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沉迷遊戲,或已染上精神疾病?

6月19號,遊戲成癮正式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精神疾病,並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遊戲。遊戲讓人沉迷,確實應該控制,但是有人也表示疑問,如果僅僅是每日的學習或工作勞累後選擇以遊戲的方式放鬆會不會被界定為精神疾病?也有家長疑問,自己的孩子在暑假沉迷遊戲會不會已經染病了呢?實際上,這份規定對“遊戲成癮”的相關標準很嚴格,“遊戲成癮”定名為“遊戲障礙”(包括玩數碼遊戲或視頻遊戲),屬於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其症狀包括:

1.對遊戲失去控制力;

2.日益沉溺於遊戲,以致其他興趣和日常活動都需讓位於遊戲;

3.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

4.症狀至少持續12個月。

孩子暑假沉迷遊戲,或已染上精神疾病?

那麼實際現狀又是如何呢?

第四十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佔比為25.4%。

引人注意的是,孩子們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我國青少年對網絡遊戲等成癮行為有加劇趨勢。

國內較早開展網絡成癮治療者、解放軍總醫院網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曾表示,15-19歲的青少年由於他們大腦尚未發育完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自制力較差、好奇心較強,是最容易成癮的年齡段。

國際上很多研究發現,沉迷遊戲導致的神經遞質和多巴胺的改變引起大腦不同程度的受損。

2009年,陶然通過核磁對60個病例進行的研究發現,遊戲成癮者的大腦額葉比正常人缺血8%~10%,這將導致自制力下降,而自制力的下降愈發導致遊戲成癮,持續性的正反饋效應將會摧殘孩子。與此同時,遊戲成癮者往往可伴有多種軀體症狀,如視力下降、鍵盤手、頸椎病等,加速機體的衰老。

“沉迷遊戲的危害極大,總體上看,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1.社交缺失,嚴重可導致社交恐懼;

2.生活為了網絡遊戲所讓步,其他一切不管不顧;

3.情緒問題嚴重等;

4.引發軀體症狀,如視聽受損。

為了防止孩子游戲成癮,家長能做些什麼?

對於網絡遊戲,一直是家長頭疼的一件事。過於放縱孩子玩遊戲,易於成癮,硬性禁止遊戲,容易觸發抵抗情緒。度的把握是個關鍵,但始終需銘記遊戲可以玩,但一定不要讓孩子被遊戲支配,而僅僅是當作一種休閒的工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

1

當孩子開始沉迷遊戲的時候,家長不應想當然地一罵了事,而是應該先反思自己。

有些時候遊戲本身是一個“替罪羔羊”,它可能反映的是孩子對現實世界的逃避,包括親子關係緊張,老師的過分批評,校園暴力都有可能導致,相比於現實,孩子更願意縱身於虛擬的遊戲世界。同時也反映出孩子內心世界的空虛,是興趣愛好的缺失。

通過遊戲能看到,孩子在關係當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樣在虛擬世界當中被滿足。

所以當孩子已經沉迷於遊戲,或者說成癮於遊戲的時候,家長在思考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第一點是要關起門去反思一下,孩子是否在現實生活遇到了壓力,如果確實如此,引導孩子釋放這種壓力就是重中之重了。

2

家長要抓住孩子的心,幫孩子鑑別遊戲

如果瞭解遊戲,就能明白些遊戲非常益智,而有些遊戲除了宣揚暴力和色情,騙裝備的錢之外就真的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使人更加浮躁導致一系列缺點。父母應該適當地去了解一些遊戲行業的發展以及熱門遊戲的特質,多去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學習年輕人的網絡語言。去幫助孩子去選擇相對適合的一些遊戲。

怎麼幫助孩子去鑑別這些遊戲,也是父母去做的一個功課。

3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玩遊戲這件事情上,自己做規則的制定者,容易招致孩子的抵抗情緒,應該把制定規則的權利去交給孩子,然後把監督執行的功能去留給自己。

這個是指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你玩遊戲我並不會反對,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個規則,去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讓孩子自己來說,他玩什麼遊戲,玩多長時間的遊戲。

4

幫助孩子認識遊戲背後的東西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比如,遊戲為什麼會如此有趣?遊戲裡有哪些有趣的元素?遊戲的設計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內涵?

父母和孩子討論這些內容。除了拉近了親子關係,讓你去了解這個遊戲,也能幫助孩子認識到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

家長可以在有引導的狀況下,和孩子一起去看這些。用一個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於遊戲更加健康的態度。

5

幫助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做一個有趣的人

在有很多企業,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公司在進行遊戲化的管理。比如說,員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機,而是用積分或者說像那種玩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那麼,在一個家庭當中進行這種遊戲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學習和借鑑的。

比如說,當一個希望孩子他在學業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你怎樣通過一種遊戲化的設置能讓他感覺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說在你們的一個溝通過程當中,有沒有一些遊戲化的元素,讓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舊覺得你是一個有趣的人。

6

當孩子游戲成癮時,請正確對待Ta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經對遊戲成癮,一味地打罵引起的逆反效應會使後果加劇,有必要的話要求助專業人士,比如說一些家庭治療師,或者一些個人的心理諮詢師。

玩遊戲未必是一個歸因,它可能是一個結果。它反映孩子本身就需要被處理的一些情結。所以這一部分家長的及時求助對於孩子和整個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