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古代社會是皇權的社會,很多時候為了統治的需要,都是必須要加強監管的,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沒有一個有效的監管體系,這個國家的官員還不知道會無法無天到什麼地步呢?所以很多皇帝都是在監管上邊下功夫,期望能夠使得自己能夠掌控朝局,可以說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這個監管的方式也就越來越完善,明清時期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的時候,很多時候皇帝都是能夠準確知道臣下的一舉一動的,這樣的情況下想想都是可怕的。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最早的監察體系的建立應該是秦始皇時期的御史大夫,這個職位主要負責的就是監察的工作,當然他們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可以說就是朝廷上最大的幾位大臣之一,當然他的權力也是要受到制約的,那就是他只是副丞相的原因之一了,因為沒有制約的權力會無限氾濫的道理,秦始皇是明白了,在那個重法的社會,就更加如此了;漢朝繼承秦朝的制度,這個御史大夫的功能肯定也是要繼承下來的.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後來在漢武帝的時候,針對地方官員的監管,就專門在全國氛圍內劃定了13個監察區域,設置13名刺史,他們就是全國監察體系的一員了,但是那個時候的刺史絕對沒有插手地方行政和軍事的能力和職責,他們的俸祿也是相當的低的,但是漢朝末年乃至三國時期的州牧卻不再是當初的沒有實權的刺史了,所以他們都成為了地方的割據勢力。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明朝的監管可以說真的算是無孔不入,像錦衣衛這樣的組織都是直接向皇帝彙報和負責的,而他們都是遊離於國家的權力體系之外的特殊組織,這樣的情況下大臣們的一舉一動都是能夠讓皇帝很好地掌控的,可以說那個時候的皇帝想要知道誰的行為是否有什麼反常,都是相當輕鬆的事情,朱元璋建立了這樣的特務制度,也是很好地推行了下去,在朱元璋的眼中,手底下的大臣的吃喝拉撒都是必須要掌控的,這也就能夠看得出在明朝初期做官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也許一個不注意發了幾句牢騷,都會是他獲罪的重要依據了。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宋濂是跟隨明太祖打天下的元老人物了,而且還是當時的一個大儒,更加是太子朱標的老師,可以說這樣的人物,對於朱元璋的忠心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這不能成為他是特例的原因,有一次他在家宴請賓客,也就是幾個平日裡不能經常見面的朋友在家喝點酒聊聊天,在酒喝好的時候也會做一些詩歌來助助興,或者是顯示一下自身的才華,很多古代的文人都有這樣的行為,像李白就是一個不能喝酒的人,可以說他的酒量是非常差的,估計也就是現代社會中有那麼一種沾酒就醉的典型,要不然怎麼每一次喝酒就能夠 詩興大發呢?第二天皇帝召見的時候,宋濂對於朱元璋的關羽昨晚都做什麼的問題,是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並且沒有一絲的隱瞞,包括他們似的都是什麼菜都說了一遍,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很是高興,對他說沒有欺騙皇帝,原來在宋濂的身邊是存在著錦衣衛的,他們早已經將他們最晚的一舉一動彙報給了皇帝,可以知道這個時候的監管真的是無孔不入啊,估計那些地位比較高的官員的身邊都是暗藏著皇帝的眼線了。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當然與朱元璋的手段差不多的就是雍正皇帝,這個皇帝可以說是清朝最勤勉的帝王了,正是由於他做皇帝時候的大力的改革,這個國家才能積累下豐厚的家底,所以他的兒子乾隆繼位之後,才能那麼的揮霍,這都是他老爹的功勞,但是乾隆似乎對他老爹有些意見的,尤其是雍正打擊的那些叔叔們,很多都是被他平反的,還有他父親重用的大臣,他也是不太喜歡的,比如田文靜就是一個例子。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一些野史都說雍正的身邊是存在著一群間諜人員的,這個可以理解,畢竟這個時候的皇帝需要掌控手下的朝臣,就像是朱元璋也是有著這樣的手段的,當然他沒有明太祖那樣的嚴重,但是很多時候高級官員的身邊還是會有著皇帝安插的間諜人員的。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可以說正是由於他的執政前期的時候出現了年羹堯和隆科多這樣的事情,才會讓雍正認為有不要掌控一部分朝臣的動向了,所有這個時候派遣一些眼線就是一個很好用並且有效的方式了,當然這樣的事情他是不需要親自出面來佈置的,通常都是通過身邊的親信人員來完成眼線的佈置的。張廷玉可以說是雍正的真正心腹了,這一點從他臨終的時候允許他配享太廟的事情就能夠看得出來.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要知道這可以說滿清近三百年來唯一的一個漢人了,有一個有一個大臣要去外地赴任,由於這個人和張廷玉是好朋友,有著很深的交情,而且作為當時雍正時期的軍機大臣,對於赴任的下屬官員應該都是會提點一二的,這個人就是王士俊,而他當時也是做到了朝廷的二品官員的高位了,所以臨行的時候自然也就要向張廷玉辭行,這個時候的張就給他推舉了一個男僕,並且跟他說這個人是一個能夠辦事和信任 的人,對於好友的這個舉動,他自然是不能拒絕的,所以也就帶著他一起赴任去了。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這個人的能力確實了得,對於他的安排都是能夠很好的完成任務,所以他就對這個手下很是信任和依賴,後來由於王士俊的任期已經滿了,要回到京城像皇帝和吏部去述職,所以就想要帶著他的這個手下,並且已經想好了想要為他謀得一官半職,以他的能力出人頭地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可是這個時候的他卻像王士俊交了辭呈,這就讓他很是不解,也就追問起原因來,正是由於兩個人有著很好地關係,他才告訴了王士俊關於身份的問題,原來他是雍正皇帝身邊的人,安插在他的身邊就是為了監視他的。

皇帝對大臣的掌控無孔不入,僕人身份大曝光,大臣幾乎身首異處

可以說這樣的事情在古代的社會應該是很常見的,畢竟皇帝不知道誰對他是忠心的,而又有哪些人是心懷不軌的,所以皇帝這樣的行為也就很好理解了,看看這官場,真是險情無處不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