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汉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却为他修改宪法!

在"满人治天下"的清朝,汉人做官是不易的.能做到军机大臣,又得皇帝赞赏,更是毛鳞凤角。不过,汉臣于敏中,却凭借一项特殊的本领,深得乾隆喜爱,成为乾隆皇帝首席军机大臣。

清朝一位汉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却为他修改宪法!

一般汉人大臣,为了得到皇帝赏识,总会非常小心地对皇帝进行阿谀奉承。尤其是乾隆这种最喜欢人奉承的皇帝。不过于敏中却从来不这样。那么,他是靠什么获得皇帝青睐的呢?

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曾在万历、顺治年间中过进士。到了康熙年间,他的祖父于汉翔更因文章了得,名噪朝野,出任过陕西学政。这个官,差不多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职务。

清朝一位汉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却为他修改宪法!

他的父亲于树范更因才华出众,应诏入宫编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书籍。好基因加好环境,让于敏中自幼便在学业上突飞猛进。

雍正七年,于敏中第一次参加乡试便考中举人,成为乡人美谈。乾隆二年,23岁的于敏中一鼓作气,在丁已恩科会试中一举夺得进士第一名,被乾隆皇帝钦点进翰林院供职。

清朝一位汉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却为他修改宪法!

一般情况是,入翰林院一段时间后,便会被下放到地方去任职,当然官职也不会大。不过,于敏中在翰林院一干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乾隆多次夸赞他。

原来,清朝发展到乾隆年间时,由于满人受汉人同化,许多满洲王公大臣,已经不识满语,更不要说用满语书写了。乾隆认为,满语是国家的主文化。而这些王公大臣"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俗",显然是忘了祖宗根本,因此他要求八旗子弟,想要参加八旗科考,必须对满文能读会写。那些世袭爵位的满洲贵族子弟,也要加考满文,考试成绩不行的不予世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