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师谈野生动物保护:长江江豚靠放生鱼存活的尴尬

天辛大师谈野生动物保护:长江江豚靠放生鱼存活的尴尬

南京江面上一群江豚在追逐佛教徒放生的鱼

“没得吃”是制约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首要原因

江豚的保护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时隔五年,国家农业部再次启动对长江江豚的科考活动。这种长着浑圆的脑袋,看起来像是在微笑的生物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

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江豚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约为1012头。虽然江豚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极度濒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江豚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

这种被称为“微笑的天使”的美丽生物正在加速离开我们。

与人争地,江豚种群的生存现状每况愈下,今天长江航运物流的密度、渔民群体的数量、渔民滥捕滥捞的烈度、鱼类资源的种群数量和产量,都与上世纪90年代的长江相距甚远。也就是说,现在的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人类活动的干预强度太大。

长江流域是许多淡水鱼类的天然产卵场,渔业资源曾经极为丰富。

长江渔业资源已经全面衰退:鲥鱼从1974年的年产1570吨到现在已经绝迹,刀鲚从20世纪年产4000吨至近年来已无法形成鱼汛,“四大家鱼”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产卵量曾经从最高300亿尾降至最低1亿尾……以鱼类为食的江豚也受到了“粮食危机”的冲击。

看来,“没得吃”是制约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首要原因。

这些江豚现在的情况就跟20年前白鱀豚的面临的相似。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它们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白暨豚。

天辛大师说,现如今的正在迁徙的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同样因为栖息地受威胁、被各地大量捕食等原因变得越来越少。以禾花雀为例,在短短二十几年里,已被人们从“无危”吃到“濒危”。相关主管部门越管理越濒危的怪现象,真的应该结束了@国家林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