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县:在平凡的岗位铸就崇高

在平凡的岗位铸就崇高

——记衡阳县长安乡大胜完小教师刘小彪

有人说:“教师是默默奉献的‘人梯’,而小学教师是‘人梯’的第一步”。是的,有这样一名“孩子王”默默奉献,甘为人梯,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在平凡的三尺讲台谱写一曲曲动人的赞歌,闪亮他那不悔的年华,他就是衡阳县长安乡大胜完小教师——刘小彪。

湖南衡阳县:在平凡的岗位铸就崇高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他从教的人生信条。1999年,刘小彪师范毕业走上讲台,来到了石市乡最偏远的一所小学——金屏小学,这所小学距石市街二十余公里,热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校的校舍为解放前的一所老祠堂,极其简陋,他原本火热的心突然犹豫了,当老校长带着几个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老师在校门口迎接他时,激起了他扎根山区的心,为山区的孩子献出自己的青春的心。他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品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着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言传身教,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他用自己认真严谨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所教育的学生。就这样,他在衡阳县的偏远山村小学待了整整二十年。另外,他还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思想境界。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目标,树立理想,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因此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成绩优秀。

把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是他永恒的职业追求。在教学中他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的新方法,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注重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的进修,经常向同行请教,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现代教学技术。他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探索教改的新方法。为了设计一堂课,自己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努力将每一堂课上成“精品课”,因此他的课得到同事的赞许,深受学生的热捧,同时还经常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湖南衡阳县:在平凡的岗位铸就崇高

用爱温暖学生是他获得学生认可的最佳心得。他不仅是用自己的智慧教育学生,还用自己的爱感化学生,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总想方设法从工资中挤出一部分来给他们买点书籍及学习用品。特别是在2011年11月16日第三节下课时,刘小彪不顾课间休息时间,正在指导校排球队员训练排球,突然几个孩子大声喊救命,循声望去,他急步跑去,原来校外的水塘里掉进一个女孩,当时只见水花及几根头发飘于水面,他见此情景,不畏只有几度的气温,来不及脱衣服鞋子,毫不犹豫纵身跳入深潭之中,奋力游到女孩身边,抓住头发使劲往岸边游,在救人途中连吃几口水,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费尽全力把女孩子拖上安全水域后,一把抱起放到学校操场,看到小女孩经过众人的抢救死里逃生,他终于松懈下来,此时的他的身体已经非常空虚了,身上的手机被水泡坏了、钱物也都湿透了。事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获悉后要请媒体宣传报道此事,被他坚决拒绝了,他深情地说:“这是我该做的,每个人见到都会这样做的。”低调的一句话,释放出了一个男人的正能量,就是这样的一位乡村教师,默默无闻地用生命诠释着大爱无疆。

勇挑重担彰显了他的责任担当。刚参加工作前几年,偏远山区老师少,且年纪都较大,他都是主动要求包班,并且担任班主任,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自参加工作以来,由于他工作认真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他送了四届小六毕业生,每一届毕业生都考得非常不错,无论是人评分,还是优秀率,都居全镇前列。

春蚕无需炫耀,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的尺子;红烛无须表白,那晶莹的“泪滴”,就是燃烧自己的见证;朴实的他虽无豪言壮语,但他用他的工作热情使青春永不褪色,熠熠生辉!(周杰 邹平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