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40年政務篇:從「跑斷腿」到「零距離」

為人民服務,始終是黨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始終是改革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

從“群眾跑來跑去,領導批來批去,部門轉來轉去”到“最多跑一次”;從“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到陽光、規範的標準化服務;從“一站式辦結”到“一網通辦”……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的軌跡,可感可觸。

互聯網開啟中國政務發展新模式

前往、排隊、遞件、返回,前往、排隊、領件、返回,這是以前辦理行政審批的固定流程,如遇不順,還有可能多次反覆。

如今,有了網上政務平臺,個人在線填寫表單、上傳材料,政務大廳網上受理和審批,證照結果直接快遞到家。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政府就開始實施辦公自動化工程。1993年,由中央政府主導的“三金工程”成為我國電子政務的雛形,彼時互聯網尚未進入中國。1999年,多家中央部委共同發起“政府上網工程”,政府網站成為互聯網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政府與公眾能夠通過網絡進行隨時的互動和溝通,公眾能夠通過網絡更加方便地參與政務管理,這樣的服務體驗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可以說,互聯網成為開展政務服務工作、壯大政府治理能力的“工具”和“橋樑”。

從平臺建設到事務辦理,從信息諮詢到互動回覆,從開門辦網到互聯互通,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政務服務不斷融合,服務持續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和科學化,重構政務服務體驗;服務內容不斷細化,支付寶、微信開通政務服務入口並逐步完善服務內容,從車主服務、政務辦事到醫療、交通出行、充值繳費等方面全方位覆蓋用戶生活;縣域政務辦事移動化速度加快,包括天氣、工商、司法、公安等領域在內的縣級微博、公眾號、頭條號等發展迅速。

“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人民獲得感滿滿

5年前,某市市民在高峰期辦理出入境證件要排一天長隊,這也是公眾對政務服務吐槽最多的現象;如今,當地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市民提供多種網絡預約渠道,只需在網上預約,再到就近自助機上現場操作,3分鐘時間就可完成證件辦理,用戶滿意度大幅提升。

2015年,用戶使用網上政務平臺的迴流率僅為8.55%;2017年,預約掛號、訴訟服務、交通繳罰、出入境、公積金、戶政、車船票、加油充電、文化場館預約等網上政務服務,用戶滿意度都達到了96分以上,用戶整體迴流率更是提升到了32.42%。用戶使用頻次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給人民帶來的獲得感日益增強。

搭乘著“互聯網+”的快車,各級政府部門都在不斷利用“互聯網+政務”激發社會創造力,提升人民獲得感。在浙江,公眾進入行政審批辦事窗口指定區域,經辦人員啟動操控人臉識別專用攝像機,可抓拍出辦事對象清晰的人臉圖像,依託公安平臺,根據人臉識別系統反饋結果可準確判斷其身份信息;廣東推出手機“刷臉”驗證養老金領取資格的服務,當地離退休老人在家就能領養老金,操作過程不超過10秒;安徽開通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門戶,辦事人通過該服務門戶,可在線進行政務服務預約、申請、查詢、支付、諮詢投訴,各部門可在線受理、辦理企業和群眾申請的各類事項……

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六成網民使用線上政務辦事。龐大的網民基數,使用頻繁的政務服務軟件,讓“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展有了更強大的技術條件和群眾基礎。未來,網上政務服務的發展也將在“廣度”和“深度”上再度發力。一方面,互聯網政務平臺應用範圍將會更廣,覆蓋全國甚至海外;另一方面,在應用體驗和效率提升方面進行深度優化。可以說,網上政務服務不只是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而是會逐漸變成服務的“零距離”。這也折射出了政府“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的理念和實踐。(來源:中國網信網 李旭編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