,終究仍然是個柔弱純真的女子,逃脫不了男權的桎梏,選擇自由,卻沒有足夠強大的心智面對世界和他人的險惡。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當然,叔並不是在鼓勵女性濫交,從張一曼這個角色裡讀到的訊息,更多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平等的追求自由的權利,享受性沒有什麼羞恥。

然而,固有觀念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很長一段時間裡,女人都不得不在男權世界中生活,“與眾不同”更需要勇氣和強大內心。

還好,在現代社會,女性擁有了更多機會,越來越獨立、堅韌。

雖然依舊困難重重,今天的張一曼們完全可以繼續驕傲地生活,沒準還能來個霸氣反殺,將自以為是的男人們踩在腳下,證明“不識大體”沒什麼大不了。

比如《慾望都市》裡的Samantha,性感、自信、獨立,擁有自己的公關公司,不僅是閱男無數的床上老手,更是叱吒風雲我行我素的金句王,甚至還是許多女孩的“精神導師”,深受觀眾喜愛。

禁得住詆譭。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如果我要擔心城裡每個婊子在背後說我什麼,那我就不用出門了。”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我愛你,但我更愛自己”。

即使被癌症奪去長髮也霸氣依舊,甚至敢在演講時摘下假髮吐露心聲。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她》裡的Michelle更是強悍,把她稱作當代獨立女性的極致絲毫不過分,而因為電影本身也成了“女權的凱歌”。

自己就是個霸道總裁,依靠能力把男下屬們管得服服貼貼。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在自己的家中遇襲,竟然還能鎮定自若。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大方向閨蜜承認睡了她的丈夫,坦誠那隻不過是為了解決性慾,不過和中國倫理劇橋段不一樣的是:她的閨蜜也認識到自己的丈夫是渣男,甩了丈夫,並且原諒了她。

無論如何,中國銀幕上能出現張一曼這樣的角色,並且得到觀眾的喜歡,至少證明了男女平權在中國取得的進展:一個像男人一樣享受性本身的女人,沒什麼可恥,甚至還很可愛。

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惟願在這之後,我們的社會更包容,“騷”不再是僅針對女性的貶義詞,不要讓天真爛漫的張一曼們死於口誅筆伐;

而追求自由的張一曼們也變得更強韌,不屈服,為我們留下更多動人的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