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买军舰,为何规定水手用山东人,炮手用湖南人,水兵用八旗

恭亲王买军舰,为何规定水手用山东人,炮手用湖南人,水兵用八旗

“水手用山东人,炮手用湖南人,水兵用八旗人。”

这是咸丰11年(1861年),恭亲王奕䜣在通过赫德购买军舰时说的话。

这个规定乍看起来,好像是山东人、湖南人、八旗子弟各有所长,最适合做水手、炮手、水兵似的,而其实,这不过是他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角力的手段而已。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大清一面不得不利用他们来卖力,一面却又对他们心存猜忌,他们的较量当然早就开始。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洋务派,但是这洋务派却有中央洋务派,和地方洋务派之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假洋务,所以他们的这种相争,在洋务运动上也非常明显。

直接的结果是,中央洋务派一再败北,地方洋务派节节胜利,于是他们1861年的这场较量,发展到最后(1863年),就终于演变成一场滑稽剧,便宜了英国人。

这件事得从一开始说起。

太平天国运动中,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曾积极“援助”清政府,这件事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益发认识到了外国武器的厉害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洋务派那时做的最多的,其实是发展军事工业。

这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自强”。

但是他们是如何自强的呢?

大清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签订前,所争的主要是一个跪拜之礼,而这时候最重视的,却只有一个如何赢得外援了。

恭亲王当时的自强理念是,发捻为心腹之患,俄国是肘腋之患,英国是肢体之患(他认为英国只求通商),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他这意思就是,救时为第一要务,先奉行买来主义,打败太平军再说。

但是满清历来却还有一个治汉为诸先之先,只是这话不能搬到明面上来罢了,也不需要,所以奕䜣的自强,归根结底,便是满洲自强。

可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又是什么人?他们不但是汉人,还是聪明人。他们当然知道,自己要想真正在大清立足,掌握命运,那就必须得具有相当的本钱才行,所以他们的自强,就必然是地方自强,集团自强。

奕䜣说上面那句话的时候,正是大清自强洋务派单纯的买来主义阶段,他那时因为成功地与英国签下购舰协议,非常高兴,曾国藩原本也非常高兴,因为这些军舰势必要配到他的长江水师里来。

奕䜣的话无疑给曾国藩泼了一瓢冷水,所以他坚决主张必须全部使用湘军,这个争议终因为军舰造好运来的时间还早,而暂时搁置。

恭亲王买军舰,为何规定水手用山东人,炮手用湖南人,水兵用八旗

洋务派由单纯买来主义到学习、自办的转变,首开于李鸿章。

当时外国人许诺,不但枪炮军舰都可售卖,还可以专门派人来传授使用、制造技术,奕䜣又一次大为高兴。他本来是想抢在前面,想让八旗子弟占尽先机,甚至占尽全机的,却不料这事却为李鸿章捷足先登。

奕䜣要办的时候,外国人食言,而李鸿章办起来,却根本不费劲。

为什么呢?

因为李鸿章驻扎上海,与洋人多有来往,他就是不通过各国政府,也能雇来各类洋人。

他还曾经常告诫部下,要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人为耻,身在上海,不能师夷长技,必致后悔,大家要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

他不但到处托关系买买买,什么都买,也肯花重金雇请洋人,分到各营去做教习,或进入制造局去做技师。

而奕䜣,所凭的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他根本不知道外国人对他们八旗子弟是怎么看的。

人家说旗人腐化到了极点,那些绿营士兵零零散散,打起靶来就像十八岁的小姑娘一样,就连俺们射击俱乐部的人看了都觉得羞耻。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外国人已经看到大清中央衰落,地方割据已经形成,他们将来的利益,将更大程度地建立在这些地方军阀身上。

奕䜣无奈,后面只好专门派人到李鸿章这里学习,但是成效如何,他心里自知。

他就是在总理衙门办起的那个北京同文馆,也万不能与李鸿章在机器制造局附设的译书局相比。

人家李鸿章的意思是,学习外国利器,莫如学习制器之术,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我们还应该培养译书人才,开科选拔技术科目,而奕䜣在他影响下,尽管也增设了天文算术一馆,却偏偏又规定学生必须是翰林、进士、举人、贡生才行。

奕䜣竟然还是非八股人才不得成事。

这种种立场、地位和认识,都导致了奕䜣只能亦步亦趋,步步落后,步步落空,而在军舰这事上,他们进行的却是一场综合性的大较量,尤其是势力较量,就像是结业考试一样。

恭亲王买军舰,为何规定水手用山东人,炮手用湖南人,水兵用八旗

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打造的七艘军舰终于送来了,这花去了大清白银一百六十多万两。

船到上海,奕䜣这次不分而治之了,他耍了个花招,说船上水勇已经由外国雇定,你们就不必再派人了,而且这七艘军舰,他谁都没想给,只是说归曾国藩、李鸿章节制而已。

船上用的全是洋兵,真正的管辖权还在朝廷,这事曾国藩怎么肯干?他立刻提出抗议。

老曾很会说话:你们这么做,水陆将士必然引以为耻,既不能一处停泊,又不归管辖,那我们当然就不如疏而远之,洁身自好。

但是你以为他这样就行了吗?他后面干脆还来了这样一段,告以解决办法:

“以中国之大,区区一百七万之船价,每年九十万两之用款(每月需经费七万五千两),视之直轻如秋毫,了不介意。或竟将此船分赏各国,不索原价。”

不这样有可能发生兵变啊,反正曾国藩既不能容忍船不归他,也生怕它们会被李鸿章所得,他为了此甚至不怕威胁恫吓。

当此之时,慈禧和奕䜣怎惹得起曾国藩这尊大神?他们竟真就赶紧解散洋兵,把船退回去了,这让英国白捡了一百六十多万两白银。

这事曾国藩既然是以国耻为幌子,那奕䜣本来还有解散洋兵,就把军舰交给曾国藩的办法,但是他们却就是不肯这么干。

而曾国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决不肯相让,他也好大的手笔,竟区区几百万两白银,轻如秋毫,了不介意,只要水陆将士们再“不以为耻”就行。

倒好像他的军舰、造船机械不是美国购来,他的制造局、军队里面没有洋人似的。

“中国自强之道,或基于此。”这是曾国藩看着他清一色由湘军组成的长江水师和舰队说的,这话或许相当真诚,只是前提是,这是我的,谁也别想插手。

这事其实谁也不怪,大清上上下下都是一样,就看谁更有本事,更有资格。

文 九鸦

图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