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天才,努力,命

冯友兰:天才,努力,命

一,人生成功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1,天才:

我们人生出来就有愚笨聪明的不同,而且一个人生出来不是白痴的话,一定会在一方面相当聪明,而这种生出来就具有的愚笨聪明,无论什么教育家以及教育制度也不能使之改变。

换句话说,教育功用只能使天赋的才能充分地发展,而不能在天赋的才能之外使之成功,这正如园艺家种植种子只能使所种的种子充分生长,而不能在这种子充分生长之外使之增加。

二、努力:

无论在哪一方面成功的人,都要努力。如果非常懒惰,而想成功,正如希望苹果落在自己嘴里,一样的不可能。

三、命:

这命不是一般迷信的命,就是机会,也可以说是环境。如一个人有天赋才能,并且肯十分努力,但却仍需遇巧了机会。

如果没有机会,虽然有天资、肯努力,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提到机会环境,常会有人说我们可以创造环境,争取机会,这当然是不错的。

不过,创造环境,争取机会,却包括在努力之中,而这里所说的机会,乃指一人之力所不能办到的而言。

以上所说的三种因素,可以自中国旧日术语用一个字来代表一下:

天资可以用“才”字来代表,

努力可以用“力”字代表,

机会可以用“命”字代表。

冯友兰:天才,努力,命

二,人生成功的种类不外有三

以下我们讨论才、力、命三者配合是否应该相等。

这回答却是不应相等,也不能相等,而是以成功的种类不同而每种成分各有不同。成功的种数不外有三:

一、学问方面:有所发明与创作,如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等等;

二、事业方面:如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事业家等等;

三、道德方面:在道德上成为完人,如古之所谓圣贤。

以上列举的三方面,以从前的话来讲,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学问方面的成功是立言,事业的成功是立功,道德方面的成功是立德。

因为这三种成功的性质的不同,所以配合的成分也就有了多寡。

大致说来,学问方面“才”占成分多,事业方面“命”占成分多,而道德方面则是“力”占成分多。

学问方面,天才成分占的多。

有无发明与创作是不只以得多少分数,几年毕业所能达成的。而且,没有天才,就是怎么用功,也是无济于事。尤其艺术方面,更是如此。

所谓“嗜有别常,诗有别才”。

有些人致力于作诗,并作到十分的努力,然而他作出诗来,尽管合乎平仄,可是不是诗,那么,他就是没有诗的天资,但也许他在其他方面可以成功的。

冯友兰:天才,努力,命

三,事业上的成功,光靠自己是不行的

事业方面,机会成分占得多。

做学问,一人可以做到不需要别的人来帮助,而且做学问到很高深的时候,别人也帮不上忙。

孔子作《春秋》,他的弟子们都帮不上忙;李白、杜甫作诗,也没有人能够给他们帮忙;我们更不能帮助那些科学家来发明。这大都需要他自己去做的。然而,在事业方面,并非一人之力所能达成:

一、需要有许多人帮忙合作。如大政治家治政、大军事家用兵等;

二、需要与别人竞争。如打仗有敌手、民主国家竞选总统,需要有对手。

总结一句话,还是事业方面成功,并非一人之力所能达成。如做一件事,需有多人帮忙,帮助他努力争取,同时,需要对手比他差,才能成功。

有时他成,可是遇到的对手比他更成,那时只好失败;有时他不成,可是遇到的对手比他还不成,那时他也能成功。

我们从历史上来看,例子很多。

比如项羽能力大,偏偏遇到的对手刘邦比他还高明,所以他只好失败。

我们看看《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不利兮”,他毫无办法。有些庸才,偏偏成功,史册上很多,不胜枚举。

现在让我提一个故事,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有一个棋迷,有时赢,有时输。一天他遇到神仙,便问下棋有无必赢之法。神仙说是没有必赢之法,却有必不输之法。

棋迷觉得能有必不输之法,倒也不错,便请教此法。神仙回答说:“不下棋,就必不输。”这个故事讲得很有道理。

一切事都是可以成功,可以失败,怕失败就不要做。

自己棋高明,难免遇到比自己更高明的对手,则难免失败;自己棋臭,也许遇上比自己棋还臭,臭而不可闻的对手,这时便也可成功。

其他事业也是如此。

冯友兰:天才,努力,命

四,道德上的成功,只要努力就能做到

道德方面,努力成分占的多。

只要努力,不需要天才,不需要机会,只靠大步努力便能在道德方面成为完人。

这是什么道理呢?也就是为圣为贤需如何?

很简单,只有“尽伦”。

所谓“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从前有“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现在不限定“五伦”。

不过人与人的关系却是永远存在,所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他所应做的事。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以新的话来讲,就是每个人应站在他的岗位上,做他应做的事。所以名词新旧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意思不旧即可。我们不能为名词所欺骗。

有许多人喜欢新名词,听到旧名词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等,立刻表示不赞成。若有人以同样意思,改换新名词,拍案大声说:“每个人应该站在他的岗位上,做他应做的事。”于是他便高高兴兴地表示赞成了。

道德方面的成功,并不需要做与众不同的事。

而且,“才”可高可低,高可做大事,低可做小事,不论他才之高低,他只要在他的岗位上做到尽善尽美,就是圣贤。

所以道德方面的成功,不一定要在社会上占什么高位置,正如唱戏好坏,并不以所扮角色的地位高低作转移。

例如梅兰芳,并不需扮皇后,当丫环也是一样。

再者,道德方面的成功,也与所做的事的成功失败无关。

道德行为与所做之事乃两回事,个人所做之事不影响道德行为的成功。如文天祥、史可法所做的事虽然完全失败,但他们道德行为的价值是完全成功的。

更进一步来说,文天祥、史可法如果成功,固然是好,但所做的事成功,对他们道德行为价值并不增加,仍不过是忠臣;同时,他们失败,对他们道德行为价值也不减少,仍不失为忠臣。

因此道德方面的成功不必十分靠天才,也不十分靠机会,只看努力的程度如何;努力做便成功,不努力做便不成功。

这种超越天才与机会的性质,“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们不能说,“人皆可以为李杜”或“人皆可以为刘邦、唐太宗”。

摘自《冯友兰谈人生》,作者: 冯友兰

< END >

沏杯茶,打开屏,月亮红陪伴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您的吐槽和转发

是月亮红坚持和努力的最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