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来源:创业邦、黄生看金融 文: 风间海色、黄生

京东正在经历一场劫难。

2018年9月7日,原本是美国警方表示将要进一步披露案情的日子,也是刘强东案代理律师宣称将“永远结案”的日子,但最终,这一天什么也没有发生。京东在这一天再一次公开表态,称刘强东不会离开京东,相关丑闻不会影响他的正常工作。

而另一边,9月8日,近来发展稳健而迅速的阿里巴巴,却传出了灵魂人物马云将要退休的传闻。阿里官方媒体报道中的马云“退休计划”称得上反应平淡:“马云天天都在做老师,也天天梦想着再去做老师,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一个在风暴中心,却“不想走”;一个云淡风轻,似乎全世界都已知道,他已“不想留”。

一个人的王国,一个人的京东

刘强东在京东的绝对决定权,是毋庸置疑的。相比BAT中存在一批举足轻重高管团队,年轻的京东,似乎更像是刘强东一个人的王国。

根据京东公开资料显示,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之强,即便是在AB股架构较为常见的科技公司中,也是较为罕见的存在——他一个人拥有京东79.5%的表决权。

更罕见的是,京东的公司章程里有这么一条规定:如果创始人——也就是刘强东——不能参加董事会,就不能召开正式董事会。除非创始人已经不再是董事,或者创始人主动选择回避(有媒体报道这一规定在“章程细则”中,但经查阅,该规定并非在细则中,而是在规定章程内,根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二者的约束范围有略微不同)。

换言之,没有刘强东的同意,京东这么大个公司,连个正式的董事会都没办法开。一旦刘强东个人出现问题,京东将要面临的问题将是巨大而严重的。

绝对自信:方向盘在我手里啊

众所周知,京东不赚钱了很多年。

阿里巴巴不生产一样产品,但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购物网站;小米那时没有一间工厂,但做出了中国销量最好的手机品牌;滴滴打车没有一辆自己的车,却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汽车服务公司。

只有京东,反其道行之。做自营,做仓储,做物流,做整条供应链,为此烧掉了上百亿投资。在以“轻资产”为标杆的互联网企业中,坚持做重资产模式。

要做这样的决策,沿着这样的方向坚决地走下去,刘强东对于京东的绝对控制力功不可没。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经问刘强东:“你天天在沙漠开车,你不怕死么?”

刘强东回答他:“方向盘在我手里啊。”

风险再大,方向盘在手里,知道往哪开能走出沙漠,似乎刘强东就不会慌。在强大的自信背后,刘强东仍有极其冷静踏实的一面。就像雷军曾经说,如果站在风口,连猪都能飞上天。只有刘强东接了一句:飞上天的猪,死得会更快。

对于京东的掌舵者来说,79.5%的表决权,以及“较为极端”的董事会保护条款,也就意味着近乎“绝对”的责任。

然而,人,是会出问题的。

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9月7日晚间,美国《Business Insider》率先报道了“马云即将退休”的消息。随后,纽约时报、彭博、福布斯等媒体纷纷跟进。

马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退休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并表示愿意把更多时间花在慈善教育上。

而根据随后跟进的彭博社报道,马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永远不可能像盖茨一样富有,但有一件事我能做得更好,就是早一点退休。比起阿里巴巴的CEO,我可能会更擅长回去做一个教师。”("I think some day, and soon, I'll go back to teaching. This issomething I think I can do much better than being CEO of Alibaba.”)

这些谈及退休的言论,被市场认为是马云即将从阿里巴巴退休的信号,阿里巴巴股价应声下跌,盘中一度跌逾3%。

然而,相比外界的轩然大波,阿里巴巴官方和集团内部却反应较为平淡。阿里公关部在消息传出后,先后向多家媒体回应:不管是做社会公益还是在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天天都在做老师,也天天梦想着再去做老师,这对他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9月8日,阿里巴巴话曾花费20.6亿港元全资收购的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称,阿里巴巴发言人表示,马云仍然是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提供过渡计划。“退休”的说法并不对,但马云的确将于下周一(9月10日)公布一项传承计划,解决企业传承发展的问题。

一场最少准备10年的渐行渐远

一直以来,马云就是阿里巴巴的活名片。对于公众来说,似乎二者是相等的。但就像《南华早报》报道中所说的一样,马云这场传承,最少已经准备了10年之久。

2009年,也是9月10日,阿里著名的18罗汉辞去创始人职位,马云宣布阿里进入合伙人的时代。随后集团开始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运行“合伙人”制度,每年选拔新合伙人加入,至2013年,产生了28位合伙人。

2013年1月15日,淘宝十周年庆典,马云宣布辞去阿里集团CEO一职。那一天他一度哽咽,单膝跪下,跟现场和镜头前的所有人说:“拜托大家。”

马云2013年辞任阿里巴巴CEO,单膝下跪,一度哽咽


两个月后,阿里集团董事局任命陆兆禧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两年后的2015年5月,张勇接任陆兆禧,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第三任CEO。

2016年开始,蚂蚁金服也开始了传承的脚步。井贤栋在2016年10月接任彭蕾的蚂蚁金服CEO,又于2018年4月接任了彭蕾的蚂蚁金服董事长一职,同时兼任CEO。

在2013年,马云宣布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时候,他说:我们不一定会关心谁去控制这家公司,但我们关心控制这家公司的人,必须是坚守和传承阿里巴巴使命文化的合伙人。旧一辈的淡出,与对新一辈的传承,在阿里巴巴已经进行了很久很久。

阿里巴巴在今年7月27日发布的2018财年年报中,表示将在2019年对VIE架构进行调整完善,调整的核心内容为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

这场“蓄谋”十年之久的渐行渐远背后,是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相信“制度”,更甚于相信“人”的远见卓识,以及未雨绸缪的“风控意识”。

到了周末,东邪马云终于放出了一颗重磅炸弹,欲辞去阿里巴巴的董事长职位,一时间互联网又炸开了。

这几天的头条人物一直是刘强东,作为刘强东过去的死对头马云,显然不愿意让刘强东一个人独自上头条。

以前刘强东被马云苦苦压制,马帮主屡屡夺得互联网头条,成为最风光的人物,而刘强东最后剑走偏锋,靠奶茶妹妹才得以翻身。

这次刘强东出事,马云一改过去的常态,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出言讥讽,可见竞争是竞争,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很有气度的,这一点值得称赞。

不但有气度,如果继续炒作下去,刘强东天天这样被媒体盯着,还有可能伤及京东。

在这个时候,阿里巴巴和马云公布了重大消息,即将辞任阿里巴巴董事长,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

这样一来,就成功将刘强东从负面的新闻中解救了出来,大家关注刘强东的视线,就转移到了马云身上了。

别看东邪马云和北丐刘强东,平时彼此不服气,但其实还算惺惺相惜,出事了还是会互相救一下,真的是好基友,一辈子。

就如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和北丐洪七公,在武功上从来都不服对方,你有你的降龙十八掌,我有我的落英缤纷掌,但是关键时刻,两个人还是联手阻止来自西域外国人西毒欧阳锋的入侵。

东邪马云和北丐刘强东如此相爱相杀,不知道深处南国的南帝马化腾会不会哭倒在厕所了。

玩笑归玩笑,其实马云这次归隐,是国外的媒体最先报道的,说马云将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的职务。

今天,香港的南华早报也跟进报道了,南华早报是马云收购的报纸,因此这个消息不会是假的,否则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马云,那就是大乌龙了。

其实,之前就有端倪,马云已经辞去了蚂蚁金服的法定表人职务,之前还有人问我怎么回事?我说马云可能想归隐了。

果不其然,到了周末,马云不但辞去了蚂蚁金服的法定代表人职务,连阿里巴巴董事长职务也一并辞去。

马云创造了几大帝国,一是是淘宝,二是天猫,三是蚂蚁金服,四是阿里云,五是菜鸟物流。

如今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这倒是当年风清扬式的洒脱,毕竟马云以前的网名就叫风清扬。

然而风清云是厌倦了江湖的争斗,看透了恩怨情仇,才归隐江湖的,那马云呢?

现在的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作为国外上市的公司,被资本年年逼得维持业绩高增长,股价高增长。

在如此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任何人都难以承受长期的压力,可以想象马云的压力,是无比巨大的。

马云说后悔成立阿里巴巴,很多人听后还出言讥讽,段子悔创阿里杰克马,说的就是马云。

实际上,我认为马云说的是心里话,他承受的压力太大了,瘦弱的身躯,庞大的商业帝国,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越来越严厉的监管环境。

尽管马云是中国五十年难得一出的商业天才,一个不懂技术,英语教师出身的他,却能够将互联网玩成得如此成就,成为中国的教主,世界的传奇。

这个人需要多么的聪明,多大的格局,马云格局之大,罕有人匹敌,除了任正非,可能中国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

但是,这个时候马云辞去阿里巴巴的职位是否合适呢?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现在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从高位跌了百分之二十多,这个时候曝出马云离任,阿里巴巴的股价恐怕会继续因此下跌。

二是阿里巴巴的标杆和旗帜就是马云,除了马云外,尚没有培养出了第二个,马云一个人给阿里巴巴带来多少免费的流量啊,这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三是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比如苹果是乔布斯,微软是盖茨,华为是任正非,阿里是马云,你能想象华为没有任正非,阿里没有马云吗?一旦他们离开,企业的精神和灵魂是否还在?这确实是一个考验。

不过马云可以学习任正非,任正非没有担任华为的董事长,更没有担任CEO,而是成为了华为的精神领袖,马云也可以成为阿里巴巴的精神领袖,继续为阿里制订战略,影响阿里。

去年,马云拍了一部电影《功守道》,马云在电影中是武林高手,挑战各大门派,打败了拳击、泰拳、相扑、咏春、少林等,登上了武林的最高峰。

然而,亢龙有悔,一旦登上了最高峰,接下来就可能往下了,这个时候的马云,心生退意,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成为了一代宗师又如何,成为了最顶尖的高手又如何,电影最后的结局是马云被抓进了派出所,这个结局让人开心一笑,但也同样蕴含深意。

能让马云低头的,唯有法律和政府监管,这是电影给我们的启发,也是马云归隐给我们的思考。

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提起阿里巴巴,我们能够想起“18罗汉”,想起张勇,想起井贤栋,想起很多人……然而提起京东,我们依然只能想起刘强东。

是刘强东不想“放权”么?

许多媒体,拿出刘强东2016年参加《对话》节目时的一句话,作为刘强东不愿放权的证明:如果不能控制这家企业,我宁愿把它卖掉。


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刘强东接受《对话》节目采访


但事实是,刘强东说这句话的语境,其实很特殊。

在这场采访里,刘强东说京东的物流体系或许会让京东需要管理上百万的员工。管人是京东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能控制,“宁愿把它卖掉”。

换言之,刘强东回答这个问题时,更多的,只是不愿看着企业因为员工增加而失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失控的是管理者本身呢?

在2018年这个难熬的秋天之前,刘强东也曾经屡次尝试放权,却总是无果而终。

2011年开始,京东陆续引入COO沈皓瑜、CMO蓝烨、CHO隆雨等一众职业经理人。随后刘强东开始试图给自己的“减负”,不再“事必躬亲”。

2013年,刘强东甚至下决心前往美国“充电”,连当年的6.18大促都没有现身,接近于彻底放权了一段时间。后续刘强东曾说,在自己去美国充电的这段时间,腾讯曾经集中力量试图推动腾讯自己的电商,但最终失败,随后才终于决定投资京东。

刘强东身上曾经有过“下一个马云”的标签;京东身上,也一直背负着BAT之外“第四极”的名号。

但在组织架构的搭建,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公司治理乃至风控制度方面,刘强东与京东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

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