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民众作主?其实他们的意见并不一定受重视

美国是民众作主?其实他们的意见并不一定受重视

(2018年3月8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美国的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已在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遭到广泛反对。 新华社/美联)

一些人总以“民主”标榜美国的政治体制,称其能最好地体现民众权利,优于其他国家的制度。实际上,在社会实践中,美国民众虽然可以广泛参与政治活动,但对相关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科学统计及具体事例均可对这一结论加以印证。

2014年,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马丁·吉伦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学教授本杰明·佩奇(Benjamin Page)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美国到底谁说了算”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就是由经济精英们掌控的,普通民众对决策的影响力非常低。在该研究中,他们把参与美国政治的群体分为四类:普通群众、经济精英、代表普通群众的利益团体(比如工会)和代表精英的利益团体。研究样本是基于1985年到2002年间,针对美国联邦政府公共政策决策的1779次全国范围内的民意调查。为了便于定量分析,调查只分为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项。之后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出对应的四个群体影响决策系数依次为0.05、0.78、0.24、0.43。也就是说,代表普通群众的系数为0.05,而代表经济精英的系数为0.78,即如果群众发生了1的变化,决策只会发生0.05的变化,说明群众对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经济精英群体发生了1的变化,决策会发生0.78的变化,说明政府还是很听经济精英群体的话。

当前,美国的绝大部分决策,也以事实说明上述研究结果是正确的,即普通民众的意见并不受重视。以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发动的贸易战为例,虽然美国各州民众不断表达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担忧情绪,但并不能阻止这些政策的推进。如,伊利诺伊州最重要的报纸《芝加哥论坛报》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贸易战的评论文章,其观点在文章标题中尽显无遗——“贸易战将伤及所有人”“美国政府为贸易战后果做好准备了吗”“关税不会加强国家安全,反而会损害国家安全”等。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分析指出,美国政府挑起的贸易战,将给伊利诺伊州经济带来全行业性的冲击,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多年。再如,爱荷华州埃尔玛市猪肉饲养户淳特·蒂勒通过NBC电视台说,“在我们当地,不是只有猪肉生产商依赖于猪肉来谋生。建造一个畜棚需要水泥工、设计工、电工、维修工,需要一切,这些人都依赖于猪肉销售来养家糊口。”密苏里州塔克欧市大豆农场主和密苏里大豆协会会长布鲁克·赫斯特通过圣路易斯公共电台说,“人们都沉浸在无比焦虑之中。”肯塔基制酒协会成员埃里克格·雷戈里通过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表示,“我们都是这场身不由己的贸易战的受害人。”

可见,美国普通民众的意见一般很难被政府采纳,即便被采纳,也不过是搭了“与经济精英群体想法差不多”的便车。毕竟,实现政治参与并不等于就能实现政治影响力,“美式民主”的宣传可谓只说其一,未说其二。

(参见:《0.05个点,美国群众对政治的影响也不过如此了》《美国民众对贸易战“忧心忡忡”》《美国民众:“贸易战只会成就无数失败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