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不用固定平躺在產床,

分娩過程自主可控......

這種分娩方式你會PICK嗎?

8月31日13:30,一位26歲的二胎媽媽在羅湖醫院產房採用自由體位(側臥位)順利分娩下一名女寶寶。該名產婦亦成為我院首例採用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的產婦。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這位二胎媽媽此次分娩第一產程歷時3小時35分。

助產士對產婦進行綜合評估後,認為她的條件符合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常務委員張宏玉教授等專家指導的自由體位分娩的條件,在與產婦充分溝通並獲得了產婦的支持下,最終產婦在左側臥位下順利分娩一名體重2800克的女寶寶。

整個產程十分順利,產婦自述側臥位生產較第一胎更省力、舒適和自然。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世界衛生組織(WHO)

提倡一切迴歸自然

促進自然分娩

包括自由體位待產及分娩

下面進入科普時間

大家一起漲知識......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自由體位分娩的意思是......

自由體位是產婦自主選擇的一種最舒適且能緩解疼痛的分娩體位,

比如側臥位、站立位、俯臥位、坐位等,

自由體位的核心理念為順其自然,儘量減少人工干預,是一種更合乎自然的體位。

優點:

它不再讓產婦固定的平躺於產床之上分娩,

不再限制產婦用力的方式,

產婦分娩過程自主可控,

產婦的會陰幾乎完整,

讓產婦不再恐慌與不安。


什麼是

側臥位分娩法?

在分娩過程中,產婦枕橫位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增加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的幾率。臨床觀察發現,側臥位是糾正枕橫位、提高順產率、縮短第一產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左枕橫位、左枕後位時採取右側臥位,右枕橫位和右枕後位時採取左側臥位,有利於胎兒機轉。

優點:能使會陰放鬆,減少下腔靜脈受壓和防止仰臥位綜合徵。

缺點:應用此法接生者操作不便,需要更高的接生技術。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那麼這種側臥位分娩法的適應範圍是什麼?


實施側臥位評估:

助產士要對產婦進行評估

適應範圍

單胎頭位

胎心在正常範圍

無明顯頭盆不稱

適合側臥位接產條件

孕婦無嚴重孕期併發症

無胎兒窘迫

無陰道炎症

無巨大兒等不利因素

孕婦願意採取側臥位分娩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需要注意些什麼?

實施側臥位注意事項:

1、 注意產婦的安全和舒適度,避免環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助產士全程陪伴;

2、 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變化,如胎心異常而需做胎心監護時,勸說產婦暫停自由體位以利於胎心監護的進行;

3、 做好健康宣教,在孕婦學校、助產士門診、入院宣教及產前教育時多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以及自然分娩的過程與應對,讓產婦瞭解分娩、積極配合。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這種分娩法帶來的好處?


側臥位分娩可減少會陰側切率及會陰撕裂傷,此體位避免了胎頭對會陰體的持續受壓,使會陰得到充分擴張,避免不必要的會陰側切。

孕婦側臥位分娩對助產士的接受手法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嚴格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減少胎頭與陰道的摩擦,從而減少會陰的撕裂傷,還可減輕痔瘡腫大疼痛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羅湖醫院的助產士們將以此次成功案例為契機,不斷鑽研業務、積累經驗、彌補不足,逐步擴展更多自由體位產婦的助產。

娃還能這樣生?羅醫首例!自由體位(側臥位)分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