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风云:一笔坏账引发的惨案(三)

明媚的下午,陆家嘴一间会议室,涌进二十多人。

拉下窗帘,投影仪映出文字,乌压压的人头集体朝向前方。

这是基金子公司的项目说明会。由丁生做发言,汇报西北项目的进展情况。

硝烟弥漫

一页页PPT往后翻转,在场的员工,脸上写满疑惑、不解、甚至些许愤怒。

明眼人看得出,丁生的报告有推诿之嫌。他把重点放在自己及时发现了问题,又从容地给出解决方案,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目前大事化小。至于为什么引进这个问题项目,丁生只字不提。

台下的Thomas低头记下每句话,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丁生看在眼里,不希望这时候有人多嘴。

三个小时前,他坐在老总的办公室。此时离东窗事发过去一个月,企业甩手监管账户,除了拿到一堆没用的公章、印鉴、合同外,到时2亿本息和应付利息怎么办,谁都拿不出办法。

老总先让丁生平复情绪,告诉其年底任职到期,一手提拔的下属,不会这么置之不理。眼前最急的,是稳定公司内部的流言蜚语。

吃下了老总的定心丸,丁生在会议上侃侃而谈,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最后一张PPT语音未落,老总起身来了个总结:

“项目本身没问题,开发商已交付合同和银行U盾,只是遇到了点困难,需要大家耐心等待。”

这是明显不过的暗示。谁敢在这个时候发言,就是故意和老总过不去。职场的站队艺术,如同两军对垒时喊话,先自报家门,再决定派谁出战。

此时,负责渠道销售的副总率先发难。

陆家嘴风云:一笔坏账引发的惨案(三)

诱敌深入,围而歼灭

管销售的副总,与老总同期进公司。年底董事会考核高层,谁去谁留,马上就要揭晓。此时不进攻,更待何时。

副总的问题清晰明了,既然承认遇到了困难,那么项目的本息兑付,能否按时完成?

越是简单的提问,越是扎心。副总想要个痛快说法,老总知道不能跟着他的逻辑,只好打起太极。

一番雾里看花的解释后,副总依旧不依不饶,甚至要求老总给统一口径,好让销售明天和客户说明。

所有人都盯着老总,不是看他怎么回答,而是怎么出糗。

关键时刻,丁生站了出来。他用沉稳的声音告诉大家,因为建设方出过兜底协议,所以刚兑由他们负责,对方不肯的话,不排除用法律手段。

老总满意地点了下头,然后跟进解释。其实,他早就想到有人会纠缠不放,与丁生在办公室,两人一直讨论战术。兜底协议作为杀手锏,要在最艰难时刻祭出,才有势大力沉的效果。

副总无话可说,站边老总的风控部汇报风险可控后,会议结束。

这一仗,老总信手拈来“诱敌深入,围而歼灭”策略。他看清了公司里谁是敌人,也在对手前展现了下属的拥戴与过人的手腕。即使有零星抵抗,在摆事实扯道理面前,依旧免不了碾压。

伴君如伴虎

摆平了内部矛盾,老总命令丁生抓紧和建设方谈判。

建设方是一家国企,财大气粗不差钱,但如今要他们履行兜底协议,难度极大。一方面领导怕掉乌纱帽,另一方面国企掏钱要层层审批,卡一关都不行。

丁生知道,有协议在身,钱肯定能讨回来。关键是产品仅剩半年期限,时间太赶。他想劝说老总动用注册资本,但这样会被董事会赶走,自己也殃及池鱼。

赶鸭子上架的丁生,与Thomas一起到了建设方总部。冷清的会议室等了半小时,对方三人才姗姗来迟。

建设方的态度很强硬,他们准备找律所来研究当初的兜底协议是否合理,在没研究完前,公司不可能赔偿一分一厘。

丁生有点绝望。谈判历来不是他的强项,何况这次碰上的对手如此霸道,他准备找老总协调。Thomas呆坐那边,一句话都插不上。

其实老总心里清楚,丁生是不可能摆平对方的。之所以派他去,一是打个前哨摸清对方底牌,二是让属下明白自己的能力,更加死心塌地追随。他已经暗中联系建设方的老总,准备杯酒话刚兑。

这就是做领导的艺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源自:中国信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