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白云仙境,实副其名。荒荒油云,寥寥长风。临熊耳,眺外方,雄踞千里伏牛之巅;跨三域,居两带,荟集五岳险秀奇观”。

这段话,是白云山景区综合改建工程碑记的开头几句。回想起来,那是2004年时候的事了,现在,白云山已是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还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盛名远播。二十多年过去了,回望白云山,当年旅游开发的风雨历程和波折起伏,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白云千载空悠悠

白云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其所在的嵩县,是河南第四版图大县,面积3009平方公里,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纵横,伊河、汝河、白河三水分流,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嵩县依然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十万人守着这几座“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大山,头上的帽子是“国家级特贫县”,一直在全省末位徘徊。

穷则思变。1992年6月29日,新一届县委、政府在县影剧院召开“振兴嵩县经济大讨论”动员大会。在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嵩县最偏远的白河乡一名村干部说,他们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不错,试探性地提出了开发旅游的建议。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白云山下的五马寺村,有个村民组叫“撞坷垃”,这里的老乡常年听到深山瀑布的水声,可祖祖辈辈谁也没到过跟前。他们用木头做成了几个木梯,让县领导爬过绝壁,终于走到了壮观的瀑布跟前。看到气势壮观的瀑布和丽日照射下的七色彩虹,无不感到惊叹:想不到嵩县有这么好的山水,真是中原罕见的绝景奇观,九龙瀑布的名字因此享誉中原。为规划修通九龙瀑布栈道,县领导又一次腰系绳链,攀岩下涧,不到两千米的距离,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

为科学规划白云山森林公园小黄山至原始森林景区开发建设工程,县领导带领林场职工,背着猎枪,带着手电、锤头和绳子又一次在原始林区探险。在悬崖上攀登,在无人涉足的古树草丛中摸索,一处处绝妙景观再现,往往是早上三点钟动身,返回时已是深夜。磨烂了双鞋,划破了脸皮,渴哑了嗓子。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白云山原是一片原始林区,1958年五马寺国营林场成立后,为适应伐木工程的需要,1959年在深山老林的悬崖峭壁上开通了一条林区伐木公路,路基面不到3米宽。50华里的山路高差超千米,弯道超三百,远看一条绕山白线,仰视是悬岩千丈,下看是万丈深渊。

旅游开发,道路为先。1992年9月,嵩县召开白云山开发第一次办公会议,提出了“大干二十天,皇冠开上山”的口号,组织县交通部门由局长带队上山规划,调集车村、木植街、白河三乡群众和林场职工上山,拉开了万人修路大会战。白云山天气冷,阴历八月就会下雪,十月天气更是寒风料峭。民工冒着风雪,顶着严寒,背着行李,挑着粮饭,用架子车拉着锅碗瓢盆上了白云山。山上没有房子,连个草庵也没有,白天战斗在工地上,晚上睡在石坎里。当时的劳动工具全凭大锤和钢钎,扶钢钎人的手被磨出血泡,抡大锤人的手被震裂流血,有的用手巾,有的干脆撕块衣服缠在手上。

在山上山下热火朝天的干劲中,不足二十天,上山24公里道路全部按规划完成。当时,嵩县领导把各单位的小车全部拉了出来,排成车队,浩浩荡荡,自豪地开上白云山。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1993年1月14日,河南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南阳召开,时任县长李占朝趁参加会议之机,背着白云山风光画板放在会场门口,这一举动引起了围观,也引起了省领导的注意,于是,他借机向时任省委书记汇报了开发旅游的想法。领导看了画板,听了汇报,对在场的记者们说:“嵩县是个特贫县,拿不出钱来登广告。嵩县没有钱,他们的县长就亲自带个版面做宣传,我很感动。你们帮小李县长的忙,也就是帮嵩县的忙,帮我的忙,我代表嵩县人民,先谢谢大家!”

为了提高白云山知名度,时任县长李占朝带着3斤银杏找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他笑着说:“启老啊!您的字写得真好,俺们偏僻的嵩县人都知道了。俺是嵩县小县长,就在伏牛山里,俺嵩县可出宝贝,这不,这叫白果,又叫银杏,300年都不结果了,今年结了,全县只摘6斤,我这次给您带来3斤。这东西,大补,您老每晚只敢吃3个,多吃一个,晚上浑身发热,睡不着觉。启功,何等样人,啥不知道?只对他笑了笑,表示感谢,啥也没说,走到桌前,挥笔写下:“人间仙境白云山”,题了款,用了印……分文未取。县长吃了甜头,分别又找到《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林业部副部长刘广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轶青等社会名人,分别题了“九龙瀑布”、“仙人桥”、“黄龙井”等墨宝,回来都刻在了白云山。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嵩县是国家级特贫县,财力严重不足。为加快白云山开发步伐,县里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外地企业和财团到白云山投资。于是,1993年9月,航天部613研究所首家无偿租地57亩建设了避暑山庄。此后,洛阳热电厂、自来水公司、春都集团、河南省邮电总公司等单位陆续兴建了10家宾馆、度假村。

就这样,白云山旅游开发艰难起步了。“白云千载空悠悠”,尘封千年的山门,终于打开了。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白云深处有人家

时间到了2003年,白云山旅游开发也过了10多个年头。然而,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交通条件差,市场始终温而不热。

2003年为全面改善白云山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白云山的品位,县委县政府规划了五大类五十项工程,决定投资1.3亿元,把白云山打造成一流精品景区。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时任县委书记刘培中等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冰雪,多次登玉皇顶,下九龙瀑布,规划一个一个工程项目,制定一个个实施方案,县委副书记张志新、副县长郭祖勋进驻工地,三个月未下山。 白云山综合改建工程的日日夜夜,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工程任务重,要求工期短,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差,资金缺口大。参与工程建设数千名施工人员不畏艰苦,挑战极限,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想尽千方百计,坚持昼夜苦干,实施立体交叉作业。民工用肩膀把一块块青石栏杆背到九龙瀑布,用毛驴把数百斤重的建筑材料驮到中原极顶玉皇顶。参与组织施工的于明业,在施工中右脚骨折,被人抬着上工地,父亲病重不下山。陈相社、楮青跃、王孝森、董红民、白林、侯学光、陈俊光等一个个科级领导干部,都在白云山留下了辛酸的苦泪,洒下了带血的汗水,忍受了非同寻常的艰难......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以自然风光为特点,以水系建设为本源,以基础设施创精品,以文化内涵增品位。拓宽了全线道路,复修了玉皇阁和留侯祠,新建了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和白云湖、玉皇湖,改建了饮食街、购物街和2300亩青石步道,镌刻了100余位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的题刻......

工程如期竣工。一个全新的白云山,恰似久违人间的翩翩少女,飘然而来,万众翘首。

有感于白云山旅游开发的艰难困苦,有感于白云山建设所迸发出的向上精神,有感于旅游业给嵩县带来的革命性变化,2004年4月,县委、县政府在白云山景区镌刻竖立了这样的碑文:

《白云山综合改建工程碑记》

白云仙境,实副其名。荒荒油云,寥寥长风。临熊耳,眺外方,雄踞千里伏牛之巅;跨三域,居两带,荟集五岳险秀奇观。开园十载,芳名远播。然市场温而不热,盖设施滞后之故也。

岁在甲申,时维丙寅。县委政府力倡勤政廉政之风,大兴实干干实之事。耿耿兮,民情萦怀;拳拳兮,谋虑于心。时任书记刘培中、县长吴宁军等,高瞻远瞩,放眼县域经济之大局,洞悉生态资源之优势,力举扮靓白云山之工程,绘就旅游强县之宏图。然山区贫县,举步维艰。上求国债之援,下举全县之力,筹资一亿三千万元,规划工程五大类五十项,依一流标准,建精品景区。

序属孟春,正月十二。新春爆竹余音未息,整治工程炮声骤起。风雪玉皇顶,时现书记巡视之身影;泥泞盘山道,常留县长督查之步履。志新祖勋、坐阵,百余干部上山;万名民工参战,各行各业驰援。指挥者躬身一线,席为地,幕为天,人人苍颜槁容;施工者昼夜鏖战,啜冰水,宿石坎,个个汗水洇身。高山施工,道路阻隔,物料运输受限;白沙青石,水泥方砖,皆需背扛肩挑。数十里盘山道,时时可闻钢钎铁镐铿锵作响;上百处作业面,处处可见冷雨热汗淋漓挥洒。山上热火朝天,山下群情涌动。国家干部,乡村百姓。小小稚童,苍苍老翁。或捐款慰问,或义务帮工。情之殷殷,意之切切。万民同心,众志成城。八月之工程,两月半完工,足见决策者思虑之远,建设者意志之坚。

季春之首,一期工程告捷;仲夏之末,后续工程竣工。善武洪华贵基等领导莅临,无不颔首称道;京津冀鲁陕豫等宾客云集,悉数击节惊叹。上山道路,安全宽敞;生态广场,树郁草芳。玉皇高阁,凌空欲飞;商饮街区,秀壑回廊。上万亩森林氧吧,时尚怡人;数千米梯级水坝,碧波荡漾。青石台阶步道,舒适典雅;供水排污系统,纵横成网。青山蕴千岩兮,溶溶白云;工程多亮点兮,熠熠生光。

嗟夫!山水乃天地所赐,赖自然之力;景区系百姓所建,属人民之功。如此壮举,乃建设者“不畏艰苦、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力创一流”之气概所致,众皆谓之白云山精神也。举县为之振奋,四方传为美谈。

伟哉!此宏大工程圆满竣工已为盛事,而由此凝成之精神,励当今,策后人,岂非伟大之举?

然也。是为记。

这块碑,镌刻屹立于白云山景区中心广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块碑,铭刻着白云山昨日的风雨与沧桑,也见证着白云山今天的美丽与辉煌。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回望白云是故乡

作为嵩县的龙头景区,白云山的“九龙飞瀑戏彩虹”、“中原极顶玉皇顶”、“天然落叶松氧吧”、“高山牡丹”等不少景观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谓极品、绝品、孤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间仙境”白云山历经3次大规模提升改造,先后获得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最美的地方、全国十佳休闲度假区、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昔日的“穷山恶水”成了旅游胜地。尤为可喜的是,2010年,白云山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河南日报》曾发表了这样一首词:

《江城子 白云山荣膺国家5A》

黛峰隐约云中岛。万壑聚,山岚飘。玉皇顶上,世外何须找。蝉噪深林觅天籁,入仙境,市声渺。

幽谷飞泉挂林梢。峰回处,人语遥。九龙瀑下,丽日彩虹绕。秀甲天下有公论,历沧桑,树标高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岁月匆匆,20多年过去了。然而,与周边及国内其他5A级景区相比,白云山高品位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究其原因,旅游产品单一是制约白云山景区发展的瓶颈之一。利用白云山景区这一宝贵资源,点石成金,丰富旅游产品,将单一的观光游转化为休闲度假游,是白云山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

龙年岁末,马年岁首,2013年12月19日,有着“中国最美的地方”之称的嵩县白云山,又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一天,嵩县人民政府与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昌花都温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总投资120亿元的洛阳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白云山将迎来新一轮深度开发热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为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

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规划区域为伏牛山大旅游核心区,以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景区为主体,包括白云山景区全部,车村镇境内311国道河谷以南、水磨村以西,白河镇全境,涵盖600平方公里。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2014年9月,瑞贝卡集团全面接管白云山景区。

作为投资主体,瑞贝卡开始对白云山区域进行整体旅游开发建设。旅游度假区按“一体两翼四大板块”进行开发建设:一是白云山高端休闲养生度假区;二是佛坪高山运动休闲度假区;三是车村河谷国家农业公园;四是车村旅游度假小镇。其投资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带动作用之强,在嵩县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全国一流策划公司王志纲工作室,来到了白云山。

世界一流规划公司英国阿特金斯,来到了白云山。

大白云山的发展思路渐渐明晰:充分挖掘白云山及周边优势资源,呼应并引导市场需求,构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巩固强化自然观光产品,持续开发休闲度假产品,补充冬季旅游产品、节事活动和日常活动,构建从单一的观光到观光、休闲与度假并举的产品格局。项目建成后,游客不仅可选择山地度假、温泉养生、竹林养生、佛禅体验、民俗体验、文化演艺等项目,还可进行山地、森林、河谷观光和极限运动、森林探险。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强强联合,合作共赢。2016年,北欧风情一条街、森林木屋别墅也建成开业;2017年,玉皇顶索道、4星级酒店白云人家、5星级酒店白云国际以及滑雪场、萌宠园、情人谷等新景点靓丽迎宾.......一个强有力的上市公司工作团队开始进驻,上百亿的建设资金将按计划注入,一个大白云山时代拉开帷幕,一个中国最美的旅游休闲度假养生胜地呼之欲出。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回望白云是故乡”。从籍籍无名,到声闻天下;从人迹罕至,到游客如云。白云山,不仅是众多游客心中的“人间仙境”,也已经成了62万嵩县人的心灵故乡。

白云山景区地址: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车村镇与合峪镇交界

自驾:东:宁洛高速—郑尧高速—尧山—311国道—车村—天桥沟—白云山

西:沪陕高速—311国道—合峪—天桥沟—白云山

南:二广高速—郑尧高速—尧山—311国道—车村—天桥沟—白云山

北:二广高速、连霍高速—洛阳—洛栾高速——旧县—合峪—天桥沟—白云山

嵩县白云山的26年:从荒山野岭到国家5A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