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拍賣啓動拍報告城市合伙人招募 打造「拍報告+深度委託」模式

在互聯網的助力下,拍賣這種古老且小眾化的交易形式正在快速走向“大眾化”,據全球最大拍賣平臺阿里拍賣數據,經過三年的發展,僅阿里拍賣就已經擁有2000萬名活躍的投資客,平均每天成交的資產過萬筆。

但拍品信息、參拍流程、費用問題、限購政策等仍是平臺接收到用戶關注最多的問題。

為了全面降低用戶參與拍賣的門檻,幫助用戶更加放心便捷地購買資產, 日前,阿里拍賣召開“拍報告城市合夥人啟動會”,將打造“拍報告+深度委託”模式,同時宣佈全面開放拍品調查報告城市服務機構的招商。

阿里拍賣總經理盧維興表示,三年前,在信達,長城,華融,東方的幫助下,阿里巴巴進入了資產交易市場,如今阿里拍賣已經聚攏起一批服務生態夥伴,為資產機構和競買人提供包括評估鑑定、融資貸款、保險理賠、過戶代辦等服務。但用戶的日益龐大與海量的資產也帶來了一些“幸福的煩惱“,海量拍品購前的篩選、評估,購後的貸款、過戶、清場,轉賣的拆包、重組都需要專業機構及人士的介入,所以阿里拍賣平臺必須儘快實現從一個單純的交易平臺向綜合的服務平臺的巨大轉變。

對此,阿里拍賣推出了拍品調查報告服務。

據阿里拍賣人士介紹,拍品調查報告(簡稱拍報告)是指由專業服務機構針對阿里拍賣平臺即將開拍的標的,通過調查及信息收集整理而產出的第三方獨立調查報告。拍品調查報告中,服務機構通過大數據收集整合以及線下實勘實查等方式,全面披露拍品信息,提供專業參拍建議。以房產為例,房產調查報告幫助客戶解析房屋產權、室內及小區周邊實景、房屋騰空情況、稅費、水電物業欠費、過戶交割等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另外還會提供專業的政策法規解析,為用戶提示風險並且提供解決方案。

早在今年年初,阿里拍賣便嘗試這一模式。阿里拍賣優選第三方專業律所率先從杭州開始試點房產調查報告。目前浙江省的司法房產均已配套調查報告。今年5月開始,拍報告在拍品詳情頁實現服務直達。用戶一鍵點擊“購買調查報告”即可獲取對應拍品的調查報告,服務機構在線配套專業諮詢服務。

一位拍賣業內人士表示,相比於線下一對一用戶委託而開展的盡調服務,拍品調查報告是第三方獨立開展的,而且是前置性的調查,一對多開放性提供給用戶。也就是說,這個服務獨立於用戶委託,提前就對拍品做了一輪基礎調查,並且報告多頻流轉。這對於線下委託開展的盡職調查而言,拍品調查報告實屬行業創新。另外“拍報告+深度委託”模式,在拍報告基礎服務之上,配套深度委託服務,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的深度服務,全面滿足客戶需求。

據介紹,為了完善拍報告城市服務,阿里拍賣分梯隊開放招商,當天,全國近70家專業的拍賣服務機構及律師事務所,共計100多人出席啟動會。

據瞭解,第一梯隊為,浙江、江蘇、廣東、河南、四川、福建、北京、上海,其餘地區同步開放。為充分保證服務質量,每個地級市僅開放1家優質服務機構。採用動態候補機制,平臺會綜合考評服務機構服務質量,若線上機構不達標將被暫停或者清退,隨即引入後備機構。

阿里拍賣人士介紹,拍報告城市服務招商開放主體為律師事務與綜合服務機構,同時分批開放行業。目前開放行業為房產,後續將覆蓋債權、機動車等其他行業。報告也將持續做職能升級,後續房產將細分實景看樣報告以及律師參拍建議書等,充分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對此,盧維興表示,拍品調查報告是阿里拍賣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化、純市場化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