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8年8月21日至24日,由省文化厅主办,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局承办的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榆林市成功举办。

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开班仪式上,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劲松同志在讲话中总结回顾了全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结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及文化和旅游部项兆伦副部长在2017年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精神,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目标、建设理念和工作内容,强调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地方责任、抓手,并就如何达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各级政府投入、环境氛围营造、传习平台搭建、研修研习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机构机制、品牌活动宣传、检查评估准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导,为下一步开展全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培训课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丙中,榆林市作协主席、黄土文化研究会会长龙云,分别就《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及陕北文化进行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授课,为学员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次培训还安排学员前往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老街、榆林民俗博物馆观摩特色场馆、民俗展演,考察建设成果。

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进我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陕西今后一个阶段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