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邀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聽取教育改革意見建議

教師節前夕,省委書記婁勤儉專門邀請全省優秀教師代表來到省委座談,

聽取他們對全省高質量發展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向全省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親切問候和美好祝願。

婁勤儉在講話中明確了推進教育改革的目的、方法和要解決的問題。即,推進教育改革要始終牢記促進學生快樂健康成長、促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目的,突出問題導向,用好系統化方法,切實解決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幼兒園“入園難”及“小學化”傾向、義務教育擇校熱、校外培訓亂象叢生、初中升普通高中難等問題。

以下為通稿全文。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邀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聽取教育改革意見建議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到來前夕,省委書記婁勤儉專門邀請全省優秀教師代表來到省委座談,聽取他們對全省高質量發展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向全省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親切問候和美好祝願

來自省內高校、職業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以及特殊教育領域的優秀教師代表,滿懷著對教育事業的一片深情、滿懷著對孩子們的摯愛之心、滿懷著培養未來接班人的使命責任,談感受、說體會、提建議。有的結合學校的發展變化和孩子們的成長成才,表達了矢志不渝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信心和決心。有的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就進一步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提出了具體建議。有的把廣大基層教師和家長們的心聲帶到座談會上,高度評價我省推進教育改革,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在特殊教育崗位上的教師談到特教事業的發展變化以及更多殘障兒童家庭對教育的期盼,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座談會氣氛熱烈,洋溢著廣大教師對國家、對社會、對孩子、對未來的熱愛和希冀。

婁勤儉向優秀教師代表和全省教師表達了節日的問候。他說,古往今來教師都是令人尊重的職業,我國傳統中普遍被稱為“先生”的職業只有教師和醫生,教師傳承文明、延續文脈,醫生捍衛生命、保障健康,二者歸結統一到人身上,使人的生命從精神到肌體都健康。高看、優待教師和醫生,就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對民族發展的重視,充分反映了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邀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聽取教育改革意見建議


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教育是國之重器、發展的根本,決定著江蘇的今天,也決定著江蘇的未來,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上下正在圍繞“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藍圖,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靠人才,培養人才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我們要順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更加重視教育、優先發展教育,為高質量發展儲備、輸送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

婁勤儉強調,教育改革關乎國計和民生,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真正解放思想,站穩人民立場,切實解決問題。推進教育改革要始終牢記促進學生快樂健康成長、促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目的,突出問題導向,用好系統化方法,切實解決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幼兒園“入園難”及“小學化”傾向、義務教育擇校熱、校外培訓亂象叢生、初中升普通高中難等問題,真正讓教師安心教育工作、不斷增強職業自豪感和社會榮譽感。

婁勤儉指出,強教必先強師,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更加重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更加重視營造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社會氛圍。要把教育事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並舉提升教師素質、優化師資結構,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滿足一流教育發展需求。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張旗鼓地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的濃厚氛圍。

婁勤儉強調,三尺講臺系國運,廣大教師要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老師標準,更好地擔負起培養優秀人才的重任。希望廣大教師涵養師德、嚴謹治學、勇於創新、心存大愛,以自身的精湛業務、紮實學識啟發學生,以創新教育點燃學生心中的創新之火,用心用情用愛教育學生,成為學生道德的引導者、知識的啟迪者、理想的守護者,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江蘇省優秀青年思政課教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何畏,江蘇省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李忠,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無錫市市北高級中學特級教師李樹民,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校長韓金山,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鎮江市丹徒區石馬中學副校長王華,全國優秀教師、揚州市竹西中學校長劉嵐,全國十佳現代校長、如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特級教師朱愛華,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特級教師郭慶,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建鄴區實驗幼兒園教師張慧,蘇州市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崑山市柏廬幼兒園特級教師徐玲芳等參加座談。

省領導樊金龍、王燕文、王江參加座談會。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邀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聽取教育改革意見建議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邀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聽取教育改革意見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