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日前,在中山六院麻醉科走廊的公告板上有一則特殊的“警報”:

近期連續出現有職工在頭暈、明顯心悸等狀態下堅持加班,在此給予慰問,但不表揚。隨後在公告板上寫下了身體不舒服時應該怎麼做的溫馨提示。這一則特殊的“警報”流傳到網絡後引起了廣泛關注。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文中說,近年來,關於醫院工作者帶病工作甚至過勞猝死的新聞屢見報端。網絡上不乏有醫生或者護士一邊輸液一邊工作的照片,或者是打著石膏拄著柺杖為患者治病的照片,有時還會被冠以“最美醫生”“感動××”的煽情詞彙。然而,每次一有此類事件發生,其處理方式大多是:先慰問一番,然後再大肆表揚,號召大家向其學習。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表揚的確值得表揚,但學習是學習什麼呢,學習繼續“勞累過度”然後在猝死的道路上“前仆後繼”嗎?學習奉獻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合理的奉獻,過度勞累導致猝死,明顯不在合理的範圍內。

是呀,這段文字說得多好呀!曾幾何時,評價一個人是否敬業,是否有事業心,如果他沒有加過班,或者沒有帶病堅持工作,或者沒有家人有事去世而依然堅持在崗位上,或者回到家裡聽到消息主動放棄休假的話,似乎這個典型這個英雄就不夠分量,就拿不出手。

於是帶病堅持工作、舍小為大家、加班加點、戰鬥到最後一刻,就成為了我們的典型的標配理由和標配言行。

但是,我們的典型,或者說我們的官兵真的需要這樣才能體現出自己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體現出對工作和崗位的熱愛嗎?我看不盡然。

其實和軍人一樣,醫生也老是被很多習慣和傳統所束縛著。這不前段時間,有人就對醫生說,你們週末還休息嗎?你們休息我們怎麼看病?於是很多醫生不得不犧牲休息加班幹工作,因此猝死暈厥的比比皆是。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所以中山六院的這個警報,特別是不表揚的定性和定位,更值得我們深思,也值得我們提倡。

有戰友說,要是軍營也能像六院這樣思考和實踐就好了,自己也不用這樣著急著離開退役了。也正是單位領導動不動就在大會上表揚那些加班通宵的、幹工作不休假的人,所以才讓他有了一種害怕的想法。不是說怕幹工作,而是怕無節制、不合理的奉獻方式讓自己和家庭受傷。

畢竟,在單位你只是一個幹活的,你不幹還有人幹。但是在家裡就是一個頂樑柱,缺了你少了你家就不完整了。所以他選擇了從機關到基層,然後退役了。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其實,領導的良苦用心大家都懂。也是想用這些方式激勵股利大家好好幹工作。軍人也是講究奉獻的,也是不怕吃苦的,但是希望有一種正確的奉獻方式,正確的輿論導向,正確的工作模式才好。讓自己的奉獻值得。

而之前大家提倡的宣傳的那種不顧家、不管家人,不食人間煙火的工作方式和奉獻方式,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改變。就好像前段時間某單位不就是發出通知,要求在結婚紀念日、孩子升學、家人生日等重要時刻,無重大情況都可以回家休息。

這多好呀,這種鼓勵肯定比那種反覆說某某為了工作連家都不顧的情況效果更好。

其一,合理的奉獻方式值得提倡。

奉獻,是每一個軍人必備的素質。曾經有人說,高原的軍人即使躺著睡覺也是一種奉獻。而對於大多數軍人來說,離開家鄉家人參軍本身就是奉獻。奉獻是軍人的基本素質和到底追求,我們也以奉獻為榮。

但是奉獻不應該以犧牲家庭、犧牲健康為基礎,除了這些事情沒法保證的情況下,也不應該以這種個別的行為推廣到所有人,並以此為標準要求看待別人。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就好像曾經有一段時間,一個幹部因為兩年未休假而受到單位表揚,於是那段時間只要有人請假領導都會以此批評大家,要求大家像這個幹部學習。

其實,幹部不休假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但是其他人休假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不看原因只看結果,這樣的處理方式實在讓人不舒服。為了工作廢寢忘食,為了工作捨棄一些東西,為了工作甚至犧牲生命,都是一種合理的奉獻方式。

而以不看病不休息為代表的奉獻方式,不但害了軍人個人,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畢竟,該幹啥幹啥,該看病看病,該休息休息,也是條令和生理所要求的。

其二,不合理的奉獻方式,不值得提倡,更不應該表揚。

表揚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後勁,鼓勵先進,形成一個良性的工作氛圍。但是帶病工作也好,家人有事不回去也罷,雖然聽起來讓人肅然起敬,但是細細想來卻不是那個味。

治病痊癒後,難道不是為了更好的工作,難道病情加重休息更長時間不是在耽誤工作?回家處理事情,也能全身心工作。而不回家看似堅守崗位,大家的心理壓力和情感煎熬可能會讓一個人心理崩潰。

無論從單位建設好個人健康來講,那些所謂的典型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值得表揚。更不能把這個事情當做一個經驗,當做一個標準,轉化為看人看事的基本要求,要求所有人都這樣。

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誰都能理解。但是沒有到那種特殊情況,還是該幹啥幹啥好。

其三,關鍵是要領導要端正態度,而我們的宣傳也需要端正方向。

之所以會有這種風氣,這種導向,其實也是領導的一種工作方式而已,一種所謂領導藝術而已。樹立這樣一個標杆,讓大家學習,以此激勵鼓勵大家好好剛工作。初衷無可厚非,但是選擇的對象和宣傳的方向的確出現了問題。

其實,如果我們理性看待這個事情,如果這些官兵都是自己的親人親屬,估計領導也不會鼓勵大家帶病堅持工作的,會第一時間安排看病治療的。

如果能看到帶病堅持和有事不迴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實際效果,也不會這麼想這麼幹的。如果我們在這麼說這麼幹的時候,能多想想官兵的家人,官兵的身體健康,或許也不會這麼幹了。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還有一些宣傳報道,有的時候非要唱苦情戲,非要打苦情牌,似乎賺不到眼淚就不是一個好稿子,不是一個好榜樣。

其實,真正的榜樣,是身邊的榜樣,是一個可以學習到學習成的榜樣。不然這樣的典型即使樹立了,也只會讓大家懷疑束之高閣。所以對於這些事情不是不可以說,但是不能常說多說或者正兒八經說。可以表揚,但不能鼓勵。

其四,讓工作迴歸本性,讓官兵迴歸自然,也是對官兵最好的呵護。

工作就是工作,不要強加一些別的東西在裡面,甚至人為設置一些門檻和標準。

中山六院給大家樹立一個導向,一個榜樣。該幹啥幹啥,該怎麼幹就怎麼幹。不要以為帶病堅持工作就一定會受到表揚,可能還會受到批評,那種為了堅持而堅持的事情,那種被迫的堅持其實是可以停止了。

以後再有類似事件,還希望相關主管部門能和中山六院一樣,既為因公廢私點贊,又會反思管理機制。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比起讚美,呵護更為迫切,切勿讓檢討和反思再被謳歌和表彰所代替,如此才能逐漸減少同樣的悲劇重演。

比起鼓勵大家熬夜加班,不如少安排點工作,少折騰一點時間,就是對大家最好的鼓勵,鼓勵大家在有效時間內幹完工作,這樣的工作效率提高起來更加有動力。

畸形和脫離實際的表揚,還是當止。其實表揚和批評,也就在一念之間,在領導腦子瞬間的關注點。希望,領導們都選擇一個大家期盼的方式,這才是好領導好單位。

醫生帶病加班不再被表揚?若部隊也能如此該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