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谈喜连成演员雷喜福

雷喜福在喜字科"六大弟子"的顺序中排在第五,艺名"喜福",是取吉样语"五福临门"之意。

我看雷喜福的戏,早在1932年。当时雷喜福到哈尔滨新舞台短期演出,二牌旦角为长期在哈搭班的鲜牡舟,这位女演员扮相虽不很美,能戏却多,戏路宽而功底深厚,她能演正工青衣,也能演闺门旦。

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谈喜连成演员雷喜福

雷与她的打炮戏就是全部的《雪艳娘》,从《一捧雪》"过府搜杯"起,雷喜福前莫诚后陆炳,鲜牡丹后雪艳。扮汤勤者名秦锁贵,演得精彩无比,与雷合作丝丝入扣,铢两悉称,一时叹为观止。

1934年春,我住在天津,值雷喜福在春和戏院演出,我先后看过他的《一捧雪》、《四进士》、《六部大审》等戏。其后在北京中和戏院,雷经常在日场演出,我看过他的《借东风》、《打严嵩》、等。40年代在天津新中央戏院,又看过他的《清风亭》、《九更天》等。

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谈喜连成演员雷喜福

1957年,雷与程砚秋、萧长华合录了《审头刺汤》密纹唱片。1997年又由王世续、李世济等据唱片录制了音配像。雷演此类做工戏特点是一上来就能抓住观众,很快进入角色,宁失之火,不使之瘟,宁让节奏紧张促迫也不拖泥带水,所以易受观众欢迎。缺点是刚有余而韧不足,老辣有余而含蓄不足,观众当时感到过瘾,事过境迁则少有回味。

雷喜福很早就留在富连成教戏。"连"字科以下的老生,几乎很少未得其教益,马连良、谭富英、李盛藻、胡盛岩、孙盛辅、叶世长等,皆曾由雷授业。50年代以后从中国戏校毕业的如孙岳、朱秉谦、萧润增、李春城、耿其昌等,也都是雷的学生。在富连成的老生行中,雷喜福称得起是功臣了。

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谈喜连成演员雷喜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