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3」“山海经”中的神灵

1、赤水女子献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赤水女子献乃是被放逐的帝女,她居于赤水河畔,身穿青衣,以白纱蒙面,生有双翼,没有人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也没有人知道她要到哪里去。只知道每到傍晚,她便会独自一个人到河边驻立良久,仿佛在回想什么,连别人走到身旁都没有察觉。有人偶尔见到她真容,其美貌惊为天人,虽然岁月流逝,但那个女子还在河畔,而且容颜依旧。为黄帝之女,别称女魃或女妭,本居于昆山共工台,曾在涿鹿之战助黄帝打败蚩尤后流落至赤水之北,是中国神话中的旱神。可能北方缺水就是因为她吧。

「奇谈3」“山海经”中的神灵

传说当时蚩尤被风后的八卦阵压制,后来蚩尤在夸父的提一下请来了风伯雨师,此二人擅长呼风唤雨,使得战场飞沙走石完全辨不出方向,黄帝大败而归。为了取胜,不仅制造了指南车并且命令祝融去请来应龙助战,应龙传说是天上掌管雨水之神,生有双翼,在战斗中应龙虽斩杀了敌军首领蚩尤以及夸父,但是风伯、雨师以及众多的敌军仍然占据上风,正当黄帝节节败退之时,只见西北天空飞来一女子,正是女子献!她从翅膀上拔出一根羽毛,置于掌心,只吹一口气便化为一根火棍,霎时间,火棍由细变粗,横贯战场!所发出的的红光照向风伯、雨师以及敌军,所照之人皆浑身酥软,步履难行。趁此时,风后急命大将力牧、常先回军反攻,最后取得胜利。这就是有名的逐鹿之战。女子献与应龙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功臣,但二人皆因消耗太多法力无法上天,应龙暂居南方,女子献暂居北方赤水。

2、帝俊

《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有多次记载,视为上古天帝。帝俊之妻是娥皇、羲和(太阳之母)、常羲(月亮之母)三人,帝俊部族的产生、形成、壮大均在东部,但其子孙在东南西北各方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是因为被黄帝部落冲散,帝俊后人们虽然在天地四方建立起了一个个独立氏族或部落,但是却无法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随着时代的流逝,几百年过去了,甚至几千年也过去了,远祖的身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远祖的业绩也渐渐模糊起来,甚至为那些被少典部族所同化了的人们所淡忘,他们只能说出近世祖先的名字,却不知自己来于何方。于是,帝俊也就这样慢慢地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了。然而,尽管如此,帝俊部族中,一些英雄的子孙们的事迹仍在代代传诵着。正因如此,才会有文明时代所出现的《山海经》中的有关记载。使帝俊神话真正分化并逐步消亡的却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政治的与历史化的巨大力量。为了使神话合乎政治的需要,为了建构有利于中华民族统治的黄帝世系,为了从历史角度为大一统社会找到依据,如不消灭帝俊神话,便不能确立黄帝世系。所以后代儒士与史家们费尽心机,采用改头换面法、枝叶移植法两大再造技术,将帝俊的名字从神谱中抹去了,帝俊也就这样被逐出了神坛。另外值得提出的是,黄帝在打败炎帝之后,见炎帝实力不弱,遂有联盟之意,炎帝为了生存,不得不应此要求。炎、黄之战以后小编会单独进行讨论。

3、相柳

《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相柳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它随同共工发洪水伤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共工不能战胜禹惨遭流放监禁。相柳继承共工遗志继续作怪,禹便杀死相柳,但是相柳的血液腥臭,流淌过的土地五谷不生,弥留时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泽,禹三次填平沼泽却三次塌陷,只好开辟整理为干净的大水池并为众天帝在池边建造宫殿楼阁,称为众帝之台。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不少学者认为众帝之台指的就是金字塔。

「奇谈3」“山海经”中的神灵

至于精卫、西王母、刑天等其他诸多山神在此就不做过多讨论,山海经中对于这些神灵的记载,你觉得是在真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神话,还是果真如实的记载呢?欢迎讨论!

最后日常放图,上古正神--女娲

「奇谈3」“山海经”中的神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