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2:萧平旌召集10万大军进京勤王,为什么不怕边境失守?

琅琊榜2:萧平旌召集10万大军进京勤王,为什么不怕边境失守?

琅琊榜2里面小皇帝萧元启遭遇危机时,萧平旌下山凭着长林名号号令分散各地的长林旧部集结金陵,他就不怕边境空虚失守?

其实从局势来判断,长林王府主要驻扎的是西北境,南境有穆王府,东境是岳银川带兵镇守,最后萧元启勾结墨淄侯叛乱,东境失守。

南境没有具体交代,根据琅琊榜1剧情得知,南境是南楚,一直有穆王府镇守,也没有太大的叛乱。

琅琊榜2:萧平旌召集10万大军进京勤王,为什么不怕边境失守?

结合两部琅琊榜剧情来看,西北这边主要是大渝、北燕,形成三月弯刀危险局势,从各种方面来分析均可看出,大渝才是最大的忧患。

而平旌在琅琊阁主蔺晨的帮助下,把大渝的皇属军主力全部斩杀,剩下残余部队被平旌放回去了。

康王与阮英会继续内斗,消耗大渝,使得大渝无法分神来进攻大梁,这也是平旌的目的。

而且,联系琅琊榜1剧情来看,赤焰军拼劲最后一丝力气,灭掉大渝皇属军,保证了大梁北部的十几年的安宁,这个是卫峥说的。

琅琊榜2:萧平旌召集10万大军进京勤王,为什么不怕边境失守?

从此也可以推算出,这一仗,大渝至少十年无法再兴风作浪。

至于北燕,渤海王被刺杀,内斗特别严重,老王爷在朝堂上也跟萧元时说:“陛下,知道北燕正在发生什么吗?”

“听说是要改换江山了。”同理,北燕也无暇顾及大梁。

老王爷萧庭生死后,长林军番号被撤掉,作为执掌内阁十几年的首辅,荀白水肯定会重新把长林军进行编制,防止他们聚在一起,引发兵变。

琅琊榜2:萧平旌召集10万大军进京勤王,为什么不怕边境失守?

因为要镇守边关,不可能把长林军都复原,所以只能整编,分散到各个军营里面。

最后平旌起兵勤王的时候,魏将军说了,“我给你把甘州营长林旧部都带过来了”,带来的只是长林旧部。

甘州营,随州营,济州营,常州营参将追随长林王而去,这个参将相当于师长、旅长的职位,这么高的职位的人,即使响应号召,肯定也会做好安排,不会全军出动的。

琅琊榜2:萧平旌召集10万大军进京勤王,为什么不怕边境失守?

并且,还有善柳营,就是那个琅琊榜2一开始参与沉船案的军队,从这点看来,西北地区应该至少5个营。

再加上大渝没有攻击力,北燕改朝换代,所以只要留下小部分人,就可以守住边境的。

换句话来说,皇帝是国家的根本,肯定得先救皇帝,只要皇帝没事,北境丢失了,再打回来就完了,何况大渝、北燕当时不存在能够守住地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