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三国:诸葛亮出山第一战败得很惨,赵子龙单骑救主了没有?

淡定三国:诸葛亮出山第一战败得很惨,赵子龙单骑救主了没有?

赵子龙单骑救主

出山第一败

诸葛亮出山第一战,就栽了个体面的大跟头。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粉饰诸葛亮,营造他宇宙第一智妖的怪异形象,硬是把刘备在七年前火烧博望坡的杰作,划到了诸葛亮的业绩表上。但小说家这么个搞法,也是情有可原,没法子,因为智慧之神诸葛亮,出山第一战就输掉了,而且输得好惨。

小说家缺心眼,不明白正是因为诸葛亮首战告败,恰恰印证了他的伟大战略思维的正确性。说明白一点就是,正是因为诸葛亮失败了,才证明了他的正确,这场大败仗,终使得他霎时间跻身于刘备杀人团伙的核心之中。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诸葛亮指点刘备,现今只剩下三块无主地皮了,一个是刘表的荆州,一个就是益州的刘璋,还有汉中张鲁,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拿下刘表。

但怎么个搞法呢?

突然叛乱,杀死刘表?这样搞不妥当,因为手段太无耻。最好最好的法子,是让刘表主动放弃权力。

事情明摆着,此时在刘表的阵营中,刘备是最优秀的核心人物,倘若刘表一死,能够把政权平稳的交接到刘备手中,一如刘备在徐州之时,陶谦就是主动提出让刘备接班的,这个法子又有名又有利,是最完美的。所以,一定要派人打入到刘表的身边,借以影响刘表。

派谁去好呢?派谁也不合适,刘备这边能打的人多,玩心眼的却有点少,只有一个诸葛亮。可让诸葛亮去,却是最最不合适,因为他是荆州人,是在刘表的治理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如今他成才了,不说快点去刘表那里递求职简历,却跟了刘备,这多少有点对不起刘表。无论如何,诸葛亮是个最不合适的人选。

但要命的是,刘备阵营最后派出来的人,竟然还是诸葛亮。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是新晋员工,资历太浅吧?

史书上暗示说,这是因为诸葛亮来了之后,刘备天天和他腻在一起,引发了关羽、张飞老大不高兴。以前,刘备天天晚上都是和关羽、张飞睡在一起。可自打诸葛亮来了,刘备不再睡他们俩,只睡诸葛亮。所以关羽、张飞就闹事,这么一闹,诸葛亮没法子,只好去刘表身边做卧底。

总之,诸葛亮郁闷地去了,到了之后就遇到了天大的麻烦。

当时刘表有俩儿子,大儿子刘琦,小儿子刘琮。刘妻蔡氏喜欢刘琮,讨厌老大刘琦,就弄来许多人搞刘琦,刘琦每天都吓得半死,生怕老爹宰了他。正恐惧之间,突然诸葛亮来潜伏卧底,刘琦宛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抓住诸葛亮不撒手:“小亮,帮咱个小忙,告诉我现在咋整啊,求求你帮我想个法子……”

当时的诸葛亮,心里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这刘琦,是刘表集团中失势之人,却找他来帮忙讨主意。如果他帮了刘琦,就等于是加入了这个失势的阵营,那他的潜伏工作就算是彻底失败了。于是诸葛亮闭牢了嘴巴,随刘琦怎么恳求,打死也不吐一个字。

不想刘琦用了个怪招,他请诸葛亮登楼看美女,听说有美女,诸葛亮就闭牢了嘴巴,赶紧跟刘琦上楼了,上去之后,却发现下面的楼梯,已经被人撤掉。然后刘琦说:“诸葛亮,你个王八蛋,到底帮不帮老子这个忙?不帮老子就把你推下去,摔不死你才怪!”

当时诸葛亮就傻了眼,嗫嗫地说:“别,别推我……我有恐高症……救命……你听我说,你担心那伙人害你,只要远离荆州,去前线统兵作战就是了。去了前线,你掌握了兵权,将来你爹有个三长两短,你挥师打回来,还怕那些害你的人吗?”

刘琦点头:“早说不就没事了吗?你看你……上来吧。”

两人下楼,诸葛亮被刘琦摆了这一道,心里恨死了刘琦,对自己说:“嗯,这段经历太闹心了,幸好当时的情形没人看到,我不能让史家真的写出来,以免影响我的光辉形象。”

让刘琦离开刘表,是诸葛亮犯下的一个大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此后一连串的错误发生,直到错误太多,已经没法子再错了为止。

刘备首次拔刀

《三国志》上称,刘表的大儿子刘琦,把诸葛亮骗上楼之后,并没有恐吓威胁诸葛亮,而是苦苦哀求,才打动诸葛亮替他出了主意。但我们可以确信,这段文字是诸葛亮自己编造的,真实的情形,应该是我们所说的那样。

有证据吗?有!这证据就是:刘表马上就死了。

刘表死得超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正当刘琦听了诸葛亮的吩咐,去了前线督师时,刘表就已经不行了。

于是刘琦急忙赶回来,生怕父亲死了,他没了着落。可是,他弟弟刘琮那伙人,也就是弟弟刘琮的大舅蔡瑁、张允等人,不允许刘琦见垂死的刘表,呵斥他说:“你回来干什么?你爹让你快点回去,快走,别惹你爹生气。”

史书上说,刘琦流着眼泪走了。他就这样走了,没有找诸葛亮问一声,甚至也没有派个人,给诸葛亮送个口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根本没什么分量。如果像诸葛亮自己所说,刘琦那么尊重他,崇拜他。那么,这时候的刘琦,就应该找诸葛亮问个计策。他没有,这就证明了诸葛亮所提供的记录,精确程度不够。

新的证据进一步浮上水面。刘琦刚刚回去,刘表就正式含笑九泉。

刘表死了,襄阳城中的刘琮党徒们,就先给刘琮办理接班手续。办妥当了之后,大家开会讨论:“眼下这情形,有点不妙啊,现在我们让刘琮继位,老大刘琦他肯定不乐意,樊城还有个刘备,也是很凶很凶的,他留在这里不走,就是打我们荆州的主意。看起来,除了立即请曹操来主持局面,我们是对付不了他们的。”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刘琮就这样投降了。

曹操接到降书,乐得差一点没有疯掉,立即飞马狂奔,于当年九月赶到新野,接受刘琮的投降。

曹操来了,可是刘备竟然一无所知。他的眼线呢?他的侦察兵呢?他的情报系统呢?曹操从许昌飞奔新野,这是多么大的动静,可是刘备硬是没有听到。很显然,八年在荆州趴窝,刘备虽然没有趴废,但耳目真的不灵光了。

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居然是刘琮派了属官宋忠去樊城通知刘备时。史书上说,当时刘备一听这个消息,差点没有当场疯掉。当时他拔出刀来,这是刘备生平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愤怒而拔刀。他用刀尖指着宋忠,气得全身颤抖,说:“你们这伙王八蛋,都不是好东西!这么大的事情,竟然瞒着我,我就是杀了你,也解不得心里的恨。但是,如果我杀你这种人,那我刘备和你们又有什么区别?滚吧!我们要开会了。”

赶走宋忠,刘备立即召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群情激愤,大家建议立即起兵,径取襄阳,拿下荆州。这个大家,应该是以关、张为首的武将系统。所以这个建议,最终没能通过。

事情发生的太过于突然,战争这种事,是一个大规模的社会游戏,往往要准备个十年八载,才能打上场像模像样的仗。现在说去打襄阳,只是气话罢了,单只是个士兵组织,战前动员,粮草运输,以及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就不是三天能定下来的事儿。

可问题是,眼下是曹操已经来了,近在咫尺之间,你没有准备,也得行动啊。唯一的办法,就只能逃。不逃咋整?

为什么要搞死我?

悲催的刘备,率领着他的班子,再一次踏上了颠沛流离之路。

因为太过于悲愤,刘备特意绕道襄阳,命士兵向城中喊话,让刘琮出来说话。“这个王八蛋,你凭什么这么摆布我?你即位就即位了吧,为什么又投降曹操?你投降曹操就投降吧,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你难道不知道,我和曹操是生死仇敌吗?你想害死我,直说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这么狠毒呢,嗯,为什么?”

刘琮知道自己理亏,躲起来不吭一声。

摆在刘备面前的时局是,不管他多么痛恨刘琮,但这个襄阳城是不能打的。攻城可不是三天两天的事儿,稍一耽搁,曹操就会从后面猛扑过来。若是被曹操抄了后路,那可就全完了。

走吧!

这时候的刘备,有部队十几万人,辎重几千车,如果早有准备的话,单凭如此的实力,拿下襄阳不成问题。可是刘表死得太突然了,刘备连个他死的苗头都没有感觉到。而这就意味着,他手下的十几万人,已经沦为了曹操刀下的鱼肉。

最气人的是刘琦那王八蛋,曹操一来,他就发足狂奔,逃到江南去了。你逃走之前,派个人告诉我一声啊。他偏偏不告诉。

刘琦死定了。

诸葛亮的美好计划,就这样成了泡影。但这真的不能怪诸葛亮,反而恰恰证明了诸葛亮确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早就告诉过刘备,先搞刘表,再搞刘璋,先取荆州,再取西川。而今曹操突至,恰恰证明这个思路的正确性。怪只怪刘表那厮死得太快了,如果他再晚死几天……唉,啥也别说了,快点跑吧。

部队太多,行军速度太慢,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这时候有人劝刘备撇开大部队先走。刘备舍不得啊,攒这点家底,多么不容易啊,让刘备一下子抛开,那还不如一刀杀了他。

刘备守财奴,舍不得抛开家底,此举获得了世人最高的评价,一致认为他讲仁义,讲道德,是个好同志。

刘备的队伍稀里哗啦过襄阳,这场景却刺激了城里人的脑子,一下子跳出来一个超有智慧的人。

这个人叫王威,是以前刘表手下的一个将领。他以前对刘备没什么好感,知道刘备一直在图谋荆州,此时看着刘备走过,他的脑子里,哇的一声,跳出一个天才的点子。

王威匆匆去找刘琮,报告说:“小老板,我有一个好主意,曹操来了,刘备终于逃了。可是我们以后难免还会落入曹操之手,任曹操宰割。我看不如这样好了,你给我几千骑兵,我埋伏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伏击曹操。如果捕获了曹操,那么我们的被动处境,就一下子扭转过来了。”

刘琮犹豫不决:“王伯伯,可如果你没能捉住曹操,曹操来找我们算账怎么办?到时候我们既得罪了刘备,又得罪了曹操,那我岂不是死定了。”

“这个……说得也是。”王威怏怏而退。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计划,如果实施,三国当时的时局一定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王威能力不足,只能是望洋兴叹。

刘备继续奔逃,这时候曹操飞也似的追上来了。他渴望抓住刘备。只要逮住刘备,他人生的任务,基本上就不剩下什么了。

赵子龙单骑救主

为了抓捕刘备,曹操只率了五千轻骑,狂追不止。

这五千轻骑,应该是曹操的精锐作战部队,当初他就是靠了这五千之众,奔袭乌巢,一举烧掉袁绍的粮草,彻底将袁绍逼入了绝路。

现在,这五千人又来了。

追赶到长坂坡。

这里,是小说《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场所,小说中的赵子龙,单枪匹马,于曹军中纵横驰骋,威风凛凛,所向披靡,打出了常山赵子龙的不朽传奇。

传奇是很激动人心的,但实际上曹操只有五千人马,如果照小说里那么个杀法,五千人真不够赵云杀的。

正史上记载说,闻知曹操追来,刘备立即上马,招呼诸葛亮、张飞和赵云,并与老婆告别说:“亲爱的,我爱你,迟早有一天,我会骑着喷火的恐龙来接你们,拜拜……”甘夫人和靡夫人目瞪口呆:“老公,不要每次都丢下我们不管,我们真的不喜欢战俘营的生活,那里的男人不尊重我们。”

说什么都晚了,刘备和诸葛亮早已远去。

逃啊逃,逃啊逃,逃到外婆桥。就听蹄声惊天,烟尘蔽日,曹操已经追上来了。呐喊声震耳欲聋:“刘备站住,我们的政策是,坦白不宽,抗拒更严,你自己掂量吧!”

刘备一边拼老命打马,一边大喊道:“小张,你在不在?”

张飞:“我在这里!”

刘备:“祖国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刻,到来了。”

张飞:“……让我断后,为何不让诸葛亮来?”

刘备:“先你后他,谁也别争。”

张飞就停在一座桥边,先命士兵拆毁了桥梁,横矛马上,大喝道:“吾乃张飞张翼德是也,有本事你们飞过来!”

曹军士兵:“靠,你把桥拆了,然后硬说我们不敢靠近你,有这么瞎掰的吗?”

无奈,曹军士兵只好分头绕路穿越小河。这时候刘备和诸葛亮正在比赛谁跑得更快,忽然有人纵马追上来,大喊道:“老板,不好了,你那个贴身保镖赵云,他向北逃走了。”

北边是曹操,这人的意思是说,赵云去投靠曹操去了。

刘备一听就火了,拿起戟向报信人投掷了过去:“胡说!赵子龙是绝不会弃我而逃的!”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赵子龙对刘备扔掉老婆孩子的表现,那是相当的不满意。

赵云是真正的军人,他做不出丢下妇孺、自己逃跑的龌龊事。但他也不会因此责怪老板,死生关头啊,刘备都快要吓死了,赵云所做的,就是让老板自己跑,而自己返回去营救刘备的老婆孩子。

赵子龙单骑救主。说到这个单骑救主,也很不容易的,不容易的不是百万军中的厮杀,而是早年的史书另有说法,不承认赵云的功绩。

这个说法来自于《魏略》上面说,实际上,早年刘备在小沛的时候,曹操突然打过来,刘备丢下老婆孩子不管,逃奔荆州。小刘禅一个人满街乱跑,被人贩子逮到,到处乱卖,结果被一个叫刘括的给买去当儿子,还给刘禅娶了个媳妇,于是刘禅就和媳妇生下个孩子。再后来,刘禅因为记得父亲姓名,终于被人送到了成都,父子相认……诸如此类。

早年的史家对此说法进行了严厉批驳,批驳的角度主要是从年龄上。因为照《魏略》这么个说法,刘禅的年龄应该很大,但实际上,刘禅没那么大……总而言之,赵子龙的功绩,也是经过一番折腾才予以承认的。

所以,目前的正史记载是这个样子的,刘备和诸葛亮疯了一样往前逃,赵云转身杀回去,不久就怀抱两岁的小阿斗刘禅,保护着甘夫人回来了。

怀抱婴儿,再保护着甘夫人,赵云的速度只会比刘备、诸葛亮慢,却又是如何追上他们的呢?

这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逃到了江边,停了下来。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淡定,这里是三国》,京东满160减60,当当5折封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