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扶貧:凝聚起貧困村脫貧精氣神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今年6月,我省公佈了《山西省旅遊扶貧示範村工作方案(2018-2020)》。按照方案要求,未來三年,將聚焦“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貧困地區,每年建設100個左右旅遊扶貧示範村。7月,我省首批1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名單確定。

目前,這些貧困村旅遊業發展狀況如何?初秋時節,記者跟隨省旅發委組織的旅遊扶貧示範村調研組,赴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壺關縣橋上鄉橋上村和平順縣石城鎮岳家寨村等8個村進行採訪。

幾天的採訪,記者感受著這些貧困村的喜人變化,是旅遊扶貧凝聚起了這些村子脫貧奔小康的精氣神,讓曾經的貧困山村獲得了新生。

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依託周邊景區,大力發展“農家樂”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素有晉城“小延安”之稱的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是一個地上無企業、地下無資源,經濟薄弱的貧困村,但它卻是去沁水歷山的必經之路。近年來,依託歷山風景區、境內的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和抗日軍政大學太嶽分校舊址,南陽村開辦了16家農家樂。

村民王建政的農家樂遠近聞名,很多遊客慕名前來品嚐他獨具特色的銅火鍋。8月30日,記者在王建政的農家樂里正好碰見晉城市的李先生帶著全家來品嚐銅火鍋:“老王家的火鍋,味道很正宗!”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記者瞭解到,依託當地的景區,王建政的農家樂年收入超過三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民自營農樂家的信心和積極性高漲。

土沃鄉黨委副書記向宇說:“去年,歷山的遊客達到50萬人次,如果有10%的遊客在南陽村停留用餐,那就是10萬人次,這個數字非常可觀!2017年,南陽村已有65戶、193人脫貧。目前,正積極發展櫻桃、無花果等採摘園,讓每個貧困農民都有活幹、都有事做、都有錢掙。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成立的荊浩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整體化運營,開發特色民宿,帶動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子。”

眼下,南陽村已聘請專業團隊對整村發展進行規劃。根據規劃,將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以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完整的古村落面貌和絲綢古商道,努力為遊客提供住宿、飲食、休閒觀光體驗等全方位服務。

去年,省扶貧辦已在南陽村投入50萬元資金,主要用於廁所改造、農家樂建設等方面。目前,南陽村在各級扶貧機構的帶領下,依託景區發展鄉村旅遊的思路日益清晰,他們希望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宣傳上繼續得到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

壺關縣橋上鄉橋上村:打好基礎,向鄉村旅遊目的地“轉身”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農區變景區,百姓吃上旅遊飯。”這句話用在壺關縣橋上鄉橋上村,一點都不為過。

橋上村位於太行山大峽谷景區腹地,群山環繞,清澈的淅河從村中穿過。村裡有祖師廟、二仙廟、土地廟等古廟宇,還遺留了部分古民居、古橋等。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這裡既有北方山嶽之豪邁,又有南方碧水之靈秀,是太行山大峽谷內林憩頤養之佳地。”村中導覽圖上極富吸引力的介紹,讓人不由得對這個小村子多了幾分嚮往。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省旅發委到橋上鄉對口扶貧以來,積極為橋上村制定旅遊發展方案,先後投入近600萬元,改造村裡的道路、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廁所、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了村莊整體環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省旅發委的大力支持下,橋上村兩委成員和主要鄉村客棧經營戶多次接受扶貧旅遊培訓,靠旅遊致富的觀念在橋上村已經深入人心。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停車場、廁所、循環路等基礎設施建好後,旅遊扶貧示範村的建設才能走上持續快速的發展之路。”省旅發委派駐橋上村第一書記師振亞說,“LOGO、WIFI、樂途等新鮮事物,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幹部群眾的生活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橋上鄉黨委副書記閆偉宏介紹,目前,該村一次性投資80餘萬元,在進出村主幹道、安波湖兩側、農家客棧和文化廣場周邊,新上了流星雨燈、風景樹燈、跑馬燈等,形成了別具風情的峽谷亮化風景區,“不夜谷”初具規模。另外,總投資1.4億元的橋上旅遊風情小鎮建設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按照規劃,橋上村正在逐步由旅遊餐飲住宿接待村向鄉村旅遊目的地轉變。為此,村裡將大力開發步行街、水上樂園、祖師廟等旅遊項目,建設汙水處理系統,保障綠水青山的旅遊環境,使橋上村的旅遊業蒸蒸日上。

平順縣石城鎮岳家寨村:硬件和服務提檔升級,注入更多“岳飛文化”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每年夏天,在平順縣石城鎮岳家寨村的蔽日濃蔭下,許多寫生的學子忘卻了酷熱,沉醉於石頭房、石頭路、石頭凳的古村落之中。

岳家寨村位於平順縣東部,全村現有38戶、90口人,村裡全是嶽姓居民,這裡的老百姓與河南湯陰岳飛家族有歷史淵源,所以被稱之為“岳家寨”。整個村莊處於山體斷層平臺之上,東臨懸崖絕壁,有“太行空中村”和“世外桃源”之稱。這裡歷代村民就地取材,用石板蓋房、鋪路,將石頭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石牆、石街、石板房,石磨、石碾、石水缸,呈現出一片石頭的世界,形成了獨特的民風、民俗。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2015年底,岳家寨村實現整村脫貧,全村發展農家樂20多戶,其中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旅遊產業和農副土特產品,鄉村旅遊業徹底改變了全村20餘戶貧困戶的生活狀況。

村黨支部書記嶽仙來說:“村裡發展旅遊之前,村民人均收入才七八百元。近兩年,多數人開辦了農家樂,鄭州、北京、青島等地及我省周邊的遊客絡繹不絕。2017年,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120多萬元。但是,由於住宿等基礎設施比較落後,無法吸引遊客停留下來,這成為我村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短板。下一步,我們將在保存原有古村落的基礎上,主要針對城市裡的市民,在硬件、服務等方面提檔升級,並注入更多的‘岳飛文化’,讓‘岳飛文化’為旅遊業發展注入更多內涵。”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據瞭解,岳家寨村目前已聘請專業團隊科學編制了旅遊規劃,規劃中總投資額為135萬元,資金主要用在汙水處理、道路修膳、廁所改造等方面。

窺一斑而見全豹。通過對8個示範村的採訪,記者欣喜於這些村子旅遊業的發展,但也感受到,要想讓這些貧困村徹底告別貧困,旅遊扶貧的路還有很長。

對此,省旅發委產業發展處負責人張永成說,省旅發委將協調各級部門積極籌措扶貧資金,吸引社會資本招商引資,在具有旅遊資源開發潛力的貧困村,加大水電路網、停車場、旅遊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同時,還要在村容風貌整治、農家客棧檔次提升、鄉村旅遊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合作社+公司+農戶產業運營模式的探索方面,予以政策和財政的支持。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掃一掃 代辦檢車

旅游扶贫:凝聚起贫困村脱贫精气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