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從瘋狂到沉寂,共享單車行業用兩年的時間以近乎飛奔的速度跑完了其他行業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生命週期。隨著去年6月“悟空單車”宣佈停止運營,整個共享單車行業開始進入收縮期,而只運營了5個月的“悟空單車”也成為該行業中首家被踢出局的企業。

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薛鼎、張巳丁、於信4名合夥人共同創立了ofo,致力於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次年5月,超過2000輛ofo共享單車被“騎進”北大校園,這一年被外界看作是共享單車的“元年”。

2016年,共享單車的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不斷地湧現出來,大量的風險投資爭搶著“低碳環保”的“ofo們”,資本像是一頭飢渴的巨獸,四處尋找著那些還未被投資的企業,而整個2016年至少有25個新品牌洶湧入局。

2017年,深圳南山區蛇口灣夏山公園的出入口,大量被人為破壞的共享單車堆積在一起,偶爾從上面掉下來的零件彷彿在宣誓著自己是這座“墳場”的主人,此後不到一年裡,數千萬量的共享單車變成“共享圍城”,資本的寵兒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野蠻地蔓延著。

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這年的10月,哈羅單車和永安行合併,共享單車行業的首起併購案就此誕生。一年後,頂著“共享單車第一股”光環的永安行發佈公告,共享單車業務被剝離。

今年4月,美團從猶豫不決的滴滴手中接過該行業的兩大龍頭之一,以27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摩拜。至此,在被資本的大火燒過的共享單車行業中,場外的巨頭們成了“最後的贏家”。

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風暴過後一片狼藉,如今的共享單車品牌也只剩下摩拜、ofo、哈羅單車等少數“倖存者”了。許多人認為曾經在“共享單車大戰”中佔據上風的ofo在後來卻“不敵”摩拜,是由於ofo單車的技術含量不夠,過度堅持機械鎖導致其單車的損壞率一直居高不下等原因,但其實ofo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動作從未停止過。

“小黃車”是ofo另一個為人熟知的稱呼,2017年1月4日,ofo的母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向國家商標局提交第22501647號“小黃車”商標的註冊申請,該商標在2017年11月遭到駁回複審。今年6月,商評委針對拜克洛克公司訴爭的“小黃車”商標作出複審決定,認定該商標與第17541750號“小黃車”商標、第18798383號“小黃車”商標文字均為“小黃車”,構成近似商標,而拜克洛克公司提交的證據又不足以證明訴爭商標經使用可與兩商標相區分,因此商評委對該商標的註冊申請予以駁回的決定。

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拜克洛克公司不認同商評委作出的駁回複審決定,在上個月將商評委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撤銷被訴決定,並重新作出決定。根據拜克洛克公司的訴稱,商評委的引證商標的註冊不具有合法性,不應當成為訴爭商標獲准註冊的權利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拜克洛克公司對兩件引證商標已經提起無效宣告的申請,並稱有理由相信引證商標會被宣告無效。鑑引證商標狀態不穩定,因此拜克洛克公司申請對本案暫緩審查或中止審查,待商評委對兩件引證商標的權利狀態作出判定後再做審理。

通常來說提交註冊申請的商標一旦被駁回就很難再被註冊成功,即便是提起訴訟,勝訴的概率也不大,所以ofo在這場商標糾紛案中申請的是暫緩或中止審查,可以說是很明智的。早在去年的5月,拜克洛克公司宣佈將“ofo共享單車”更名為“ofo小黃車”後,就有人指出在共享單車的關鍵商品及服務類別上,已經有“小黃車”的商標被成功註冊了。商評委所引證的商標之一所有人數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當時就曾以商標侵權為由,將拜克洛克公司訴至法院,索賠300餘萬元。

ofo面臨“至暗時刻”,押金風波後連“小黃車”商標也不保嗎?

拜克洛克公司申請註冊的“小黃車”系列商標其實已經有部分進入初審公告階段,並未全部被駁回,而截至目前,拜克洛克公司已經申請註冊了超過700件商標,涵蓋了“小黃車”、“小黃車 OFO”、“小藍車”、“小綠車”、“OFO”等眾多關鍵或近似名稱,對品牌的保護十分周全。

在專利方面,ofo比起摩拜雖然略遜一籌,但也並非沒有。可以查詢到的數據中,摩拜單車在國內公佈的發明專利數是15件,實用新型數是12件,外觀設計數是5件,而ofo手中有1件實用新型專利和1件外觀設計專利。隨著監管和法規的不斷完善,已經進入“下半場”的共享單車行業再去靠“燒錢”顯然是行不通的。相信不論是摩拜還是ofo,在未來大數據的幫助下將真正成為低碳出行的幫手而非障礙,而這些企業也只有持續地投入研發,提升知識產權意識,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