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信息化时代”

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

区块链热度依旧。这一因比特币风靡而被关注的底层技术似乎“集万千宠爱”而来,诞生之初即因去中心化、信用建立、低成本的显著特征,受到众多关注,概念持续火热。

随着众多投资机构、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纷纷踏入区块链“风口”,业界对于区块链的理解也在经历一场认知革命:从聚焦技术本身过渡到关注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及应用落地。

如果说比特币是区块链应用的开端,是1.0阶段的数字货币应用,那么,融入智能合约概念可拓展至证券和金融合约交易、执行等金融领域的应用则是2.0阶段。与此同时,因区块链可对互联网中每一代表价值的信息和字节进行产权确认、计量和存储,其应用可扩展至供应链管理、版权保护乃至当前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从技术发展到场景应用,区块链正在不断改变和引领我们的生活。例如“区块链+电商”模式可能超越既有淘宝模式,打造出零假货、符合高质量经济发展方向的电商新模式;又例如区块链技术与房屋租赁市场的结合,可建立更为规范化、标准化的房屋租赁管理新模式。目前,雄安新区管委会计划实施的新区住房租赁积分制度正是依托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来探索实现的。此外,区块链具备的身份验证、鉴证确权、信息共享等功能在安防、海关、物流、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是看到区块链作为互联网的迭代升级,给传统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也紧密结合,持续展开深度、专业、务实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应用探索及标准体系建设,在推动区块链发展、落地应用型项目的同时,占领区块链产业话语权和主导权。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信软司一直密切关注区块链发展,在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核心技术能力建设、行业应用创新、标准体系制定等方面积极展开相关工作。

目前,业界不乏在政府支持下逐步落地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实践。如经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作为全国首家众筹金融交易所,通过将区块链与众筹相结合,探索构建贵阳大数据区块链现代金融体系,这对区块链产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又例如国家电网正筹划开发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源系统,系统可存储、追踪能源消费等信息,还可以去中心化方式分享数据,能够解决传统机构管理运行中存在的成本高、安全性差及用户隐私难保护等问题。

当然,当前区块链技术仍在发展变化,有许多挑战性问题有待突破,应用场景真正落地有待务实探索,对区块链应用的市场、法律、监管等措施也需同步推进。但区块链使得一切透明可查,痕迹不可消除,其重构商业逻辑、变革生产关系的意义和价值,乃至对数字时代发展产生的颠覆性影响,不可估量。

公有链技术评估指导应用落地

而在区块链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更显得意义重大。

目前,由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牵头,联合赛迪智库、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等力量共同展开的区块链咨询和技术评估服务正在稳步推进。

5月中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召开了公有链技术评估专家研讨会。北京大学陈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何泾沙教授、中科院孙毅研究员、微软中国CTO黎江等国内知名区块链专家应邀参会,就全球区块链技术创新趋势和聚焦方向展开讨论。

陈钟表示,公有链技术评估工作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何泾沙教授认为,区块链技术发展应注重隐私及安全保护问题,以及在数据存储方面的技术突破,还应与具体应用需求相结合。孙毅指出,需积极构建区块链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注重互操作性,实现各区块链之间的互联互通。黎江表示,区块链应用正如火如荼,但区块链公链技术还有待突破,需要产业界相互协作、适配和协调,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邱波研究员认为实现异构链之间的互联互通,链下数据融合,与AI、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以及拓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是区块链技术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此外,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评估需从应用效果出发。超块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陈光宇认为,应注重区块链技术的革命性意义、现存危机、专利保护和技术突破方向。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史继德表述了共识标准在整个区块链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区块链具有的终极意义。

随着区块链技术演进加速,行业应用的快速落地,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发展水平评估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首期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正式发布

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

经过一系列严谨、专业的筹备、调研、评估工作,首期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于5月17日正式通过公有链技术评估网站向全社会发布。结果显示,第二代公有链的典型代表,具有智能合约功能的以太坊综合排名位列第1位,总指数为129.4。第2名至第5名分别为斯蒂姆链、应用链、NEO和科莫多。而备受各界关注的比特币评估指数为88.1,仅列第13位。

据了解,此次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工作由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组织实施,联合了赛迪智库软件产业研究所、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开展,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将按月定期发布。该指数发布对促进全球区块链行业健康成长,推动我国公有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对此,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工作负责人蒲松涛表示,自2016年起,赛迪研究院赛迪智库就已经开展了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研究,向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委提供围绕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8年以来,研究发现,全球区块链技术演进速度很快,区块链的行业应用正在快速落地,因此,有必要对全球区块链技术做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在此背景下,赛迪研究院组织相关单位协同开展了本次工作。本项工作的目的正是为了科学评估全球公有链技术发展水平,准确把握区块链技术创新趋势,从而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技术开发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服务。

此次评估工作所涉及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公有链的基础研究,这里涉及到公有链的共识机制、密码算法、技术特点等方面;第二个部分是公有链相关评测数据采集,其中涉及到公有链的节点部署、基本功能实现、钱包使用、转账交易测试等方面;第三部分是公有链创新相关数据的采集,主要参考了全球主流开源代码托管平台上公布的数据,对每个公有链对应的项目创新情况进行了评估,参考内容涉及到项目贡献者、代码的更新情况以及代码的综合影响力。

逐步扩大评估对象 定期发布评估成果

蒲松涛提到,为了全面、科学地对待测公有链进行技术评估,他们建立了一个评估模型,主要从基础技术、应用性和创新力三个层面对每条公有链进行考察。基础技术主要考察公有链的基本技术水平,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公有链的功能、性能、安全性以及去中心化。应用性则主要考察公有链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劣势,包括钱包的应用、基于公有链的开发等方面。创新力则侧重考察公有链背后项目团队的实力以及其在区块链创新中的综合地位,包括开发团队的人员、代码的更新情况以及代码的综合影响力。

评估数据显示,以太坊凭借支持智能合约的功能,可在其上部署dapp;能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代码活跃度和影响力相对较高等方面的优势在综合评估中排名首位。而对于人们最为熟悉的比特币,仅位列所评估公有链中的第13位。在基础技术评估中,比特币功能指标得分相对较低,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指标得分相对较高,但性能测试指标得分很低,这里考虑的因素包括交易确认时间、吞吐量、交易成本等。在创新力评估中,在代码影响力方面,比特币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所有的公有链,也使得比特币的创新力得分排在首位。对此,蒲松涛表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评估的只是公有链的技术水平,不涉及其对应数字货币的市场价值等方面。”

当前,全球公有链创新活跃,持续开展公有链技术评估工作将有助于赛迪研究院不断跟踪业内创新动向。据了解,2018年下半年,将有更多具有更高性能、支持更广泛应用的公有链上线,赛迪公有链评估工作将逐步扩大评估对象范围,把业内最新的创新成果及时向社会发布。

与此同时,赛迪研究院还将不断完善公有链技术评估模型,开展专项技术评测工作,择期发布聚焦于某些特定公有链的深度测评报告,建立多元化、专业化的区块链技术评估、测试等服务体系。

根据相关安排,第二期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对象名单将于6月中旬对外公布,而第二期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也会在名单公布之后尽快发布。据了解,被业界称之为第三代公有链突出代表的EOS,将有可能纳入到第二期公有链技术评估目录中。

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
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

与您距离更近!

专题|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 加速区块链创新应用

中国信息化周报(信息化时代)

官网:www.cio360.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