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信託:通道消亡 回歸主動管理

2017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信託的話,就是“悶聲發大財”。

為什麼?表面上資產荒延續,投資者買不到好產品,但私下通道業務風生水起,與銀行頻繁眉來眼去。不過,2018年這一切將戛然而止。

在監管層強勢的干預下,信託公司曾經賴以為生的通道業務,正在走向消亡。

信託業的龍頭中信信託,此前就承諾今年的通道規模只減不增。方式除了不開展此類業務外,存量規模也將與銀行協商,爭取提前部分終止。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行業龍頭帶頭做表率,意味著其他梯隊必須緊跟步伐。目前的情況,上海已有幾家信託公司正在自我排摸,並有意向暫停通道業務。

因此,用“消亡”一詞形容通道業務,再合適不過。

2018信託:通道消亡 迴歸主動管理

監管層消弭銀信合作的初衷,在於宏觀層面的設計。2010年前後,本不起眼的信託公司,因承接進不了銀行表內授信的貸款業務,迅速跑馬圈地壯大。

2012年,證監會本著競爭原則,開放了基金子公司牌照。基子照搬銀信合作的模式,以投資範圍更靈活、通道費率更低等優勢,迅速瓜分通道規模。

然而,金元惠理、萬家等幾家基金子公司的通道壞賬浮出水面,證監會收緊政策。2016年,通道業務再次僅限信託公司,行業又迎來高峰。

這一切像是迴光返照。伴隨一行三會聯合監管、金融穩定委員會的成立,監管層終於決定對“大而不倒”的通道業務開刀。

開的第一刀,就是砍向信託公司。截至目前,平安、陸家嘴、中泰、金谷、國民等信託分別被處罰。除了中泰信託是自身股東原因外,另外幾家被市場懷疑與廣發違規擔保案有關。

廣發違規擔保案,特指僑興債事件。該事件驚動了中央,重視程度幾乎可以同98年廣發重組並列。

其實,無論從規模或是牽涉機構的能級來看,僑興債事件比當年的廣發是小巫見大巫。但背後的槓桿之高,業務鏈之長,可謂前無古人。

監管層開了眼,金融自由化僅僅五年,行業就從一潭死水變為魚龍混雜的淺池。銀行、互金、保險、信託,為了規模10億的僑興債就如此層層嵌套、大動干戈,簡直細思極恐。

信託參與其中,主要還是出資方。不過,出資的錢走的是銀行委外,信託還是通道作用。

通道業務走不通,正好倒逼信託公司在主動管理方面多下功夫。近期,集合類計劃的收益一路飆升,很多公司的平均回報率已超過年化7%。

迴歸主動管理,對中小信託公司而言道路且長。

一方面是資本金問題,實力偏弱的機構有時捉襟見肘,資本金覆蓋所做項目略顯吃力。

另一方面是實力問題,實力包括項目挖掘、風險控制。主動管理說穿了就是找到優質資產、完善風控措施、制定對應利率,這一切靠的是資源整合。而整合所有一切的是人。

中小公司缺人才是不爭事實。因此可預見未來幾年內集合類計劃的新增數量不會非常多,但對投資者是好事,畢竟資產更加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