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教育为你高考加分

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是孩子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 孩子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 客观进行生涯选择, 稳妥进行人生管理。

新高考改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孩子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安排和规划。因此, 孩子如何安排课程、如何考试、如何选专业、如何录取、如何自我管理等取代“唯分数论”, 成为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关键。因此,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孩子自我认识

高中生涯教育不仅包括学生三年学业规划, 也包括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高中三年学业规划, 即高中阶段学生对高中课程的整体选择和安排、对未来大学专业的初步选择、对未来大学的选择等, 只是孩子整个人生生涯规划中的初始阶段。它直接影响孩子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因此, 生涯规划必须建立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在新高考背景下, 孩子应全面评估自我, 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 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但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应建立在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的基础上。正如台湾师范大学副校长宋曜廷所说, 学生应在“知我”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抉择, 进而进行职业选择。

(二) 生涯教育帮助孩子进行生涯选择

新高考背景下, 高中各项课程、活动等较之初中明显增多。孩子的课程选择已多达20种 (6选3) ,再加之高中阶段各种选修课和活动课, 孩子的选择权大幅增加。而孩子的选择又直接影响着孩子大学专业和学校的提前规划和选择。因此, 孩子在高中阶段需自主规划升学。即在孩子人生的初步选择阶段。

高中生需要客观认识自我, 学会选择, 培养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新高考改革下,孩子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 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

孩子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 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 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 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建立在自我评估、自我分析后的选择, 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促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

(三) 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孩子自我管理

新高考改革强化了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选择, 要求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专业, 全面考虑, 有目标地选择高中课程和大学专业。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孩子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 促使孩子更早地思考人生, 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 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

通过生涯教育, 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 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 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 孩子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 促进孩子自我管理,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在孩子的生涯教育过程中家长做些什么?

首先,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片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亟待转变。比如, 只关心吃饱穿暖,不关注生理教育;只关心成绩排名,不关心智商情商发展;只关心听不听话,不关心价值观形成;只关心有无早恋,不关心情绪波动;只关心眼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不关心以后将跑向何方;只关心专业的热度,不关心专业的适合度等。

其次,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很多高中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没有自己的专长。孩子尚还年幼,家长们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给孩子报名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一到初中就全给学习成绩让路,许多技能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开了个头就夭折了。现实是,天赋异禀的孩子是少数的,多数孩子并不能明显地显现出特别的兴趣爱好,家长若不苦心栽培,孩子是很难有一技之长的。当孩子练习的某项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便能体会到拥有这项技能所带来的好处,进而产生愿意主动学习的兴趣。而当孩子能把这种兴趣转化为能力,把这种能力与职业相连接时,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水到渠成了。

再次,家长要以身示范。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 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了。其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是孩子学习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终生影响。美国教育家克莱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父母自己熬夜赖床,就别指望孩子早睡早起;父母自己沉溺于电视、手机,就无法限制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游戏;父母自己得过且过,生活散漫,就难让孩子追求上进,规划未来。父母的职业观很可能就是孩子将来的职业观。可见,父母好好努力,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在于父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做孩子的好榜样,这无关乎金钱、学识、地位。

最后,家长要适度锻炼孩子。如果家长太过庇护孩子,习惯一手包揽,对孩子总不放心,孩子就易产生依赖心理,失去成长的能力。“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家长就要学会适时放手,不能过多干涉孩子,要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上,多给孩子独立的思考空间,多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多支持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允许孩子走走弯路,鼓励孩子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唯有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才有机会放飞自己的梦想,畅想未来, 敢于规划自己的人生。

更多有关于高考改革、中学生生涯规划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学邦生涯”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