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2018年9月8日下午,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华英才培养基金、德鸿在线教育联合举办的“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在清华附中B106举行。来自清华附中本部、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清华附中丰台学校、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清华附中上地小学、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小学部和清华附中昌平学校悦府校区小学部近200名校长、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由清华附中副校长杜毓贞主持。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启动仪式现场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清华附中副校长杜毓贞主持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王殿军校长就“上书院”及“未来学堂”的课程研发及未来规划向与会教师做了详细的阐述。王殿军校长表示,清华附中要以创新的形式研究适合各年级各学科的课程,并指出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中华英才培养计划”的学员、对口支援的学校和一些贫困地区,让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清华附中一直以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办学宗旨。同时还可以服务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使一体化学校互相之间也能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成长。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讲话

随后,王殿军校长亲自为各校参与课程设计、课程录制的教师们颁发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联合聘任的聘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王校长对首批参与录制课程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同时欢迎更多的老师能够参与进来,他希望各校、各学科教师之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集体教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上地小学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丰台学校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小学部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为清华附中昌平学校悦府校区小学部教师颁发聘书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王殿军校长与项目组及各校负责人合影

为了让老师们对今后课程录制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清华附中张嘉宇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录制课程,录课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录课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张老师结合他前期的使用经验,将在录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在场的老师们一起分享,并结合实例做出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张老师的讲解,大家对于课程的录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张嘉宇老师进行技术指导

最后,与会的老师们在各校负责人及各学科牵头人的带领下,对各自承担的相关课程进行了现场讨论、分工,确定录制目标,制定录制计划,规划录制进度,为课程的如期上线做好充分的准备。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清华附中“上书院”及“未来学堂”课程研发启动仪式暨教学研讨会


各校教师对于课程录制计划进行分组讨论

【上书院】 上书院面向小学3-6年级的学生,旨在为更多学有余力学生开设提高型课程,培养学生思维模式、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以及实践创新意识,通过丰富的拓展类课程,发现优秀学生、培养优秀学生、选拔优秀学生,为培养领袖人才奠基。

【未来学堂】 未来学堂面向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教师及学生,依托国家标准化课程标准,提供全学段、全科目、全类型的学科课程。一方面用于学生辅助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师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线上视频辅助完成整堂教学内容。未来还将规划制作专题类课程、拓展类课程、重难点解析课程、中高考考前复习课程以及指导教师教学使用的系列线上课程,逐步打造12年制完整的普及型线上教学资源,为教育薄弱地区提供共享优质资源,弥补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

文字:计 澂

审核:吴新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