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殺傷力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這件事當成小事了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這個暑假,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遺尿門診接診量較平時翻了一番。可能很多家長不曾注意過“遺尿門診”,而關於孩子尿床,不少家長也覺得不是什麼大事,認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

確實,嬰幼兒時期由於孩子的排尿控制系統沒有發育成熟,尿床很正常;隨著年齡增長和身體發育,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但是如果這種狀況持續沒有好轉,則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兒童時期的第三大創傷事件,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家庭暴力。

為了讓這類孩子乃至其整個家庭的生活都能迴歸正常,國內各大醫院設立了專門的“遺尿門診”。

如果孩子超過5歲還在尿床,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遺尿症!這是一種對孩子身體發育和心理健康均會產生不良影響的疾病。我們針對這個問題採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腎內科主任初梅教授。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據初教授介紹:

“遺尿症”目前在國內的診斷的標準是:5歲以上的孩子發生了夜間不自主的排尿行為。

根據這一診斷標準,在我國5歲以上兒童中,遺尿症的發病率為15%左右。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會逐漸降低,但仍有1%~2%的患兒會發展為成人遺尿症。在此提醒家長:如孩子超過5歲還在尿床,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尿床不是小事,造成的傷害很大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對孩子的影響:遺尿問題經常被低估,但它帶給患病兒童的危害巨大,可嚴重影響患兒自尊心與自信心。

流行病學的隨機調查發現,有遺尿症的孩子普遍自卑,缺乏勇氣,易恐懼、焦慮,甚至嚴重的會伴有多動症、孤獨症以及一些其他精神心理性疾病,很難治癒。近至平時的學習、生活,遠及成年後的就業、婚戀等,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

對家庭的影響:清洗方面的體力付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父母因擔心孩子夜間尿床,有的會老惦記著晚上叫孩子起床上廁所,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長此以往,容易產生焦慮,進而影響整個家庭的氣氛。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孩子尿床,不要責備要疏導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尿床這件事本身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負擔,家長千萬不要再去責備他,而是要學會正確疏導。

可以跟孩子說:“你跟別人沒有區別,尿床其實就像感冒發燒一樣,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是可以治好的。”鼓勵他作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治療,會取得更好的結果。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為什麼孩子睡覺時易尿

兒童夜遺尿的病因比較複雜,可能跟遺傳、生長髮育延遲、心理等各種因素相關。目前國際上最為認可的說法是:孩子夜間尿量的產生超過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時這種情況發生時孩子不能從睡眠中醒過來。

約3/4的遺尿患兒存在夜間多尿的情況。主要原因是自身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導致夜間生成的尿量過多。孩子的膀胱容量又不夠大,儲存不了整晚的尿液。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同樣是尿床,分清類型更好應對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遺尿症最初分為原發性遺尿和繼發性遺尿兩大類。

如若孩子偶爾尿床,那注意調節孩子的飲食生活、有效預防即可,不必著急送醫。但是為了避免延誤治療,有些情況需儘快就醫:

繼發性遺尿:表現為有些孩子本來已經能控制排尿,但後來又出現了尿床行為。

【應對】繼發性遺尿可能是患兒內分泌系統、中樞系統等出現問題或者感染導致,如果本已能控制排尿的孩子忽然頻繁出現尿床行為,建議儘快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診治。

原發性遺尿:就是患兒身體沒有器質性病變,只是因為控制排尿的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而出現遺尿現象。

【應對】大部分原發性遺尿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會慢慢好轉最後完全自愈。但如果孩子超過5歲依然尿床現象頻繁,比如每週尿床2次以上,最好儘快帶他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就醫會對孩子做什麼?瞭解才安心

初診

以下3項檢查一般是常規要做的:

1.尿液檢查:確認患兒是否有腎臟疾病和泌尿系感染等;

2.血生化:除外患兒有肝、腎功能或者內分泌方面的問題;

3.B超:排除患兒有泌尿系統畸形的可能。

注意:由於需要抽血、驗尿,所以初診時須空腹。

複診

複診時要視患者的治療效果來決定檢查項目。

複診時間也是根據患兒的治療效果而定的。醫生需要在初診後及時跟患兒及家長溝通,瞭解治療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一般第一次複診安排在初診後1個月,如果治療效果比較好,也可以隔2個月左右,甚至有的可能安排3個月才來複診。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父母在家能做些什麼?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1)遵照醫生指導使用遺尿報警器

孩子6歲之前如果基礎治療效果不是特別好,我們推薦使用遺尿報警器,就是在患兒尿溼一點時這個報警器就發生響動,叫醒孩子起來排尿,長此以往形成條件反射,調整到一個正常的排尿模式,患兒膀胱一脹滿,即使不用報警器他也能醒來。

「热点」杀伤力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不要再把这件事当成小事了

Tips:摸規律叫孩子起床

如果家裡沒有報警器,或者沒有條件去購買到的話,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尿床規律,摸清他容易尿床的時間點,叫他起來排尿。

但這項操作其實並不簡單。難點在於,受前一天的活動、飲水等多種因素影響,患兒的排尿時間可能不是特別固定,如果抓不準這一點,在孩子沒有尿意時將他叫醒,不但不能形成正常排尿的條件反射,還會適得其反,打亂孩子的正常生物鐘。

飲食管理。由於太鹹太油飲食會導致飲水量增加,使患兒晚上更容易尿床,所以遺尿症患兒的飲食要清淡,而且白天儘量不要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任何含糖量比較高的飲料也都不建議喝。

飲水管理。主要是將患兒的飲水時間前移,儘量在白天喝水,睡前2~3小時不要喝水。

睡眠管理。睡眠儘量規律,建議患兒在9點半到10點就寢,最晚不晚於10點半。睡覺之前不要過度興奮或過度勞累。

排便管理。主要是防止便秘,因為便秘時大便在直腸積聚,會擠壓到與之緊鄰的膀胱,使其容量減小,更易遺尿。所以要讓患兒儘量多進食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順暢,必要時可採取藥物干預消除便秘。

Tips:想要安睡整晚,支招解招全說透

1.穿紙尿褲不如用隔尿墊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晚上尿床,為保險起見會讓他穿紙尿褲睡覺。其實長時間穿紙尿褲對孩子的皮膚,尤其是會陰部位的皮膚有一定的影響,可能造成感染,所以不建議經常這麼做。

如果實在擔心,給孩子使用隔尿墊更好一點。當然一些特殊時候,如旅行途中紙尿褲用起來更方便,偶爾為之也是可以的。

2.把尿

中國自古有“把尿”的傳統。適當地進行把尿其實相當於為寶寶做膀胱功能訓練,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定時排尿的習慣,我們還是比較建議的。

尤其是對於有遺尿遺傳因素的家庭,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及早為寶寶訓練膀胱功能,儘量避免以後發生遺尿症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