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河南人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感悟和啓示

記者丨李虎成

“福州福州,有福之州”,以往聽來這只是一句廣告語而已。然而,自從幾天前到訪過“三坊七巷”之後,此語便不再是廣告,而是真切實在的體驗。

8月9日至11日,應福建日報記者通聯部邀請,記者到福州與該報駐各地記者站同仁和全省各市縣報道組成員進行採編業務交流。會議間隙,抽空到“三坊七巷”一遊,感慨良多。

太神奇!河南人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感悟和啟示

時值盛夏,福州宛如火爐,熱度一點不亞於鄭州。從空調車裡一鑽出來,立馬切換成汗蒸模式。然而,隨著移步坊巷民居,立刻心清氣爽,遠勝過空調帶給人的享受。一連走了幾個宅院,莫不如此。

那一刻,我似乎突然明白了:心靜之處是故鄉啊!在距離“老家河南”千里之外,居然找到了故鄉的感覺!我先是被自己這種奇異感覺弄懵了,繼而很快釋然:無論東西南北中,中華民族的傳承基因原本就是一脈相承;再者正是有了來自中原的勤勞客家人,才使得華夏文明得以在遠離中原戰火的東南一隅融合、弘揚、傳承。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原人到東南沿海地區會覺得飲食起居、生活方式都很適宜——起碼我有這個感覺。

太神奇!河南人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感悟和啟示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中軸線以西,自北而南依次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和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坊坊相連,巷巷相通,佔地約38公頃;基本保留著唐宋遺留下來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築,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自晉唐形成初始起,“三坊七巷”便可謂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特別是明清以來,出將入相錦衣華冠者不計其數。唐著名學者黃璞,宋太宰餘深,明禮部侍郎薩琦、明抗倭名將張經,清檯灣掛印總兵甘國寶、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晚清重臣左宗棠、中國船政之父沈葆楨,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近代著名的海軍將領薩鎮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近代著名翻譯家林紓、“一二·九”運動組織者陳鉅孫以及著名女作家百歲老人冰心、民國才女林徽因、著名詩人郁達夫等等,這些響亮的名字都曾與這裡有過較深的交集。

太神奇!河南人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感悟和啟示

由於歷史原因,“三坊七巷”一度面臨街區人口膨脹、環境惡劣、安全隱患大等一系列問題,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城市建設威脅著歷史文化遺產的存活與風貌。2006年至2013年,福州市按照“政府主導,居民參與,實體運作,漸進改善”的指導思路進行了“三坊七巷”的保護與修復。在一系列保護措施的有力實施和多方協力推動下,“三坊七巷”這一不可再造的古城景觀在城市核心區被留住。修繕後的“三坊七巷”歷史街區融居住、文化、休閒、商業、旅遊功能為一體,旅遊業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資料顯示,這裡年接待遊客破千萬人次,主營業務收入以億元計。

夕陽西斜,走在“三坊七巷”幽深的小路上,有如在時光的長廊裡穿行,彷彿回到了兒時的故鄉,心靜!心安!由此也聯想到,“老家河南”很多城市和鄉村,在快速奔向城市化、現代化的同時,如何儘可能多留下一些能讓人心靜心安的去處。福州已經做出了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