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然释

明朝学者崔铣曾自谦: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谈然,失意泰然。(见崔铣《听松

堂语镜》)。

崔铣的这种处世为人的态度,被后人称作“六然训”。

人生六然释

自处超然

一人独处,要有“宁静致远”的境界,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就应该超然,就应该“独慎”。

处人蔼然

与人相处,平易近人,诚恳谦和,让人有亲近之感。既听正言,亦纳逆语;有圣贤之宏量气度,无庸儒之狭

胸。否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会落得个“失道寡助”、“形影相吊”之后果。

有事斩然

遇有事务,既要深思熟虑,又须斩订截铁,明白果敢,执中处理。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许多不测之事须处

理,如简单处之,会办砸;如优柔寡断,也必误事。

无事澄然

人,活在尘世,难得无事。若有闲暇之福,就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淡雅心境。一扫尘世繁杂

纷扰之忧挂牵念,如静静的湖水,清澈见底,清净怡人。切不可心生浮躁、奢望之欲而坐立不安,要不可无事生

非,拨弄是非,挑起事端,惹出麻烦。

得意淡然

常言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人生得失乃寻常之事。事业有成,决不可忘乎所以,忘形得意。人生得意之

时,务必“淡然”置之。

失意泰然

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所以遇有失意逆事之时,切勿自暴自弃,自我作践!坚守做事踏踏实

实、做人堂堂正正的为人底线,找出失意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无燥烦之心,有自强之志。心境如渊,自

静如山,一切皆可从头再来。要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乎暂时的一得一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