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来源|三分之一(ID:homeworkandself)

周末陪孩子弹钢琴,我忽然就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开始狂躁,马上要控制不住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候,陪孩子做各种有新意的作业的时候,看孩子复习考试的时候……

上一秒还和颜悦色、慈眉善目,下一刻就秒变成老妖婆:

这么简单你居然不会?

这儿还有一道题,你怎么不做?没看见?

哎哎哎,你还没擦干净呢,就开始写了!

……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弹一首短小的练习曲,一共就3行,一会儿这个音符认不出,一会儿节奏错了,一会儿跳音没弹出来,一会儿左手音符的时值不对,小拇指没弹够时间就起来了,

到处都是漏洞,我少说一句都不行!

不由自主就想起我小时候学琴的经历了。

爸妈都不懂,没人能陪我弹,更别说指导了。上学前玩一个玩具小琴,小学2年级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区少年宫组织的第一个电子琴培训班,免费!小学5年级到市里买了一台很高级的雅马哈电子琴,1000多!小学毕业买了钢琴,花了我爸妈辛辛苦苦积攒了十几年的钱。

学钢琴的时候,我已经小学毕业了,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和识谱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学习车尔尼599的时候,我都是自学的,老师从来不示范、不教谱,只是还课的时候,略加指点。

所以一对比,我就觉得:我家这孩子怎么这么差劲啊?连我的一半都没有!

识谱不行,刻苦也不够,总是看着墙上的表,一分钟一分钟数着,偶尔一首曲子弹完,超过了计划的练琴时间,马上自夸“我多弹了5分钟呢!”求表扬:“妈妈,你怎么不夸夸我?”

努力克制自己,我很快反应过来:我这不是和陪孩子学习、写作业的家长一样一样的吗?

对孩子紧盯不放,一点点蛛丝马迹立刻要给予制止,总觉得“真简单,为什么你就不会呢?”动不动再来个“忆苦思甜”:“你看爸爸/妈妈小时候怎么怎么,你说你怎么就?”

在孩子身边指手画脚,唠唠叨叨,真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啊!有没有?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孩子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家长身上,毕竟咱是成年人。不要用过来人的优势,高高在上,对孩子指手画脚。——这本身就意味着对孩子的不尊重!

有的家长总是说孩子写作业不专注,遇到丁点儿事都要问家长,反过来想,这种习惯不正是家长造成的吗?

陪孩子学习、弹琴,陪到自己要发疯,也是咱们当家长的自找的啊!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学习,一到写作业,就需要很长时间做心理建设,不正是家长对孩子的锱铢必较造成的孩子情绪不佳吗?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发疯的。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弹琴,我想到了解决办法:

1.陪孩子弹琴,但不是监督和盯梢,而只是陪伴——陪伴的意义在于,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孤军作战。

2.不说、少说,除了学新课的时候其实,在会弹琴的妈妈面前练琴,孩子本身就有压力,我再一个劲儿地打断、指责,并不利于孩子建立兴趣和信心。

3.孩子的识谱能力不强,主要还是因为我怕他伤眼,想让他少使劲看那些五线谱,于是就代劳了。所以在新课学完以后的练习阶段,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练。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陪娃写作业,是不是也一样?

可以陪伴孩子,但不要做随时听孩子吩咐的小厮。我们的陪伴,在心理上,给孩子一种温暖,让学习这件辛苦的事,变得充满了温情,那么,孩子就更愿意付出努力。

可以做前辅导,可以做后检查,但不要做中指手画脚。作业之前,给孩子讲解、提示、复习,指明方法,作业完成,可以适当检查,但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请——闭——嘴,静静待着就好(但尽量不要刷手机!)

不要用任何人(包括自己、别人家的孩子)和孩子对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孩子表现不佳的时候,在孩子没有达到您的预期的时候,请冷静,想办法——像我今天这样,而不要发泄情绪。如果孩子需要,就多给一点儿鼓励;如果不需要,就默默陪伴。

指导和检查,注意分寸。

指导和检查,都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指导注意方法,检查划定范围,让孩子自查,培养孩子自己检查的习惯。

学习本身,对小小年纪的孩子来说,

已经很不容易了,

请家长们,

多体谅孩子的不容易,(但不是放纵)

不要再人为增加不愉快了!

欢迎转发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陪娃练琴和陪娃写作业,哪个更容易让家长发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