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很多人刚入投资圈的时候,找金融分析工作,如果面试官问你,你的投资理念是什么,正确回答只有一个价值投资。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如果你说自己是技术流、消息流,除非是浸润已久的段位,否则,会被别人耻笑,不知天高地厚。

就算是雪球社区这种号称以价值投资者聚集的社区,神奇的是价值投资也从来不是主流。

价值投资的理念确实都挺大道至简,但是这门功夫其实是入门容易,精进很难。核心还是你对于公司和商业模式的深度理解,有些高手在一个领域长期深扎,对于行业的洞见,比行业中的有些老板还厉害。

所以,很多人刚接触很兴奋,觉得要成为下一个巴菲特,但是在精进过程中,总是被其他更容易的流派吸引,比如技术流,更加酷炫,而且反馈更加及时,曲线的的立马上涨和下跌,总能带给人更多的安慰。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1.什么是币圈价值?

价值的核心是指其背后的资产估价。而能带来长期回报的资产才是好的资产。

但是,最难的其实是在资产的判断上。

这个在投资里的流派是「投人」派。就是基于对于创始人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进行投资,具体做什么,只要不要太离谱,而且一般靠谱的人做的项目也不会太离谱,就坚持定投。这个项目失败了,折合一下股份到下一个项目。一直坚持到对方成功。

这个相当于是通过人的能动性,作为最大的资产,来应对市场的其他变量和不确定性。

而现在币圈这么多项目,你怎么判断其资产价格?怎么估价?

其实说白了,都是拍脑袋。

看一个项目的白皮书,描述的前景非常广阔,市场好像也挺好,技术也有了,团队也有了。然后就一定能成功嘛?但是,明明很垃圾的团队和技术也成功了,你怎么说?

所以,由于无法给当下的资产进行估价,秉承的其实还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市场上现在有这么多投资人和钱,然后有这么多的创业项目,双方进行一个博弈。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比如,现在交易所一般的市值估价是多少,然后你刚做,打个几折,然后就入股了。

这时候,大家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对于人的判断上,人到底靠不靠谱,这是最核心的变量。然后这也是当下的价值考量因素。

如果具体到资产上,其实就跟当年的互联网一样,根本无法估值。最后只能按照你有多少活跃用户来估算,一个人估200元,100万用户,就是2亿的估值。当然,这个也直接拉动了互联网的灰色水军机器人的活跃度,这就是后话了。

只有等到成熟性业务,才比较适合用一些模型来估算其未来的现金流回报,做一个大约的估值。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2.什么是币圈投资?

即使一个项目前景非常好,但是其最终值不值钱,真不一定。

那么多变量影响,如果你在马云创业的时候,就知道他能做到现在规模,你就算是借着高利贷砸锅卖铁你也会投。

但是你不是神仙。

投资人里我也没见过有神仙,当然经常有人试图把自己包装成神仙。

所以,另一个流派,就是「投赛道」。

我知道我不是神仙,然后在这个前提下,但是我能判断一个大的方向就OK了。具体哪些项目能跑出来,我也不确定。

所以,这就变成了一个概率性的问题。

我只要在赛道上布局的项目足够多,那么只要有几个项目跑出来,带来高额回报,其他项目失败了也无关痛痒。

所以,这种投资风格,其实更多的是数学里的概率游戏而已。

跟价值投资的唯一关系就是,不要搞个项目发心就是想要玩传销,资金盘,骗人的把戏。这就已经是正人君子了。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对于散户来说,其实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概率性投资方式,只是大部分觉得自己挺聪明的,能找到那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项目,然后ALL in 去博取高额收益,这个在心理学上讲叫做自视过高效应。更可笑的是,即使你知道了这个原理,人还是会下意识的会自视过高。总觉得自己能拼一把第一不是。

其实,雷军很早就把这个原理讲的很清楚了,其实就是大势风口的逻辑。

整个赛道上所有的猪都在天上飞,然后牛的创始人在风大的时候,就抓紧长出了翅膀,进化成为「翼龙」了,整个商业模式的进化升级速度特别快。而那些自以为自己挺了不起,抓住了机会的创始人,则乐呵呵的在天上飞,天天觉得自己玩的挺溜,打打嘴炮,到处讲讲自己的成功史。风一停,该回地上的还是得趴到地上去。有翅膀的就继续在天上飞。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币圈价值投资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其实,看看手机行业从有风口,到18年基本上没啥风的时候,能在天上飞的还有哪些公司就知道了。估计倒闭潮要比大部分人想象中来的更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